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地狱 - 第1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领事馆知道我在佛罗伦萨?
  这个消息顿时让兰登如释重负。
  柯林斯先生--自称为总领事的秘书长--说话语气坚定而专业,声音中透出一丝紧迫感:"兰登先生,你我得好好谈谈,越快越好。但显而易见不能在电话上。"
  这时候兰登仍然一头雾水,没有任何事情对他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不准备插话。
  "我会立刻安排人去接你,"柯林斯说,"你的位置是?"
  西恩娜通过扬声器听两人的交流,此时紧张地换了一个坐姿。兰登向她点头示意,表明自己一定会准确无误地执行她的计划。
  "我在一家小旅店,叫佛罗伦萨家庭旅馆,"兰登望了一眼街对面那家外墙单调灰暗的旅店,之前西恩娜曾指给他看过。他告诉了柯林斯街道地址。
  "明白了,"男子答道,"不要轻举妄动。待在房间里。我们的人马上就到。房间号是多少?"
  兰登编了一个:"39 。"
  "好的。等二十分钟。"柯林斯压低声音,"另外,兰登先生,听上去你好像受了伤,思维有些紊乱,但恕我多问一句……还在身上吗?"还在身上。兰登琢磨着这个问题,这么神神秘秘的,只可能是一个意思。他的目光落在厨房餐桌的生物管上。"没错,长官,还在身上。"

  能听到柯林斯长舒了一口气:"我们没收到你的消息,还以为……嗯,坦白地说,我们假设了最糟糕的情况。现在终于放心了。待在原地别动。等二十分钟。就会有人敲你的房门。"
  柯林斯挂上电话。
  从在医院里醒来到现在,兰登第一次感觉到肩膀放松下来。领事馆的人了解是怎么回事儿,很快我就会知道答案了。兰登闭上双眼,缓缓长吁一口气,仿佛重获新生。他的头痛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很好,真有军情六处的范儿,"西恩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你不会是间谍吧?"
  此刻兰登完全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谁。他丢失了两天的记忆,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一切让人难以理解,但却的的确确发生了……再过二十分钟,他就要和一名美国领事馆的官员在一家破败的旅店里见面。
  这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他望了西恩娜一眼,意识到彼此分别在即,但隐约觉得他俩之间还有未竟之事。他眼前浮现出医院里的那名大胡子医生在他面前倒在血泊中的画面。"西恩娜,"他轻声道,"对你的朋友……马可尼医生……我非常难过。"

  她点点头,面无表情。
  "另外,非常抱歉把你牵扯进来。我知道你在医院工作的情况比较特殊;假如有什么调查的话……"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没关系的,"她说,"我已经习惯了四处漂泊。"
  透过西恩娜冷漠的眼神,兰登能体会到这个早晨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尽管兰登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乱麻,但他不由得对这个女子心生怜悯。
  她救了我的命……而我却毁了她的生活。
  两人相对无言,坐了足有一分钟的时间。气氛渐渐凝重,他俩都想打破沉默,却无话可说。毕竟他们素昧平生,只是萍水相逢,共同走过一段短暂而又离奇的旅途,现在到了分岔口,得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西恩娜,"兰登终于说话了,"等我和领事馆的事有了头绪,假如有什么事情我能帮上你的忙……请一定要开口。"
  "谢谢,"她低声答道,将流露出悲伤的目光移向窗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西恩娜·布鲁克斯心不在焉地望着厨房窗外,想知道命运将会把她引向何处。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惟一可以确定的是,等到今天结束,她的世界肯定已经天翻地覆。

  她怀疑或许只是肾上腺素在捣鬼,自己莫名其妙地被这名美国教授所吸引。他不仅英俊,似乎还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她遥想着,在别处,在另一种人生里,罗伯特·兰登甚至可能成为与她厮守终身的人。
  他不会要我的,她心想,我有瘕疵了。
  就在她压抑自己情绪的时候,窗外发生的事情引起了她的关注。她突然坐得笔直,脸紧贴在窗玻璃上,俯视着街道:"罗伯特,快看!"
  兰登眯着眼睛往下看,只见一台豪华的黑色宝马摩托车在佛罗伦萨家庭旅馆前轰鸣着停下来。车上的人精悍强壮,一身黑色皮衣,戴着头盔。在车手一跃而下,动作优雅地摘去闪亮的黑色头盔时,西恩娜听到兰登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是那个留着刺猬头发型的女子,绝不会认错。
  她掏出一把手枪--看上去很眼熟--检查一下消音器,然后,她悄悄把枪塞进夹克口袋,迈着优雅的步伐,裹着杀气进入了旅馆。
  "罗伯特,"西恩娜低声道,声音因为害怕而发紧,"美国政府刚刚派了人来杀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