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攻心为上 - 第五章 帮助你的孩子掌握胜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章 帮助你的孩子掌握胜算
  帮助你的孩子掌握胜算
  在晚餐桌上发脾气瞪着你的那张小脸孔,等他长大求职时,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
  你或许想在孩子们决定毁掉这个世界之前,告诉他们世界的真相。我不敢保证他们都能变成百万富翁,因为胜算只有二百分之一。虽然这是个不易达到的目标,但是也只有美国才有上百万的百万富翁。
  曾有许多为人父母者问我:“麦凯,你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比较有心得。我想给孩子们一些忠告,好增加他们成功的机会,我该说些什么?”
  首先你应该明白,你能说的有限,要是滔滔不绝地提出你的忠告,你会变成《哈姆雷特》里那位满口陈词滥调的波隆尼斯。要惜言如金!一旦你开口,就要送给他们结实的银弹,切实命中要害,以下是我的看法。
  不要妄想守株待兔
  和他们谈谈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指他们为了避开你或是想赚钱买车而接受的工作,我是指他们真正的第一份工作。能赚那么多钱,他们一定乐坏了,你必须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他们的待遇偏高了。
  待遇偏高是因为他们对商界一无所知,必须经过训练,有了经验之后,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资源。他们会说:“太荒谬了,我有这个价值,否则他们为什么要故意多付我薪水?”答案是他们头两年多付你薪水,一旦你进入情况,他们可以在未来25年里少付点钱。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在员工付出的劳力多于所得的情况下,公司才会赚钱。
  他们也许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继续干下去呢?”因为你一旦熬过那25年,跨进管理阶层,又会成为待遇偏高的人。
  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你受训时支薪过高,工作时待遇偏低。不过有个诱因激励你在低薪的状况下继续努力——因为你希望有一天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督导别人工作,自己坐领几年高薪。不过你也可以缩短低薪的过渡期——一旦你接手这件工作,就该开始考虑如何爬升了。
  为别人工作,一旦进入情况,原本该你赚的钱就进入别人的荷包。如果你决定留下,摆脱低薪的最佳武器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无知。认清你对每件事情事实上了解不清,要自我挑战,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
  如此可以战胜制度。你的老板无法剥削你的学习心得。每一次你走进办公室,他就等于被迫付钱让你去学习新的、更具商业价值的东西。采取行动而非原地踏步,你将更迅速地爬上公司的金字塔顶。
  你会想找一位医生——他的上一堂医学课还是在1948年修的——替你看病吗?不幸的是,这种人还不在少数。然而十分之九的现代医疗技术——激光、起搏器、化学疗法、药物——都是在1948年毕业的医生离开校门后,先后发展出来的。你必须时时求变,保持上进心,才能不断自我挑战。当机会来临时,要为生命增添新的旋律。否则世界会从身边走过,无论你是老板还是职员。

  找到你喜欢的工作,并且让它替你赚钱
  英语里有一个非常不合宜的词——“工作”。但如果你喜欢,工作就不成为工作。许多人似乎认定为求生计,就不可能乐在工作——否则别人为什么要花钱给你找乐子。事情并非如此,做你喜欢的事情吧!
  听来简单,许多人在童年都有过这种经验:主宰我们生活的人,似乎总有权指使我们做些不喜欢的事。如果我们早年的生活经验如此,我们会相信工作的世界也必然相似。其实不然,世界上充满随心所欲、做他们想做的事而又生活富足的人。不只是在广告界、写作圈、戏剧界或拯救鲸鱼这些光耀的行业里才如此。重点是不管你做哪行,如果你喜欢,便可以从中获利。
  我正好对语言感兴趣,至少学过六种不同的语言,中文是其中之一。其实你会不会中文都可以在我的行业里赚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能在工作中运用一些似乎无关本行的特长,像说中文,你会过得更好,获得更多乐趣。
  当我以同业领袖代表的身份前往中国大陆时,我的中文会话能力派上了用场。事实上,全世界都报道了当时的事件。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位在中国大陆以中文发表演说的美国商人。而且我与同行的美国商人也有了接触并有业务往来,部分原因是他们欣赏我的博学广闻。他们不懂中文,对信封业也一无所知,不过他们显然认为,能不厌其烦学习中文这种艰涩语文的人,必然在他们的领域内也学有专精——比如制造信封。
  因此靠着会说中文,我卖出数量可观的信封,这个故事印证了第一及第二条法则。不要守株待兔,要求变,要上进。一旦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它为你赚钱——即使这件事看来与本行完全无关。
  相信父母有时候是对的
  过去几年,我应邀到哈佛的一门企管研讨课上演说。对一屋子的人演讲完之后,他们邀我与八名学生同桌而坐,开始一问一答。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就近提出问题,问出那些你以为能在演说中成功回避的“独家秘方”。

