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地狱 - 第6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纽约的编辑乔纳斯·福克曼在自己家被与办公室连线的电话铃声吵醒了。他翻了个身,看了一下钟:凌晨四点二十八分。
  在出版界,午夜紧急电话如一夜成名一般罕见。福克曼不知所措地下了床,匆匆顺着过道走进办公室。
  "喂?"电话那一头传来一个熟悉的低沉男中音。"乔纳斯,谢天谢地你在家。我是罗伯特。希望没有吵醒你。"
  "你当然吵醒我了!现在是凌晨四点!"
  "对不起,我在国外。"
  哈佛大学难道不教学生时区吗?
  "乔纳斯,我遇到了一点麻烦,需要你帮忙。"兰登的声音听上去很紧张。"我需要动用你的公司法人奈特捷卡。"
  "奈特捷?"福克曼大笑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罗伯特。我们是做出版生意的,联系不到私人飞机。"
  "我的朋友,我俩都知道你没有说实话。"
  福克曼叹了口气。"好吧,我换个说话。我们没法为宗教史大部头著作的作者联系私人飞机。如果你愿意写《图腾的五十道阴影》,我们还可以谈谈。"
  "乔纳斯,不管花多少钱,我都会还给你的。我向你保证。我什么时候违背过诺言吗?"
  除了上次承诺的交稿日期已经过了三年?不过,福克曼感觉到了兰登语气里的紧迫。"告诉我出什么事了。我会尽力而为。"
  "我没有时间向你解释,但我这次真的需要你帮我。这可是生死攸关的事。"

  福克曼已经与兰登合作过多年,十分熟悉他那蹩脚的幽默,但这次他没有从兰登焦急的语气中听出丝毫玩笑的成分。这个人绝对是认真的。福克曼呼了口气,打定了主意。我的财务经理会杀了我。三十秒后,福克曼记下了兰登对飞行的具体要求。
  "没问题吧?"兰登问。他显然察觉到了福克曼听到飞行细节后的迟疑和惊讶。
  "没问题。我还以为你在美国呢,"福克曼说,"知道你在意大利,我有些意外。"
  "我跟你一样意外。"兰登说。"乔纳斯,再次感谢。我现在就去机场。"
  奈特捷公司的美国中心位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拥有一支二十四小时随时提供飞行服务的团队。
  机主服务代表德碧·吉尔刚刚接到纽约一位企业联合法人代表打来的电话。"请稍等,先生,"她调整了一下耳机,开始在计算机终端上输入信息。"从技术上说,那将是奈特捷公司的一次欧洲飞行,但我可以帮你安排好。"她快速进入位于葡萄牙帕苏-迪阿尔库什的奈特捷欧洲部系统中,查看了一下目前位于意大利境内和周边国家的飞机位置。
  "好的,先生,"她说,"看起来我们有一架'奖状优胜'停在摩纳哥,一小时内就可以将它调往佛罗伦萨。这样安排能满足兰登先生的需求吗?"
  "希望是吧,"出版公司的人说,语气中透着疲倦与一丝恼怒。"非常感谢。"

  "不用客气。"德碧说。"兰登先生想飞往日内瓦?"
  "是的。"
  德碧继续输入信息。"都安排好了,"她最后说,"兰登先生确认将从卢卡市的塔西纳诺FBO出发,此地位于佛罗伦萨以西约五十英里处。他将于当地时间上午十一点二十分起飞。兰登先生需要在起飞前十分钟抵达机场。你没有要求我们提供地面交通服务,没有餐饮要求,而且已经把他的护照信息告诉了我,所以一切就绪。还有别的需要吗?"
  "给我一份新工作?"他笑着说,"谢谢。你已经帮了我大忙。"
  "不用客气。祝你晚安。"德碧挂上电话,继续完成预订工作。她输入了罗伯特·兰登的护照号码,正欲输入其他信息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个闪烁的红色提醒方框。德碧看了一下方框中的内容,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一定是弄错了。
  她试着重输了一遍兰登的护照号码。闪烁的提醒方框再次跳了出来。兰登如果预订航班,世界各地任何航空公司的电脑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提醒方框。
  德碧·吉尔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知道奈特捷公司非常注重客户的隐私,可这个警示方框已经超越了公司的隐私保密规定。
  德碧·吉尔立刻拨通了相关部门的电话。
  布吕德特工啪的一声关上手机,开始招呼自己的手下上车。
  "兰登有动静了,"他大声说,"他将搭乘一架私人飞机去日内瓦。一小时内从卢卡FBO 起飞,在这里以西五十英里。如果我们立刻动身,可以在他起飞前赶到那里。"

  与此同时,一辆租用的菲亚特轿车沿着庞扎尼路一路向北狂飙,离开了大教堂广场,驶往佛罗伦萨的新圣母玛利亚教堂火车站。
  兰登和西恩娜坐在汽车后座上,伏低了身子,费里斯医生则和司机一起坐在前排。预订奈特捷公司飞机的点子是西恩娜出的。如果他们走运,这个点子足以误导对方,从而让他们三个人安全地通过佛罗伦萨火车站,否则那里肯定会布满了警察。好在坐火车到威尼斯只用两个小时,而且在国内坐火车并不需要护照。
  兰登望着西恩娜,而她正不安地盯着费里斯医生。费里斯显得十分痛苦,他呼吸困难,仿佛每吸一口气都疼痛难熬。
  我希望她对他的病判断得没错,兰登心想。他看着费里斯身上的皮疹,想象着漂浮在拥挤的小车里的各种细菌。就连他的指尖看上去都像是红肿的。兰登尽量不去考虑这些,他将目光转到了窗外。
  快到火车站时,他们经过了巴里奥尼大酒店--兰登每年都要参加的一个艺术会议的许多活动常在那里举办。看到它,兰登意识到自己将要干一件从未做过的事。
  我没有去看大卫塑像就离开佛罗伦萨了。
  兰登默默向米开朗基罗说了声抱歉,将目光转向前方的火车站……他的思绪飞到了威尼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