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星期天早晨,阿勋去附近一所警署的武术厅,指导少年们练习剑道。这是那位仰慕父亲,并不时来靖献塾走动的署长通过父亲委托的,因此阿勋不好予以拒绝。而让这个深受孩子们欢迎,并被他们视为英雄的阿勋来代替自己教授剑道,也正中那个星期天早晨爱睡懒觉的剑道教师的下怀。小学生们排成一队,从白底黑丝的麻叶花纹剑道练习服中露出细小的手腕,一个接一个莽撞地向阿勋刺来。当他们攻向前来时,防护面具中认真而稚气的眼睛,宛若接二连三飞来的发出光亮的小石块。阿勋配合着对手的身高,弯下身子,故意留出空隙,忽而前进,忽而后退,用自己的身体吸引着少年们劈刺过来的竹剑,犹如行走在丛林之中,不断受到树丛下部弹跳而起的小树枝的抽打。阿勋年轻的身体酣畅地热了起来,梅雨绵绵的早晨所特有的慵懒和倦怠,在少年们响亮的喊叫声中烟消云散了。练习结束后,阿勋正在擦拭汗水,一个看热闹的稍稍上了年岁的刑警坪井走过来说:“看了你的教练才知道,陪孩子们练习剑道,不认真可真不行哩。好,真行!练习完了在神前敬礼时,那个大孩子喊的那声‘向神致敬’的号令,别看还是孩子,可喊得却很有气势。从这一声中,也能清楚地看到你的教育成果。好,真行!”坪井虽说是二段,可剑术却很糟糕,爱把力气使在肩头上,已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阿勋偶尔和署里的人交手时,他还会兴致勃勃地向比自己小三十五六岁的阿勋讨教。他那凹陷的眼睛没有一点儿表情,高高的褐色鼻子显得丑陋不堪,根本看不出这个爱饶舌和爱感伤的人,会是一个主管思想领域案件的刑警。正当少年们三三五五地往回走时,像是来接替他们一样,一辆囚车驶进了武术厅前面的院里。从停下的车上,推下了几个绑成一串、蓄着长发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一人穿着工作服,另外两个人穿着朴素的西服,还有一人则身着华丽和服,腰系窄硬的和服腰带。“好了!星期天一大早就来客人了。”坪井懒洋洋地直起了腰,空手做了几次劈砍动作,然后向阿勋告辞。阿勋无意中发现,他那做劈砍动作的手异常柔弱且小得可怜,静脉神经质地鼓胀了起来。“他们是些什么人?”阿勋出于寻常的好奇心问道。“赤色分子,一看就知道。这一阵子,赤色分子和以前不一样,他们或是特意穿上不起眼的朴素的衣服,或是装作游手好闲的人,穿着华丽的好衣服。那个穿工作服的大概是头头,其他的可能都是学生。好吧,我得去‘款待’他们了。”说完,他用纤弱的手做出紧握竹剑剑柄的模样离去了。阿勋感到自己有点儿嫉妒那些被押往监狱去的青年。桥本左内25岁时便被关进监狱,被处以死刑时,只有26岁。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左内那样身陷囹圄呢?他对自己目前同监狱没有一丝关系而感到不满。阿勋转念又想,与其入狱,还是选择自刃更好些。神风连里的入狱者就非常少。当自己万一面临壮烈牺牲时,是不会束手等待拘留和随之而来的种种屈辱的,那时一定会用自己的手亲自结束生命。如果可能,他希望自己理想中的死,即某一天清晨,在清爽的朝阳中的死,以及崖上的松涛和大海的光亮,能够与阴湿大牢里那飘散着的尿臭和粗糙的混凝土狱墙连接在一起。可是,这两者又将如何连接在一起呢?由于总在考虑死的问题,这种思考已使他变得通体透明,离开人世悬浮在半空中行走,这又使他觉得,甚至对这个世界万物的厌恶和憎恨也有些淡漠了。阿勋对此感到阵阵恐惧。或许,狱墙上的污迹、血痕和尿臭,可以医治自己这种淡漠的感觉。或许,监狱对于自己是必要的……回到家中时,父亲和塾生已经吃过了早饭,因而阿勋在母亲的伺候下,独自吃起早饭来。母亲最近胖得厉害,生活起居也变得愈加吃力。她曾经是一位性格开朗、动作敏捷的年轻姑娘。从外表看上去,尽管现在依然快活乐天,可随着阴郁的脂肪在不断堆积,她那不断沉淀的感情似乎也随之变成阴霾密布的天空。她的眼睛总像在生气,露出一股凶相。