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东方快车谋杀案 - 第十一章德贝汉小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一章德贝汉小姐
  德贝汉小姐踏进餐车,一眼就可以看出,波洛对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她整整齐齐,穿一件浅黑色的外套,配一件法国式的灰衬衫,头上头黑、光滑的卷发梳理得齐齐整整,没一根散乱。她态度冷静沉着,跟自己的头发一样,处事有条不紊。
  她在波洛和鲍克先生的对面坐下来,投以询问的目光。
  “你的姓名是玛丽?赫米翁?德贝汉。现年二十六岁。是吗?”波洛先开口。
  “不错。”
  “英国人?”
  “是的。”
  “小姐,费心在这张纸上写下你的永久通讯处,行不行?”
  她一一照办。
  她的字迹清晰,工整。
  “小姐,你对昨晚的案子有什么要说的?”
  “我想,没什么可说。我睡了。”
  “小姐,这趟车上发生了一起人命案,你难过吗?”
  这问题提得着实意外,她的一双灰眼睛不禁略微张大了些。
  “我实在不明白你的意思。”
  “小姐,我要问的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重复一遍,这趟车上发生了一起人命案,你难过吗?”
  “我不曾想过。不,谈不上难过。”
  “谋杀案──你对谋杀案习以为常,是吗?”
  “发生这种事,不用说,是不会使人愉快的。”玛丽?德贝汉小姐平静的说。
  “你果真是个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小姐。你的感情感不流露。”
  她微微一笑。
  我想,我的神经很健全,用不着检验自己的感受。反正,每天都有人死的。”
  “不错,有人死。不过,谋杀案并不多。”
  “唔,那自然。”
  “你认不认识死者?”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昨天晚饭时,在这个地方。”
  “他留给你的印象很深吧?”
  “我没注意他。”
  “在你的印象中,他是不是个很坏的人?”
  她又略略耸耸肩。
  “说实在的,我不曾想过。”
  波洛那锐利的目光刺了她一下。
  “想来你对我这种询问方法很不以为然,”他眨眨眼,说道,“你原来想的不是这种,而是英国式的。凡事都该准备停当──摆出事实,按部就班。可是小姐,我这人倒有点儿与众不同。首先我得见见证人,摸清他或她的脾性,然后再相应地提出问题来。刚刚我对一位先生提过问题,他愿意把他对这一案件的想法全盘告诉我。我的问题就是严格地围绕这一中心提出的。要他回答也仅仅是‘是’或‘否’,‘这’或‘那’。后来,你来了,一眼就看出,你这人办事有条有理,说话不会东拉西扯,你的回答必然是简短,但切中要害的。小姐,正加为人的本性难移,我要向你提各种问题,而你要回答的是此刻你有什么感觉,过去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不会使你生气吧?”
  “要是你原谅我这么说话,看来,不过是有点浪费时间。对雷切特先生的外表我喜欢也罢,厌恶也罢,反正,对弄清楚谁是凶手不会有所帮助。”
  “小姐,你可知道这个雷切特究竟是谁?”
  她点了点头。
  “哈伯德太太跟大家全讲了。”
  “你对阿姆思特朗案件有什么想法?”
  “可恶极了。”这个姑娘回答得很干脆。
  波洛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她。
  “我想,德贝汉小姐,你是从巴格达来的吧?”

  “是的。”
  “去伦敦?”
  “是的。”
  “你在巴格达一直是做什么的?”
  “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假期结束后你还回到原处?”
  “很难说。”
  “为什么?”
  “巴格达对我是个很不合适的地方。如果有适当的工作我情愿留在伦敦。”
  “这可明白了。我以为也许你快要结婚哩。”
  德贝汉小姐没有回答。她抬起眼睛,紧紧盯着波洛的脸,那眼神清楚表明:
  “你这人说话好没礼貌。”
  “你对与你同一个包皮皮房的女士──奥尔逊太太有什么看法?”
  “她似乎很快活,很纯朴。”
  “她的睡衣是什么颜色?”
  玛丽?德贝汉瞪起双眼:
  “浅灰的──纯羊毛的。”
  “啊!恕我说话冒味,我曾看到过你从阿勒颇到伊斯坦布尔的路上穿的睡衣是浅紫红的,我想。”
  “是的,你说的对。”
  “小姐,你还有另外的睡衣?比如说,鲜红色的?”
  “不,那不是我的。”
  波洛俯身向前,好象一只正准备跃出去捕捉老鼠的猫。
  “那么,是谁的?”
  这姑娘惊慌地把身子往后缩了缩。
  “不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没回答‘不,我没有’,而是回答‘这不是我的’──显然这是别的什么人的。”
  她点点头。
  “是车上别的什么人的?”
  “是的。”
  “谁呢?”
  “我已说过,我不知道。今天上午五点钟左右,我醒过来,发觉火车停了好久了,我开了门,朝过道看了看,以为列车可能是停在什么车站上了。我看见有人穿着鲜红的睡衣向过道那头走去。”

  “你知不知道她是谁?她的头发是金黄色的,黑色的还是灰色的?”
  “说不清。她戴着帽,况且我见到的也是背影。”
  “体型呢?”
  “据我判断,高高的,很苗条,不过也很难说。睡衣上绣着龙。”
  “对啦,对啦。你说得很对,是有龙。”
  他沉默了一会,又自言自语起来:“我直不明白,真不明白,这毫无意义。”
  然后,他抬起头,说道:“小姐,不想再麻烦你了。”
  “啊!”她象吃了一惊,但很快地站起身来。
  刚走近门,她迟疑了一会儿又回过身来。
  “那位瑞典太太,奥尔逊女士,是吗?看来,她很不安。据她说,你告诉她,她是最后一个看见那美国人活着的人,我想,她以为你在怀疑她与这事有牵连,我能不能告诉她,是她误解了?说实在的,她这种人连苍蝇也不敢伤害的。”
  她微微一笑。
  “她是什么时候向哈伯德太太要阿司匹林的?”
  “十点半以后的事。”
  “她去了多久?”
  “五分钟左右。”
  “夜里她还离开过包皮皮房没有?”
  “没有。”
  波洛转向大夫。
  “雷切特被杀害的时间有没有可能比这更早?”
  大夫摇摇头。
  “那么,小姐,我想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让她放心好了。”
  “谢谢。”她突然朝他一笑,这笑容很容易博得人们的同情。“你是知道的,她象一只绵羊,又是心焦,又是哭哭啼啼。”
  她转身走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