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跟谁较劲 - 第七章 2006年,天掉馅饼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废话,我病了你还不应该知道啊!”
  “那我现在知道了。”
  “那就好。”
  “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啊?”
  “你怎么那么笨啊!”
  “嘟……嘟……”
  “喂?”
  夏雨果已经挂了电话。
  两人也有吵架的时候。吵完,先是谁也不理谁,然后谁先觉得一个人待着没劲了,就哄对方。何小兵的办法是,往脸上画胡子扮成小猫逗夏雨果。夏雨果看到何小兵变成一只猫,刚要笑,更生气了:“你用我眉笔画的,我那眉笔贵着呢!”
  何小兵只好继续想办法,半天想不出来。
  “算了算了,看你笨的那样,指着你讨好我是没戏了,我只能自己好了!”夏雨果不满地说,“你再这么笨,我下次都没法跟你吵架了,吵完了你也不会哄人——对了,你是真不会啊,还是为了以后省事儿,装不会?!”
  夏雨果哄何小兵的办法简单而有效,就是往何小兵身边一凑合,莫名其妙地说一句:“想笑就笑吧,别绷着脸啊!”何小兵本来一点儿都不想笑,只是觉得夏雨果很可笑,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想笑,何小兵表情更严肃了。夏雨果继续说:“别演戏了,快笑出来吧,你再把自己憋坏了!”弄得何小兵哭笑不得,突然就绷不住了,只好转怒为笑。
  也有一些事情展现了夏雨果的另一面。为了能帮何小兵招来更多学生,夏雨果做了很多小广告,打印在白纸上,上面不乏“名师任教,经验丰富”之类的话,下面留了许多个电话,被剪成一个个小条,方便那些有意向学的人,想打电话咨询的话,撕走小条就行了。“我们在学校里无论是卖什么还是想买什么,都这么干。”夏雨果说。
  小广告做好后,夏雨果不好意思出去贴,只好等到夜里,外面没人了,才带着胶棒出了门。那天还下着雨,何小兵打着雨伞,跟在夏雨果后面寻找电线杆或小区里的宣传栏。目标一出现,夏雨果就兴奋地跑过去,不顾还下着雨。何小兵看着夏雨果站在路边的积水里,掏出胶棒,往纸上抹,浑浊的水漫过她白皙的脚。

  广告贴好后,夏雨果每天都要巡查一圈,看看印着电话的小纸条被撕掉几个了,如果都没了,赶紧贴新的。可是那些小纸条仍完好无损地连接在纸上,每次夏雨果回来都特别失望。后来何小兵去琴行的路上,都自己撕几张纸条,每次从琴行下了班回来,夏雨果都特兴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又有两张纸条被人撕走了!”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夏雨果该回家了,开始收拾东西,一会儿到家还得装得好像刚下火车的样子。何小兵送给夏雨果一条实习评语:很好,可委以重任,让人放心!
  生活继续着,没什么太满意的——除了理想仍旧停留在理想阶段;也没什么太不满意的——生活像一条河,无论怎样,都会往下流。
  去年安威参加电视台的选秀,赛区出线了,最后止步于全国前十,今年参加了另一家电视台的选秀。去年的前三名,已经出了专辑,成了少男少女们的偶像,公司的摇钱树,而安威除了比赛期间吃了几顿免费的饭住了几天免费的宾馆,什么都没获得。安威说那些获奖的人,并没有唱得比自己好,他们获奖是因为唱歌以外的事儿,他不服。
  严宽迅速恋爱后又迅速失恋了。那个女的原来是一个“横漂儿”——长期在横店影视城漂着的演员——经常在古装戏里出演宫女丫鬟一类的角色,演了两年,依然是宫女和丫鬟,无论演明代还是清代的宫女,地主家还是王爷家的丫鬟,几乎没台词,在画面里基本相当于背景和道具的作用,镜头的焦点在她身上永远是虚的。她决定来北京试试运气,认识了严宽,为了能有一个住的地方,很快就和严宽好上了。好了没多久,又认识了一个土大款,立马跟严宽提出分手。
  分手那天,她让大款开了一辆跑车去接她,从严宽那儿取走自己的东西。严宽看着她扭着屁股钻进跑车,这个女人半个月前还躺在他的怀里听他弹吉他,现在就坐在别人的车里了,这种变化让他难以接受,一肚子火,拿着吉他追出来,挡在跑车前,举起吉他要砸车。“横漂儿”站在严宽面前说:“你要砸我也拦不住你,你可想好了,砸完你赔得起吗,即使他不让你赔,吉他你就这一把,这样的车他可有好几辆!”说完又回到车里。