不过,她那转动着的瞳孔像是生气,却也是色迷迷的,在这一点上,与往昔倒没有什么两样。在靖献塾里,阿勋的母亲阿峰负责照顾十多位塾生的食宿,当然非常繁忙。即便置身于忙乱之中,在这个年龄上,也完全可以体验到被周围众多年轻人视为母亲的乐趣,可阿峰却在自身周围筑起一道围墙,不让这些年轻人亲近。闲暇时,她热中于缝制各种袋、包皮之类的手工艺品,家里到处挂满了她缝制的工艺品。以简朴、洁净为主调的塾内,各处用丝绸和友禅绸①做成的工艺品非常醒目,如同缠裹在白木舟上的各种色彩的海藻。①染上花鸟、草木、山水、人物等花样的丝绸。酒壶托垫是红底的丝绸做成的,就是现在正给阿勋盛饭用的饭桶,也用紫底的友禅绸棉被包皮裹着。虽然饭沼厌恶这种宫中女侍官的趣味,倒也没有怎么责怪她。“星期天也没法休息,下午一点钟,就是真杉先生的星期日讲座。不能全指望学生①,他们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妈妈得去帮一把手。”“要来多少客人?”“大概30来人吧。来听课的人渐渐多起来了。”每个星期日,靖献塾还起着一种教会的作用。附近一些人志愿聚集到这里来,先由塾长致辞,接着就是真杉海堂讲授历代诏令敕语的连续讲座,最后大家一同高呼万岁,然后散会。同时,这也是募集捐赠的机会。海堂今天讲的是有关景行天皇②的《命日本武尊③征讨东夷之诏令》。阿勋已能背诵其中一段:“……山有邪神,郊有奸鬼,遮衢塞径,磨难众人。”阿勋觉得,这正是在抨击今天的世事,山中和郊外确实到处都是邪神和好鬼。阿峰隔着矮饭桌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独生子的脸,他已经18岁了,正在那里不声不响地一碗接一碗地吃着饭。阿峰觉得,从儿子咀嚼时大幅度蠕动着的两腮来看,他已经完全是个成年的男人了。卖秧苗的吆喝着叫卖牵牛花秧和茄子秧,从街上走了过去。阿峰回身往院子里看去,只见阴沉沉的天空下,院子里树木丰盛、茂密,周围的篱笆上也爬满了绿叶,因而看不到卖秧苗的身影。听着卖秧苗的有气无力的吆喝声,不禁使人觉得,那牵牛花的嫩叶仿佛也枯萎了。这叫卖的吆喝声,懒洋洋地带走了爬满小小蜗牛的庭院里的上午时光。①寄食人家,帮助照料家务而求学的寄食学生。②景行天皇是日本第12代天皇,在位60年,是垂仁天皇之皇子,相传其名为大足彦尊或大足彦忍代别尊。③日本武尊也写作倭建命,景行天皇之皇子,日本古代传说中的英雄。阿峰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堕胎时的往事。那是因为无论怎样计算,也弄不清那孩子是侯爵的还是饭沼的,所以饭沼让堕了胎。阿峰在想:“阿勋这孩子一点儿也不笑,这是为什么呢?他也不大爱开玩笑,这一阵子,变得同我都懒得开口说话了。”这一点,与当学仆时的饭沼既相似,又不完全相似。饭沼年轻时,谁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那受压抑的内心世界。可阿勋却有所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完全透明的,这让人感到很可怕。按理说,在脸上长满粉刺的这个年龄上,应该像夏天里的狗那样总是喘着粗气才对。因为把第一胎给打掉了,所以生第二胎时就担心会有危险,没想到生阿勋时却很顺利,倒是产后阿峰的身体反而出了问题。对此,饭沼好像认为,与其责备妻子那不如意的身体,倒不如责怪她的内心,这才更能显示出自己对妻子的关怀,因此在闺房中,比以前更加严厉和讨厌地不时讥讽她与侯爵过去的关系。这件事使得阿峰身心交瘁,可她不仅没有因此而消瘦下去,反倒阴郁地胖了起来。靖献塾渐渐兴旺起来了。六年前,阿勋满12岁那年,阿峰曾与一位塾生有染,事情败露后遭到了一顿毒打,使她在医院里住了四五天。在旁人看来,他们的夫妻关系从那以后反而变得稳固起来。阿峰完全失去了爽朗的个性,再也不曾轻浮、放荡。饭沼也如同换了一个人,从此绝口不提侯爵的事了,两人都回避谈及过去的一切。