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短线交易秘诀 - 什么因素导致股票与期货市场形成某种趋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我开始做市场研究的前17年时间里,都是围绕着推算趋势即将在何时形成、已经形成、或正处于反转过程诸如此类的主题。
  我拜读了许多花哨的数学书籍,研究包括从甘氏趋势线到K线图等线图系统,结果高得我在这些角度线里分不出东西南北,被指数问题弄得昏头转向。当时我几乎认定那些博士级人士的说法,也就是股票或商品期货的价格趋势是无法预测的假设是对的。
  一个重要的类比
  他们说,问题在于市场并不象火箭那样,是拥有固定能源的交通工具。火箭靠一股动力升空,顶着阻力往上冲,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它的速度,规划它的方向,也知道何时能源会耗尽。
  但是,市场却像是汪洋中的一条船……我们观察它的船尾波浪……也就是价格的趋势图……想办法通过船尾波浪的变化来辨识它的方向。如果船一直行驶在正常的航道上,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无奈事与愿违,当风起云涌时,新的船长一定会尝试亲自掌舵,并且改变航向。
  因此,当我们测量船尾波浪时,我们知道的不过是船已经航行过哪里。但是那位新船长、甚至是那位旧船长,都会随着自己的意志改变航向(而且一定会)……并毫无预警。
  从船谈到火车
  我研究的最大突破是在1983年,然后是1985年,当时我发现了“货运火车理论”。我的理论是,一旦火车提到某种速度,你绝对不可能让它骤然停下来。

  当然,你可以拉紧急刹车杆……然而这也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勉强让火车前冲的力量停下来。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猪肉及国债、标准普尔指数或黄豆。任何市场一旦有了蒸气火车头,就会一直向前冲,趋势也就成形了。
  临届点
  上面最后一段话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包括那些博士级人士)一直认为,趋势是斜率、角度、斜线等等的函数,其实这是错误的。
  趋势开始于价格的突破。这种新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另一个反方向的新突破出现为止。
  突破点之间所发生的状况,就是趋势的结构或定义,但不是趋势的起因。趋势起因是一个大型的反转,然后一直持续,直到新的反转出现为止。
  这个意思是说,大家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掌握到突破点,然后顺着趋势一路前进。
  农夫、赌徒与投机客
  货币交易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容易玩的游戏。
  这里只需要遵守三、四种规则就可以了。但是……你和我……我们玩过头了……最后赔进大把钞票,坏运过去之后好运又来了。
  怎么会这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上个周末在佛罗里达州的研讨会中,杰克·伯恩斯坦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故事如下:

  伯恩斯坦在一家集合了农夫、牧人及少数投机客的证券行发表演说。演讲完毕时,他被征询是否愿意去见一位赚钱的客户,他们说他并不是很聪明,但是很会赚钱,从来没输过。
  这位老农夫和伯恩斯坦一见如故,他问伯恩斯坦是否愿意学习他的办法。“当然”,伯恩斯坦回答,“我很乐意请教你怎么做。”
  是的,这位满脸风霜的老交易员打开他所绘制的猪肉价格趋势图,并且用线吊着一个坠子……把它吊在猪肉线图的上方,并建议伯恩斯坦,“假如它上下摆荡,我就买进……假如它交叉摇摆,我就卖出,就是这样。现在,伯恩斯坦,你看我的做法了。”
  伯恩斯坦吓了一跳,想了一下,然后问道,“就只是这样吗?再没其它的了?”
  “嗯!”这位天才交易员喃喃地说,“还有一件事,但我想那并不重要。假如我在当天收盘时亏了,我就把它们都卖掉。”
  在搭乘延迟起飞的班机(有桩炸弹恐吓事件让我们被迫转机)返家途中,我思索着他的理念,当我在清晨1点15分开车时,把收音机转到西部乡村音乐台,我听到(我是说我真的听到)肯尼·罗杰斯的歌《赌徒》,我很惊异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听他的歌词:“知道何时应抓住,何时应放手……”但我真正得到启示的是在歌词的部分:“你一定要知道那些该抛,哪些该留。”

  那位貌似“愚蠢”的老农一定就是帮肯尼·罗杰斯写歌词的人。一位赌徒知道哪些应该抛掉——坏牌。交易员在下次做投机时,或许应该听听这位老农及赌徒的做法。
  证实这个重点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一点。接下来我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我的想法是,以三项简单的规则订出一套债券交易系统。
  规则一:假如今天的收盘价比8天前高就买进。这没什么稀奇,就是认定市场趋势走高;下一步就是绝对何时卖出……所以我设定850美元的止损点。任何亏损超过止损点都不会是好牌。
  最后,所有牌……交易……都一直保留到利润是止损点的3倍时才卖出。最好的一次是获利3500美元。
  根据这些规则,一个人从单份国债合约开始交易,可能可以赚到36500美元。最糟糕的平仓亏损金额可能会比较大,但每笔交易平均利润,在扣除50美元的佣金以及实际成本差额调整之后,会是极具吸引力的160美元。
  这套“系统”并不是以魔术或花俏的数学基础,唯一的策略是资金管理。肯尼·罗杰斯是对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催眠师手记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4
摘要:搭档表情平静而坦然地说:“是的,之前我并没有开过相关的诊所,也没有和任何人合作过。”我:“哦……那你为什么对我感兴趣呢?你怎么就能确定我们之间会有默契,并且足以支撑一个诊所经营下去?”搭档笑了:“我不会看错人的,或者说我看人很准。”我:“假如从心理学角度看,你这句话说得很不专业……”搭档点点头表示赞同:“非常不专业。”我:“……呃,我还没说完。 [点击阅读]
天生凉薄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1.轮回从来不相信有,所以睁开眼睛的琪安,对着满天血雨,只觉得是荒唐一梦。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不过是眨眼的瞬间,却换了个世界。固执的闭上眼睛,却干涩无泪。上天真是待她不薄,连死亡都要安排得这般曲折。前世,父母离异,各组家庭,只有她,是多余的。别人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只能低着头,任风吹干脸上早已凝结的泪;从来没觉得委屈,只是遗憾她成为了父母的拖累。 [点击阅读]
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夏曦茫然的走在大街上,她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明明那么熟悉,可是却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和颤栗。10月的天,路上的行人多还是短袖打扮,可夏曦只觉得冷,她伸出双手试图环抱住自己,可是触眼所及的这双白皙纤细毫无瑕疵,缀着漂亮甲绘的手陌生的让她简直想尖叫。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回到汉朝当诸侯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英雄落难时张和在大街上走着,已经饿了两天的他,再也支撑不住,就要跌倒在地。。这时,他猛然看见左手边的一家店铺,正是酒楼。饭菜的香味,如同魔鬼之手一般,在诱惑着他的步伐。他不由之主地循着香味走进了这家酒家。店小二见有客人上门,自然热情地前来招呼着:“客官里边请、要吃点什么?我这的大厨手艺不错!南菜北肴都会做些。”小二领着张和来到一张桌子前,一面介绍道。“来碗面吧,再来两道小菜。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