  严宽放下吉他,转身走了。砸,除了解气,并不能解决问题。
  跑车驶过严宽身边,“横漂儿”放下车窗,给严宽留下一句话:“我也得生活,我已经二十五了,跟着你耗下去,咱俩都得完蛋!”
  事后,严宽跟何小兵谈论,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两人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让人信服的结果,因为他俩都没有钱,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就像摆在小学生面前的一道微积分。
  何小兵记得有个人对他说过一句话,那个人是他在朋友的聚会上碰见的,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像个有钱人,手上戴了好几个戒指,当时正一左一右搂了两个女孩,两个女孩竟然长得一样。有钱人喝多了,对何小兵说:“小兄弟,看了吗,这对双胞胎都是我的,只要有钱,什么都有了!”说完这话,觉得分量不够足,又补充了一句,“甭说是双胞胎,我要是有三条胳膊,找个三胞胎也易如反掌!”
  有钱真能什么都有了吗?何小兵无法理解这句话,但是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一部分事情是靠钱能实现的,也有一部分事情光靠钱是无法实现的,比如听到好音乐时心里的感动,没地儿卖。
  琴行的老板也是个喜欢钱的人,自打不弹琴,就成了彩民,每期必买,一买就是4注,因为4在音乐里的音是“发”。
  四注彩票八块钱,老板说,中不了也没事儿,有这八块钱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能吃一大碗拉面,而一旦这四注彩票中了特等奖,那就解决大问题了,可以退休了。
  开始是老板自己买彩票,后来懒得动弹了,就让何小兵从店里拿钱买,每期都是那四组号码,每组号码一样,不知道这些数字对老板有什么特殊意义。买完放在店里,每期开奖前,彩票都被老板取走。老板说,我要是不取,万一中了,你们肯定就给卷跑了,面对五百万的诱惑,一般人都难以抗拒,何况如果四注都中了,那就是两千万。

  买了这么多年,老板中过的最高奖金是五百块,只有一次,一百块中过几次,十块中过十几次。老板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来日方长。
  有几次何小兵忘了给老板买彩票,老板很生气,说何小兵可以忘记来上班,但是不能忘记买彩票,幸亏这几期不是这几个号,要不然非得被他气死。何小兵觉得自己替老板省钱了,老板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何小兵这样做,无异于好日子摆在眼前,自己主动放弃。
  何小兵给老板买彩票的时候,自己从不买,他不相信天上掉的馅饼会谁都不砸偏偏落在自己头上,而且能坚持买彩票,需要有一个渴望发意外之财的梦想来支撑,何小兵的梦想不是这个。
  但前天,何小兵还是买了一注。当时他拿着十块钱去买,卖彩票的已经记住何小兵和他每期总买的那组号了,轻车熟路地打出彩票,何小兵递上十块钱,卖彩票的没零钱找。当时已经是晚上了,卖彩票的正准备关门回家。
  “要不然你等会儿,我给你破下钱,或者明天早上有零钱了,我再给你送去。”卖彩票的知道何小兵是街对面琴行的伙计,每回都是替老板买,“再或者你替老板多买一注。”
  “他就买4注,5注就成'唆'了。”何小兵说,“要不然你给我打一注吧!”
  “行,这样最省事儿了!”卖彩票的问,“机选,还是自选?”
  “自选。”
  “那你把号写一下。”卖彩票的递上纸笔。
  何小兵不知道该写什么号,一想,老板的这几个号,从以往的结果看,不中奖的概率远远大于中奖的概率,于是就挑了几个老板没有的号写上。
  卖彩票的“噼里啪啦”按了一通键盘,把号输进去,又打出一张彩票,交给了何小兵。何小兵拿着彩票回了家。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