不过,当年母亲住院的事,很可能在阿勋的心里留下了印象。当然,母子间从未提及过此类话头,但回避这类话头本身,正说明阿勋筑起了心灵的堤坝。阿峰认为,一定有人对阿勋说了自己往昔的那些风流韵事。尽管她极想从阿勋嘴里问出这一切,但那样一来,或许会让儿子对自己作为母亲的资格再次产生怀疑。在这些遐想之中,蕴含着一种甘甜的感情。仿佛脑后存着少量积水似的,阿峰感到那里阵阵疼痛。她用那疲倦时就变得沉重的双眼皮的眼睛,看着还在一言不发地大口吃着饭的儿子。“5·15事件”后,家境一下子宽裕起来,可饭沼却吩咐说,不准把这事告诉儿子。关于塾里的财务状况,饭沼也不让儿子知道,只是说,等儿子成年后,该让他知道的自然会让他知道。随着家里经济状况的好转,阿峰瞒着丈夫偷偷塞给儿子的零用钱也随之多了起来。“不要对爸爸说。”阿峰取出藏在卷迭着的腰带中的五元纸币,从铺着桌布的饭桌下悄悄塞给刚刚吃完饭的阿勋。只是在这个时候,阿勋才漾起浅浅的微笑,说了声“谢谢”,然后敏捷地把钱藏进碎白道花纹布和服的怀里,好像在吝惜泛起的那点儿微笑。靖献塾位于本乡西片町的一角,是饭沼10年前买到手的。原来这是一位有名的油画画家的房产,现在把另一间宽敞的画室改造成了神殿和教堂,而原先好像是让几名弟子居住的主房的一角,现在则成了塾生们的宿舍。后院的池塘已经填上,准备将来在那里修建武术场。在武术场建成以前,则在教堂进行武术训练。可那里地板的弹力非常不好,所以阿勋不爱在那里训练。为了不让阿勋与塾生之间产生隔阂,饭沼吩咐阿勋每天上学前,要和他们一起擦拭地板。在塾生与阿勋交往时,饭沼出于某种微妙的考虑,既不让塾生们将阿勋看作少爷,也不让当作哥们儿,提防私下里阿勋与塾生过于亲密。饭沼想让塾生们养成一个习惯——只对塾长说出一切,而对夫人和儿子却不准敞开胸怀。尽管如此,阿勋还是和塾生里最年长的佐和自然而然地亲近起来。佐和是个非常古怪的人,已经年届40,近似呆板,把妻子留在了家乡,独自来到这里学习。他的身体肥胖,非常滑稽,一有闲暇,就阅读《讲谈俱乐部》杂志。每个星期他都要去一趟皇宫门前,跪伏在卵石地上叩拜。他说,必须要有随时献身的决心。因此,他每天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身上也总是穿得很整洁。有一次,他还同一位年轻的塾生打赌,把杀虱子的药粉撒在饭头上吃了下去,结果什么事也没发生。每当替塾长传递口信时,都会传得驴头不对马嘴,让对方不知如何是好,为此经常受到塾长的呵斥。不过,他的嘴却是非常严实,在这一点上,他是无以伦比的。阿勋离开正在收拾饭桌的母亲,穿过走廊前往教堂。正中的台位上是镶着白木门扉的神殿,那里有用帷幔遮着的天皇和皇后两位陛下的肖像。阿勋站在教堂的入口处,向神殿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礼。饭沼正在指挥塾生们,远远看到儿子行礼的样子,觉得他行礼所用的时间总是稍稍长了些。每月照例去明治神宫和靖国神社参拜时,不知为什么,儿子也总是比别人祈祷的时间要长。可他对父母却不说任何心里话。细想起来,从前自己在这个年龄上,每天清晨在松枝侯爵府邸的神宫参拜时,都是怀着巨大的仇恨和愤怒进行祈祷的。但同那时的自己相比,阿勋的境况已经相当不错,按理说,他没有任何值得怨天尤人的事情。画室的屋顶有个取光的硕大玻璃天窗,阴霾的天空紧紧贴靠着它,光线如同从浑浊的水槽里射出一般黯然,洒在正重新布置椅子的塾生们的身上。椅子和长条凳本来已经摆放整齐,可佐和却仍然和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敞开肥胖的胸脯,把同一处的椅子摆放好,再望望,然后又重新摆弄一下,毫无成效地起劲干着。佐和这样折腾却没有受到塾长的呵斥,是因为饭沼正忙于布置讲台,从黑板的小槽中取出每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查看着。饭沼指挥穿着小仓式裙裤的青年们搬来权作讲坛的桌子,并铺好桌布,放上盆栽的小松树。