  当然教学相长,我也受益良多,我们互相看着对方。我观察到每位学生都出奇地聪明,但是8个人当中,你知道有六个人可以交谈,与另外两个人则无法理智的对话。其中一名好斗成性,另一名学生提的问题复杂又迂回,好像他谈的是量子物理,不是商业。
  身为父母,你投资时间、金钱和心力让孩子学习一大堆他们讨厌的东西。“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我要成为一名核子物理学家/著名摇滚明星/世上最有钱的人时,我得学网球?用叉子吃东西?穿袜子?还有学西班牙文?”
  事实上确有必要,不只因为在生命里有很多东西比赚钱营生更重要,而是无论你多聪明,无论你做得多出色,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是多变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创新产品、淘汰旧物。社会评论家形容产品在市场里短暂的生命周期为“有计划的淘汰”(planned
  obsolescence)。他们会指责贪婪的美国公司永远不断地抛弃完好的旧产品,以便向温顺无知的客户推销新产品。
  然而,你现在已经难得听到“有计划的淘汰”的论调了,日本人证明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太多新产品,而是太多旧的、低效率的产品。顾客证明了是他们,而不是傲慢的资本家决定要买什么,没有任何次级的、过时的,或价超所值的产品卖得出去。
  这种破坏再改变的模式不仅在市场里一再重复,也会成为你儿女工作生涯里不可避免的特质。
  除非他们能够“沟通”,能够有礼貌、有效率地驾驭说写能力。否则,有一天一个核子物理学家或信封制造商都可能难以自保,因为不管他们安身立命的行业多么安全,在这个不断汰旧换新的资本主义世界里,他们的工作会改变,他们会需要这些技巧推销自己,结果,他们不但不能守株待兔,还必须再次走进冷酷困难的现实世界为自己找出路——如果他们不能以迷人的方式与人沟通,他们会陷入很大的困境。
  正是这些广泛、原则性的技巧,以及靠写作、演说、穿着和仪态培养出的沟通能力——有这些年来,老师及父母让他们学得快要发疯的东西——有一天会使你的孩子免于失业之苦。
  划地自限者前途无“亮”
  西方有一句俗谚说:“东西没破,就不用修理它。”(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但是做事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能未雨绸缪,他们掌握先机,让竞争对手无力反击,制定游戏规则,别人只得照着规矩玩。
  精密电子公司在《华尔街日报》上登过的一则广告,为上述道理作了精彩的注脚。广告中刊出一些旧时代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的标题,显示当事人对当代重要问题多么有“远见”。

  其中一张照片是华纳。他于1927年担任华纳兄弟公司的总裁——有声影片那时刚问世,华纳先生对这项新科技的评语是“鬼才要听演员说话”。接着是111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米里肯。他说:“无人能够探知原子的力量。”美国专利局局长杜尔的话则最精彩,他在1899年说:“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发明了。”这3位绅士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大错特错了。
  告诉你的孩子要冒险。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不像成年人一样,有财务和家庭的拖累,因此冒险也无虞会损失什么。所以鼓励他们尝试新东西,向命运挑战。
  他们有时会遭遇失败,但是如果他们有双倍成功的机率,自然也有双倍失败的机率。只要记住:方向盘倾向于有利他们的方向,制度也偏向他们,因为这是一个变动的世界,老旧的东西会被毁灭。在一个奖励求变的社会里,比起徘徊于旧科技和现状里的人,年轻人有更好的机会改变世界。
  在父母成功的阴影下更难出头有一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说如果你的祖父母生活穷困,你的父母出人头地,通常你这一代又会回复你祖父母的生活模式。
  原因何在?原因之一是大自然有一套不变的平衡法则。没有任何生命能代代青出于蓝。如果你不同意,只要看看历任美国总统的家庭。吉米·卡特的父母也生了比利·卡特。赐给我们林顿约翰逊的父母也给我们山姆·约翰逊——他是约翰逊总统将之逐出白官的家伙。尼克松弟弟唐纳德的问题也同样棘手。
  我们可以给孩子正确的理想、适当的教育,为他们开启大门,可是剩下的就全靠他们自己了。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领袖,很少从上一代网罗人才。
  两年前,电影演员寇克道格拉斯接受故乡上纽约州阿姆斯特丹的颁奖。他的儿子麦克也在场观礼,听寇克·道格拉斯致词时说:“我要你们知道,我成功要比我的儿子容易得多,我父亲只有一辆手推车,如果我有两辆,我就比他好了两倍,但麦克做到了,虽然他老爹挺有名气,这实在费了他不少功夫。这可并不容易。”
  你的孩子未必要超越父亲或女强人型的母亲才算成功,如果他们能订定自己的目标,善用自己的特殊才能,从我们提供的环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他们便拥有了成功必备的条件。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