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 第二十二条军规——2、克莱文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刑事调查部的那名工作人员倒是挺走运的,因为医院外面,依旧是硝烟弥漫。人人都成了疯子,却又被授予种种勋章,作为嘉奖。在世界各地,士兵们正在各轰炸前线捐躯,有人告诉他们,这是为了他们的祖国。但,似乎没人在意,更不用说那些正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士兵了。目下是见不到有什么结局的。唯一可望的,倒是约塞连自己的结局。要不是为了那个爱国的得克萨斯人——下颌大得像漏斗,头发凌乱不堪,脸部永远挂着的笨拙的笑容,极似高顶宽边黑呢帽的帽檐——约塞连是本可以留在医院的,直到世界未日。那个得克萨斯人希望病房里的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唯独约塞连和邓巴除外。他病得实在是很厉害。
  得克萨斯人不想让约塞连好过,尽管如此,约塞连亦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因为医院外面,还是不见有什么逗人发笑的事情。唯一在进行的,便是战争。除约塞连和邓巴之外,似乎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每当约塞连想提醒人们的时候,他们便赶紧躲开他,觉得他是个疯子。就连克莱文杰,本该很了解他的,这次却是一改往常的善解人意。就在约塞连躲进医院之前,他俩曾见过最后一面,当时,克莱文杰便对他说他是个疯子。
  克莱文杰圆睁怒目地盯着他,两手紧抓住桌子,高声忿詈:“你是个疯子!”
  “克莱文杰,你究竟要别人如何才是?”邓巴在军官俱乐部的喧闹声里,提高嗓门,极不耐烦地回敬了一句。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克莱文杰毫不退让。
  “他们是想把我杀了,”约塞连镇定地对他说。
  “没人想杀你,”克莱文杰高声叫道。
  “那他们干吗向我开枪?”约塞连问。
  “他们谁都不放过,见谁便开枪,”克莱文杰回答说,“他们想杀尽所有的人。”
  “那又有什么不同?”
  克莱文杰早已失去了控制,激动得把半个身体从椅子上抬了起来,两眼噙着泪水,嘴唇苍白,直打哆嗦。为了维护自己坚信的原则,他总免不了要跟人大吵一番,可是,每回吵到最后,他总是气急败坏,不住地眨眼,强忍住伤心泪,以示自己对信念的坚定不移。克莱文杰对许多原则信守不渝。他才是实实在在地失去了理智。
  “他们是谁?”他想弄个清楚。“确切点说,你觉得是谁想谋害你?”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约塞连告诉他说。
  “哪些人中的每一个人?”
  “你看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
  “那你又怎么晓得他们不想杀我呢?”
  “因为……”克莱文杰语无伦次,随即又沮丧至极,缄口不语。
  克莱文杰确实自以为有理,但约塞连亦有他自己的证据,因为他每次执行空中轰炸任务,总会遭到陌生人的炮火袭击,这实在是毫无趣味的。假如说那种事无甚趣味,那其他许多事情更是没什么乐趣可言了。比如说,像流浪汉似地宿营皮亚诺萨岛上的帐篷,背靠崇山峻岭,面对蓝色*大海——纵使风平浪静,却能于瞬息间吞噬水中的痉挛者,三天后,再把他冲回海岸,人就此一了百了,遍体青紫浮肿,且有海水慢慢地流出冰冷的鼻孔。
