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到离开奈良时,浅见一直沉默寡言。即使美果问什么,也只是简短地回答“嗯”、“不”,好像头脑中丢失了大量词汇一样,说不出话来。近铁特快开出后过了约十分钟,浅见突然说“平城山已经看不见了吧”。
  “哎?嗯,大概已经看不见了吧……”
  美果窥视着右侧的窗户回答。窗外展开的已经是京都府南部的田园地带了。不,随着住宅化的推进,称之为田园已经让人感到不合适了。
  “锦绣胜地”大和和平城山都受到人们行为的侵蚀,正在逐渐改变风貌。
  “你还不和我说话吗?”
  美果说,但绝不含有一点不满。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从昨夜开始她就感到浅见的忧郁非同一般。
  “那我就说说吧。”
  浅见一边茫然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风景,一边说。美果想,也许平城山看不见后浅见被解除了咒语的束缚。
  于是浅见就把在香梦庵和桥口的谈话几乎原封不动地对美果说了。
  “是吗……”
  听完后,美果放心地用力点了点头。
  “我觉得你睡觉真好。我要是你也一定会那样做的。”
  “是吗?”

  “嗯,谁也不伤害的方法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吗?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定是。而且,确实像桥口说的那样,即使说是案件,也只是尸体遗弃案件……”
  “你错了。”
  浅见用老人责备考虑不周的年轻人的口气说。
  “错了,为什么?”
  浅见犹豫了一会儿说:“我希望这只是我和你之间的秘密。”
  美果吓了一跳。浅见褐色的眸子闪着光彩。和浅见共享一个秘密,美果感到战栗般的高兴。
  “好,好的,我保守秘密。”
  “这不是单纯的弃尸案件。”
  “哎?不是吗?”
  “是高明的杀人和弃尸案件。”
  “哎……”
  美果刚刚品味的闪光般的幸福感一下子踪影皆无。
  浅见凑到美果耳边小声说:
  “野平繁子是被杀的。”
  美果身子向后仰好像要躲开浅见一样,嘴张得大大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杀,杀人……”终于说出一句。浅见“嘘”一声用手指盖在嘴唇上。
  “谁,谁是凶手?”
  “我不知道名字……”
  浅见又望着远处说。
  “是翻过平城山离去的女子。”

  “哎,那……”
  美果不禁哑然。
  浅见也不打算再加什么说明。
  “怎么会……谎话,你说的……真的吗?”
  美果惊慌失措,毫无条理地问。
  “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大概不会错。因此大家才会拼命地活动进行隐瞒。当然也包括她自己。特别有象征意义的是,大觉寺的绅士——保坂突然沉默了。在一段时期里他确实想揭露野平繁子失踪的事,可是突然闭嘴了。桥口社长说‘因为他不是坏人’,那只是诡辩而已。”
  “可是,为什么?动机是什么?”
  “不知道,那种事。”
  浅见生气地说。但是看到美果吃惊的表情,慌忙改口说:“我也不清楚。”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动机是什么,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尽管前一天劝说过了,可野平繁子并没有履行约定,也许是对此的愤怒吧,或者也许是嫉妒。”
  “嫉妒?……”
  “是的,对女性的心理我也不清楚,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不问她本人是不可能知道了。不过,也可以认为她并没有杀人的念头。在争执中,迫于当时的形势,繁子被杀死了……我想真相是那样的,至少我希望是那样。”

  浅见像筋疲力尽一样,说完话的同时闭上了眼。
  “可是,以后怎么办呀?”
  美果像受到刺激的爱起哄的无所事事的妇女一样,积极地探出身子。
  “我想香药师佛会回来了。”
  浅见闭着眼睛说:
  “我和桥口约定好了。不过,什么时候怎样归还我没有问。某天,去新药师寺,也许会忽然发现香药师佛立在那里。真让人高兴啊!”
  “不是……”
  美果急了,声音终于大了。
  “不是那个,比如野平夫妇怎么样了,还有那个香药师佛的绅士怎么样了,你难道不担心吗?即使警方,那个东谷警部也不会允许一切就这样结束吧。他知道你一声不响地从奈良逃走后,一定会暴跳如雷紧跟着追来的。”
  “追来也没用。因为我已经睡了。以后的事远比读没趣的推理小说还无聊。不管会怎样,我已经没有心情继续看了。”
  说完,浅见身子缩得小小的靠在靠背上,像婴儿一样进入了梦乡。
  ——END——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