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第三部分 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63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第三部分
  恋爱: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却又是一个最难表达的话题。在这本书里谈论爱情更是难上加难。我宁愿写十部小说来阐述爱情,也不愿在这本书里写一个关于爱情的章节。我本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人,每一次“初恋”都没能改变这一点,而大学是一个爱情大师云集的地方,班门弄斧的我很可能因为接下来的文字而遭到鄙视和唾弃。
  尽管如此,我仍想斗胆谈谈自己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一点看法,谨以此就教于大学里各位身经百战的恋爱专家或者在爱情理论界开宗立派的大师泰斗。
  校园恋情:选修课?必修课?
  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点不少和尚也深信不疑。岳麓山上的一位出家弟子就曾因为与山下一位女大学生谈恋爱而被逐出师门。没有修满恋爱学分的人生是遗憾的,但是,这个学分是不是必须在大学期间修满呢?
  见过很多场辩论赛的辩题都是“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双方辩手总是从谈恋爱的好处和坏处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我总感觉他们不像是在谈论爱情,而是在论证一个叫做爱情的项目,正方说这个项目能够盈利,反方说这个项目将要亏本。
  如果爱情能够用有用或者无用来论证,那孟姜女哭倒长城是不是为了让匈奴人顺利南下,而她不过是匈奴人派到秦国来的一个卧底?祝英台在出嫁的路上跳入梁山伯的坟穴,是不是为了化作蝴蝶向将《梁祝》的曲子设为手机铃声的人收取著作权使用费?

  真正相爱的人绝对不会是因为跟对方恋爱很有用才跟他一起,所以,因为恋爱有用或无用而鼓吹或反对大学生恋爱都是一件荒天下之大谬的事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并不想寻找任何关于大学生谈恋爱有用或无用的证据。谈恋爱究竟是不是一门必修课,这与恋爱是否有用毫无关联。
  爱情不是计划出来的
  大一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的班级辅导员以过来人的身份对班上的女生说:女人的幸福是由婚姻决定的,所以对于大学女生来说,最大的任务不是好好学习,而是让自己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成长成一个有女人味的都市丽人,并从自己尽可能大的交际圈子当中挑选一位最满意的男生作为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
  这种观点在社会上绝对能够获得非常广泛的认同,我也在一定程度上赞成“女人的幸福是由婚姻决定的”这一命题。确实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女子因为嫁给了一个优秀的男人而幸福终生,而很多优秀的女人因为遇人不淑而过着无奈甚至凄惨的生活。中国是世界上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职场上的女强人自然也比比皆是。而这些女强人的背后,多少会有一些来自家庭的辛酸。
  我并不主张女性都要通过工作实现自强自立,很多方面男人和女人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平等的,譬如女人不可能要求男人平等地怀孕生子。如果条件允许,女人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是完全可以的,除非她因此而觉得寂寞或者空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那位班导的话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位班导仍然无法得到我的认同。因为她的旨意是要班上的女生从大学第一天开始便制定自己的爱情计划,然后根据这个计划按部就班地寻找自己的爱情。这种处心积虑的计划说得难听一点无异于一种阴谋。如果女生将这位班导的理论付诸实施,那她就不是在寻找爱情,而是在以爱情的名义寻找一个能够把自己养起来的猎物。
  与女生的“爱情十五规划”相比,男生的计划性可能更类似于群众运动。我们学校有一个班级的男生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便召开了扩大会议,通过一番协商和讨论,最后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将班上每一个女生分配给了某个特定的男生,然后所有男生一齐出动,每个人都在其他战士的掩护下攻占属于自己的高地。不出一个月,班上十几个女生全部沦陷了。类似的战役肯定在很多学校很多班级打响过,只是战役规模各异,有些是壮观的运动战,而有些只是局部的游击战。
  这种群众运动看上去确实非常有趣,但是,通过这种计划性的战斗而得来的战利品会是真正的爱情吗?
  真正的爱情往往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出现的。因为它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无从可知,所以爱情不需要任何的计划。我并不是不可知论的信徒,但我相信:对于一个还没有邂逅爱情的人来说,他将在什么时候坠入爱河,这完全是不可知的。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将在什么时候与一个什么样的人相爱,甚至通过玩“碟仙”、“笔仙”之类的游戏来预知未来。其实这又何必呢?很多东西都因为不可知才无比美好,当你知道以后可能就索然无味了。看过倪匡的《丛林之神》,你就会发现能够预知未来不过是一种悲哀,就如看过《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以后发现永生不死比死亡更可怕。

  有些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不相信缘分。属于你的,远隔千山万水她也会来到你的身边;而不属于你的,就算站在你的对面,你也未必会注意到她的存在。也就如人们所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手难牵”吧。
  既然爱情的发生总是让我们感到意外,那又何必制定周密的计划然后去苦苦追寻呢?如果你发誓要在两年之内找个女朋友,而事实上属于你的那个女孩却注定要两年零一天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计划要在大学毕业之后才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可他明天可能就要出现了。如果真要将恋爱作为一种计划,你或许会坠入玩弄感情的泥淖,又或许会错过真正的幸福。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放弃所有关于寻找爱情的计划吧,你所需要的只是静静地等待,同时去做好爱情之外的每一件事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