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狗年月 - 第一篇早班 第十七个早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演员在抗议。接近尾声的流感并没有妨碍他仔细研究布劳克塞尔寄送给所有合作者的工作计划。磨坊主马特恩在这个早班应当得到一座纪念碑,这一点也不合他的心意。他感到自己有这个权利。为他那写作班子的团结担忧的布劳克塞尔放弃了巨幅画像,但又坚持要反映磨坊主的每一个部分,这些部分已经在阿姆泽尔的日记本中留下了痕迹。
  虽然这个八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在普鲁士战场四处搜寻无主的军装,然而却有一个模特儿,也就是已经提到过的磨坊主马特恩,这个人并没有配上普鲁士军装,而是直接用面粉口袋搭在肩上塑造而成。
  这就出现了一个歪着身子的稻草人,因为磨坊主是个十足的歪身人。因为他在右肩上扛着粮食和面粉袋,所以这个肩膀要宽一个手掌,这就使得每一个从正面看到磨坊主的人都不得不克制那种无法抑制的、想用双手抓住磨坊主的头并把它扳正的愿望。因为他不让人按照尺寸缝制工作眼,也不让人按照尺寸缝制节日盛装,所以,凡是他当做上衣、工作服或者大衣穿在身上的东西都是歪歪扭扭的,在脖子四周起了褶儿,右边袖子太短,绽开的线缝接连不断。他总是眯着右眼。尽管并没有一担的重荷压在右肩,但是他右边的脸上仍然嘴角上翘。他的鼻子很听从使唤。此外——因此这幅肖像就要这样画——他的右耳被揉成一团,紧紧地贴在头上。几十年来,一千多担的重量在这一边压着。而相形之下,他的左耳却生来就离得远远的。从正面看,磨坊主马特恩本来就只有一只耳朵,不过,那只缺掉的或者说只能在浮雕上看出来的耳朵,却是更加意味深长的耳朵。
  他同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但毕竟比可怜的洛尔兴要好一些。有人在一些村子里私下议论,说马特恩祖母经常用烹饪本勺教训她这个孩子。这种最糟糕的事情来自中世纪的强盗和酿酒工马特尔纳,这个人和他的同伙一道死在了监狱里。粗鲁的和文雅的门诺派教徒在相互眨眼示意。那个粗鲁的、衣服上没有口袋的门诺派教徒西蒙-拜斯特尔在四处游说,说天主教不会争取到马特恩,特别是这个经常同胖乎乎的阿姆泽尔一道从对面走过来的小家伙,正在用天主教的残忍方式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人们只要仔细地看看那条狗,甚至连永远下地狱也不会比这更不幸。在这种情况下,更确切地说,磨坊主马特恩有一种温和的性情,而且——同可怜的洛尔兴一样——在所有的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敌人,但却有一批嘲弄者。
  磨坊主的耳朵——当谈到磨坊主的耳朵时,往往就是指右边紧贴在头上的那一只,压上了面粉袋那一只——也就是说,磨坊主的耳朵之所以有必要提到两次,这首先是因为阿姆泽尔在一个稻草人身上——这个稻草人作为设计草图被记在日记本里——大胆地把它去掉了,其次是因为磨坊主这只耳朵虽然对一切习以为常的响声,譬如咳嗽、说话、布道、圣歌、母牛丁冬作响的铃声、锻造马蹄铁的砰砰声,以及所有的狗吠、鸟啼、蟋蟀的唧唧声都充耳不闻,但是对所有在粮食口袋、面粉口袋里商谈的事情却了解得过于清楚,直至对低声耳语、窃窃私语和神秘莫测的声音都听得真真切切。不管是裸露的还是在河中小岛上几乎还未栽种的、带皮的麦子,不管是从绵韧的还是从松脆的麦穗里脱的粒,不管是酿啤酒的麦子、麦接儿、烤糕饼的麦子还是做面条和淀粉的麦子,也不管这种面条是透明的、半透明的还是粉白色的。磨坊主平时充耳不闻的耳朵却在窃听每一担粮食,从中得知每一担粮食里有百分之多少野豌豆种子,百分之多少有焦味的谷粒,或者甚至是正在发芽的谷粒。他还能从无法察看的试验中听出品种来。有浅黄色的弗兰肯施泰因种、彩色的库雅维种、微红的普罗布施泰因种、红色的啤酒花表——这种啤酒花麦长在粘土性土壤上,可以酿制品味纯正的啤酒——英国榆木脑袋麦和如下两个品种:乌尔托巴一西伯利亚冬小麦和施利法克白色小麦五号品种。