光线从天窗洒下来,使得盆景的青瓷忽然显现出琉璃的色彩。那株小松树也仿佛复苏过来,针叶竟一下子放出光亮来。“站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过来帮忙?”饭沼从台上回过头来向儿子喊道。阿勋的同学井筒和相良也来听了关于诏书的讲座。散会后,阿勋把这两人带到了自己的房间里。“让我们看看吧!”说着,小个子相良用食指把那副过大的眼镜往上推了推,同时凑过犹如黄鼠狼那被好奇心濡湿了的鼻尖。“别着急。今天我得到一大笔军费,等一会儿请你们客。”阿勋在故意让他们着急。少年们的眼睛闪烁着光亮,好像这样一来,他们的计划就立即能实现似的。母亲送来了水果和茶水。听着她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后,阿勋打开锁上的抽屉,取出折迭着的地图,在铺席上摊展开来。这是一张东京市中心的地图,到处都是紫色铅笔涂抹的记号。“就是这样的。”阿勋叹息着说道。“这么多呀?”井筒问道。“是啊,已经腐败到了这种地步。”阿勋从盆子里拿出一个碰柑,抚摩着现出黄色光亮的熔岩一般的果皮,继续说道:“假如水果的中心部位腐烂到这种程度,那就没法吃,只好扔掉啦。”阿勋用紫色的铅笔,在各要害处所都涂上了腐败的记号。从皇宫周围到永田町,还有东京车站周围的丸之内,全都涂抹上了深紫色,甚至皇宫里面,也涂上了表示腐败的浅紫色。国会议事堂被涂上了深紫色。从这块紫色开始,一直到丸之内的财阀高楼群,用深紫色的虚线连接着。“这是什么地方?”相良指着稍稍离开那里的虎门一带的一块紫色问道。“那是华族会馆。”阿勋若无其事地答道,“那帮家伙自称是皇室的藩屏,其实,只是一窝蚕食皇室的寄生虫。”虽说颜色深浅不一,可霞关附近的官厅街全都被涂抹上了紫色。而软弱外交的大本营外务省,则被涂了又涂,泛起了紫色的光亮。“腐败已经蔓延到了这种程度呀,连陆军省和参谋总部也全都是呀!”井筒的眼睛放出光亮,以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粗嗓门瓮声瓮气地说道。他的声音像是从立即相信了这一切的洁净的筒子里发出的响声,没有一丝猜疑的阴影。“那当然喽。我涂的这些紫色,都是相应地以准确的情报为依据的。”“怎样才能一举铲除掉这些腐败呢?”“神风连或许也为之而叹息吧。可要想一举干掉它们,就只能靠这个啦。”说着,阿勋高高举起手中的桠柑,然后把它扔到地图上去。桠柑在地图上沉重地弹了弹,发出沉闷的声响,斜着滚到日比谷公园一带停了下来。茫然的黄色光亮,在桠柑停下的同时,重又凝聚起子素那怠惰的沉重,把它那黯淡而又巨大的球影,投在日比谷公园蚕茧形的水池和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上。“明白了,是从飞机上扔炸弹吧。”相良亢奋起来,眼镜险些从鼻梁上掉下来。“是的!”阿勋浮现出自然的微笑答道。“是吗?可这么一来,尽管堀中尉很优秀,也还是有必要请谁给介绍一位空军军官。假如说出我们的计划,堀中尉一定会帮我们介绍的。那时,堀中尉本人也肯定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同志。”井筒说道。阿勋稍有保留地眺望着井筒的这种近似完美的轻信。当然,对阿勋的判断,井筒完全信服。不论遇上谁,只要对方存在着长处,他就会深信不疑。由于这种个性使然,刚才的轻信使得他的精神世界恍若牧场一般平坦、明亮。井筒并不怕矛盾,在他那正直的内心世界里,他所考虑的恶,也是很简单的平板状的东西。只有他,才能像威化饼干那样把恶打得粉碎。这也正是他如此胆大的根本原因。“可是。”等到那个轻信完全渗进井筒的内心后,阿勋说道,“炸弹只是,一个比喻,这同神风连的上野坚吾所建议却又没被采纳的步枪是一样的。最后只能依靠剑!必须记住,只能依靠肉搏和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