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东方快车谋杀案 - 第六章再次会见上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章再次会见上校
  阿巴思诺特上校显然十分生气,因为波洛要他到餐车进行第二次会晤。他脸上的表情令人生畏。他坐下来,问道:
  “是你们要我来的?”
  “很抱歉,再一次打扰你,”波洛说,“但是,还有些情况,我想,你是能够提供给我们的。”
  “真的?我简直没想到。”
  “首先,你见过这根烟斗通条吗?”
  “见过。”
  “是你的吗?”
  “不知道。我没有在上面做私人记号,你知道。”
  “你知道吗,阿巴思诺特上校在伊斯坦布尔──加来车厢上的旅客里,你是唯一用烟斗的人?”
  “如此说来,有可能是我的。”
  “你知道这是在哪发现的吗?”
  “一点也不知道。”
  “这是在被害人的尸体旁边发现的。”
  阿巴思诺特上校扬了扬眉毛。
  “你能告诉我们,上校,它怎么可能到哪里去的呢?”
  “如果你意思是,问我本人有没有把通条掉在那儿,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没有。”
  “任何时候,你都没进过雷切特的包皮皮房吗?”
  “甚至从来没跟他讲过话。”
  “你从来没跟他讲过话,就没有谋杀过他?”
  上校又嘲弄地扬扬眉毛。
  “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不会给你提供事实罗。可事实上,我并没有谋杀过那家伙。”
  “唔,好了,”波洛含糊地说,“那是无关紧要的。”
  “你说什么?”
  “我说,那是无关紧要的。”
  “啊!”阿巴思诺特上校看来好象吃了一惊。他不安地瞧着波洛。
  “因此,你看,”波洛接着说,“通条本身,是不重要的。对于通条的出现,我还能想出另外十一种高明的解释。”
  阿巴思诺特上校的眼睛直楞楞地盯着他。
  “我想会见你的真正目的,完全是另一回事。”波洛继续往下说,“也许,德贝汉小姐已经告诉了你,在康尼雅车站,我碰巧听到有人对你说了些什么?”
  阿巴思诺特上校没有回答。
  “她说,‘现在不行。等那事会部结束。等那事情过去之后。’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可是,很遗憾,波洛先生,我必须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上校生硬地说:“至于那些话的意思,我认为,你应该去问德贝汉小姐本人。”
  “我已经问过了。”
  “这么说,她拒绝告诉你罗?”
  “是的。”
  “那么,我想,事情十分清楚──即使对你──我也不会说出一个字的。”
  “你是不愿泄漏一个姑娘的秘密吗?”
  “你可以这样想,要是你愿意。”
  “德贝汉小姐告诉我,那些话是她的私事。”
  “那么,你为什么不接受这个解释呢?”
  “因为,德贝汉小姐是个非常值得怀疑的人,阿巴思诺特上校。”
  “胡说八道。”上校激动地说。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
  “你没有理由怀疑她。”
  “小黛西被拐时,德贝汉小姐正好是阿姆思特朗家的一个家庭教师,这难道不是怀疑她的理由吗?”
  餐车里突然一片寂静。
  波洛温和地点点头。
  “你看,”他说,“我们知道的,比你想的还要多。假如德贝汉小姐是无罪的,她为什么还有隐瞒这一事实呢?为什么她告诉我,她从来没到过美国呢?”
  上校清了清嗓子。
  “也许你正犯了个错误?”
  “没错。为什么要对我说谎呢?”
  阿巴思诺特上校耸了耸肩膀。
  “你还是自己去问她吧,我仍旧认为,你错了。”
  波洛提高嗓门唤人。一个餐车侍者从远处的门外走进来。
  “去问问十一号铺的英国小姐,是否愿意到这儿来一下。”
  “好的,先生。”
  餐车侍者走了。四个人都一声不响地坐着。上校的脸好象是泥塑木雕似的,僵直呆板,毫无表情。
  侍者回来了。
  “那位小姐马上就到,先生。”
  “谢谢你。”
  一、二分钟后,玛丽?德贝汉走进了餐车。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