  磨坊主平时充耳不闻的耳朵,对于面粉的听觉还要灵敏。当他作为耳听证人从粮食口袋中得知,把多少谷象虫、多少蛹和幼虫计算在内,在口袋中有多少姬蜂和多少幼小甲虫时,他可以把耳朵贴在口袋上,十分精确地说出数字来,说出一担面粉中有多少黄粉(虫甲)的幼虫。另外——这确实使人感到惊讶——他凭着这只扁平的耳朵,可以立即或者过几分钟就从听觉灵敏的偷听中得知,口袋里活着的黄粉(虫甲)幼虫该为多少死去的黄粉(虫甲)幼虫悲痛,因为就像他用眯着的右眼、上翘的右嘴角和听从使唤的鼻子这种十分狡猾的方式来讲话一样,活着的黄粉(虫甲)幼虫发出的喧嚷声吐露了死去害虫的损失有多大。
  希罗多德①说,巴比伦人用豌豆般大的种子栽种小麦,可是,难道能相信希罗多德?——
  ①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420),希腊历史学家。
  磨坊主安东-马特恩对种子和面粉作了详细说明,难道能相信磨坊主马特恩?
  在吕尔曼小酒店里、在福尔歇尔特的院子和吕尔曼的干酪坊之间进行了试验。这家小酒店适合做试验,而且在这个领域有着辉煌的过去。在那里,在木质零售酒柜里,首先可以欣赏到一颗一寸长、据说是两寸长的钉子。这颗钉子是蒂根霍夫的酿酒师傅埃里希-布洛克在几年前为了进行试验,赤手空拳一下子把它捶进厚木板中去的;其次,在那里,零售酒店刷上石灰的天花板是另一种方式的证据:大约一打左右的鞋印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印象,表示有苏库布斯①身世的某个人曾经头向下地溜达着走过酒店天花板。这里进行着毫不夸张的力量炫耀,赫尔曼-卡尔威泽把一个不相信其膂力的火险公司代理人头顶朝地、鞋底朝天地多次扔向天花板,然后又接住这个人,使他免遭伤害,这样以后就可以鉴定,河中小岛式力量比试的证据——他那代理人的鞋印在小酒店天花板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①苏库布斯,传说中在男人睡觉时找男人同房的女妖。
  当安东-马特恩经受考验时,就很难说得上强壮有力——磨坊主显得身体瘦弱——更确切地说,事情进行得神秘莫测,十分巧妙。那是星期天。门窗紧闭。外面仍然是夏天。只有四条捕蝇纸带大声地以各种不同的心情提醒人们,要想到这个季节。在零售酒柜里有那颗一寸长的钉子,在灰白色的、昔日被刷上白灰的天花板上有鞋印。有习以为常的射击比赛照片和射击比赛奖品。货架上只放着少许绿色玻璃瓶,里面装着用粮食酿造的酒。劣质烟草、鞋油和乳清竞相发出自己的味道。星期六已经开了头的富泽拉特姆获得了小小的胜利。他们在这里又是讲话,又是吃东西,又是打赌。卡尔威泽、莫姆贝尔和年轻的福尔歇尔特悬赏一小桶诺伊泰希烈性黑啤酒。磨坊主一声不吭地在一小杯选帝侯酒之外——除了城里人,在这里还没有人把它一饮而尽——再加上一小桶同样的酒。站在零售酒柜后面的吕尔曼从后面搬来那个二十磅重的小口袋,准备好用于复核验算的面粉筛。由于要沉思默想,小口袋先放在完全歪着身子的磨坊主手上,然后,他把扁平耳朵旁的软垫放好。因为再也没有人吃东西,没有人随便讲话,没有人喝劣质烧酒,所以,捕蝇纸带的声音立即就响得更厉害了。与乡间各种苍蝇的终曲相比,剧院里垂死天鹅的绝唱又有多少分量啊!
  日尔曼把一块小孩学习写字用的石板连同系在上面的石笔一起,推到磨坊主那只空着的手下。因为连贮存量都要列人,所以石板上面写着:第一,幼虫;第二,蛹;第三,蠕虫。磨坊主还在窃听。苍蝇发出嗡嗡声。乳清和鞋油味占了上风,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喝劣质烧酒。这时,那只笨拙的手在慢慢移动,因为在右边,磨坊主正轻轻地托着那只小口袋,把它从零售酒柜上挪到写字石板上去。在幼虫这个词后面,石笔嚓嚓地写下了一个直挺挺的十七。他用刺耳的声音写上了二十二个蛹。海绵拭去了这个刚写上去的数字。湿润的斑点干得越多,就越是明显地显露出:现在只有十九个蛹。在小口袋里大概有八条活蠕虫。作为加赛节目——因为比赛规定并没有要求这样做——磨坊主在嚓嚓作响的石板上通报:“口袋里有五条死蠕虫。”紧接着,富泽拉特姆吸进了一口占了上风的鞋油味和乳清味。有人把苍蝇的终曲调得更低声了。拿着面粉筛的日尔曼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
  简而言之,事先预言的牛皮纸一般坚硬的幼虫数额,柔软的、只在顶端才生有茧子的蛹的数额,长大的幼虫——被称作黄粉(虫甲)幼虫的数额,同这个数字完全相符。在估算的五条已死的黄粉(虫甲)幼虫中,只少一条死去的小蠕虫。也许,或者说肯定,这条虫已经变干,成了碎片,通过面粉筛可以找到。

  就这样,磨坊主安东-马特恩得到了他那小桶诺伊泰希烈性黑啤酒。他把动身回家的一种预言作为安慰和加演节目赠送给所有在场的人,特别是赠送给卡尔威泽、莫姆贝尔和年轻的福尔歇尔特,因为这些人提供了这桶啤酒作为悬赏。所以,当他在那里扛起这个小桶时——这时正好那个被问及的面粉袋刚放下——他就像讲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那样顺便闲聊道:他这个长有扁平耳朵的磨坊主,当二十磅重的东西放在他一边的肩上时,他就用扁耳朵清清楚楚地听到,有几条黄粉(虫甲)的幼虫——他无法精确地说出有几条,它们说起话来七嘴八舌——在对丰收在望的前景发表意见。按照黄粉(虫甲)幼虫的观点,人们可能会比七兄弟小麦和库雅维小麦早一个星期收割埃普种小麦,就像施利法克麦种五号要比七兄弟小麦晚两天一样。
  还在阿姆泽尔按照听觉灵敏的磨坊主形象做成一个稻草人之前几年,这样的习惯用语和问候套话就已经流行起来:“啊,亲爱的,您好,马特恩的黄粉(虫甲)幼虫又在给他说什么啦?”
  这种事无论如何都是可笑的:很多人来向磨坊主打听,好让他去询问一个装得胀鼓鼓的小口袋,这个口袋再作出答复,什么时候应当栽冬小麦,什么时候应当栽夏小麦,这个口袋还相当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该进谷仓。还在他被做成稻草人以及作为设计草图记在阿姆泽尔的日记本上之前,磨坊主就已经说出另外一些阴森森的预言了。因为这个来自杜塞尔多夫的演员要把磨坊主变成一座纪念碑,所以迄今为止,这些预言已经证实是忧多于喜。
  他不仅仅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咄咄逼人的、有毒的麦角害虫,会降下需要保险的、猛烈的阵雹,会钻出大量的田鼠,而且还一天不差地预言了柏林或者布达佩斯谷物交易所的行情暴跌,预言了一九三○年的银行倒闭,预言了兴登堡①的去世,预言了一九三五年五月但泽的古尔登贬值。就连战争开始的日子,黄粉(虫甲)的幼虫也都给他作了预言——
  ①兴登堡(1847~1934),德国陆军大元帅,1925~1934年任德国总统。
  当然,他凭借自己扁平的耳朵,更了解产下哈拉斯的母狗森塔,更了解这条站在白衣磨坊主身边的、看起来黑不溜秋的母狗的情况。
  可是在大战之后,当磨坊主凭着他的A种难民证栖身下克雷费尔德与迪伦之间时,他仍然可以用一个二十磅重的口袋——这个袋子经受了逃亡和战乱——预言未来的情况……然而,根据写作班子达成的协议,这种事布劳克塞尔却不能写,关于这一点,演员先生会报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