  他宿营的帐篷,依偎一片稀落晦暗的森林——于他和邓巴的中队之间自成一道屏障。紧靠帐篷一侧,是一条废弃的铁路壕沟,沟里铺设一根输送管,往机场的燃料卡车上运送航空汽油。多亏了与他同居的奥尔,他才有幸住进这间全中队最舒适的帐篷。约塞连每次从医院疗养回来或是从罗马休假返回营地,总会惊喜地发现,奥尔趁他不在时,又添了些新的生活设施——自来水,烧木柴的壁炉,水泥地板。帐篷是由约塞连择定地点,然后与奥尔合作搭建的。

  奥尔个头极矮,成天笑嘻嘻的,胸佩空军飞行徽章,一头浓密的褐色*卷发,由正中向两边分开。他负责出谋策划。约塞连较他身高肩宽,强壮迅捷,因而,大部分粗活均由他承当。帐篷仅住他们两人,尽管很大,足以容纳六人。每当炎夏来临,奥尔便卷起帐篷侧帘,透些许清风,纵然,却是怎么也驱散不了帐篷内的暑气。
  约塞连的紧邻是哈弗迈耶。此人嗜食花生薄脆糖,独居一顶双人帐篷,每晚用四五口径手|枪的大子弹射杀小田鼠。枪是从约塞连帐篷里那个死人身上窃得的。哈弗迈耶另一侧的邻居是麦克沃特,早先跟克莱文杰同住,但是约塞连出院时,克莱文杰尚未回来,麦克沃特便让内特利住进了自己的帐篷。眼下,内特利正在罗马,追求自己深恋着的那个妓女,可那妓女却是成日一副睡不醒的面容,早已深恶了自己的营生,对内特利亦生了厌倦。麦克沃特很疯狂。
  他是个飞行员,竟时常放大了胆开着飞机,从极低的高度掠过约塞连的帐篷,只是想看看约塞连会被吓成啥样。有时,他又极爱让飞机低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掠过由空油筒浮载的木筏,再飞过洁白海滩处的沙洲,海滩那儿正有士兵赤裸着下海游泳呢。跟一个疯子合住一顶帐篷,实在不是件易事,但内特利并不在意。他自己也是个疯子,只要哪天有空,便会赶去帮忙建造军官俱乐部——
  于此,约塞连可是没曾插过手的。
  其实,许多军官俱乐部营建时,约塞连都不曾帮什么忙,不过,皮亚诺萨岛上的这个俱乐部,倒是最令他得意。这实在是为了他的果断坚毅而竖起的一幢坚实牢固、构造复杂的纪念碑式建筑。俱乐部竣工以前,约塞连从未上工地搭把手,之后,他倒是常去。俱乐部用木瓦盖的屋顶,外观极漂亮,尽管大而无当,他见了,满心欢喜。
  说实话,这幢建筑的确很壮观。每当举目凝望时,约塞连内心总升腾起一股极强的成就感,尽管他意识到自己从未为此流过点滴汗水。
  上一回,他和克莱文杰曾相互谩骂对方是疯子,当时,他们有四人在场,一起围坐在军官俱乐部里的一张桌子旁。他们坐在后面,紧挨那张双骰子赌台,阿普尔比一上这赌台,总会想办法赢钱。
  阿普尔比精于掷骰子,就如他擅长打乒乓一样,而他擅长打乒乓,就如他善于应付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阿普尔比每做一件事,都做得相当出色*。阿普尔比是个衣阿华年轻人,长一头金发,信奉上帝、母爱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他对这一切从来都不曾做过什么周至的思虑。熟稔他的人,对他都颇有好感。
  “我恨那个狗娘养的,”约塞连怒吼道。
  同克莱文杰吵架,是早几分钟的事。当时,约塞连想找一挺机关枪,但结果没有找到。那天晚上极是热闹。酒吧间熙熙攘攘,双骰子赌台和乒乓台上压根没见空闲的时候,煞是一派繁忙的气象。

  约塞连想用机枪扫射的那帮人,正在酒吧间里劲头十足地吟唱那些百听不厌的古老的感伤歌曲。他没有用机关枪向他们射击,倒是用脚跟狠狠地踩了一下正朝他滚来的那只乒乓球,这球是从两名打球的军官之一的球拍上掉落下来的。
  “约塞连这家伙,”那两个军官摇了摇头笑道,随后便从架上的盒里又取了一只球。
  “约塞连这家伙,”约塞连回了他们一句。
  “约塞连,”内特利向他低声警告。
  “你们懂我的意思?”克莱文杰问。
  听到约塞连学舌,那两个军官又笑道:“约塞连这家伙。”这回,声音更响。
  “约塞连这家伙,”约塞连又照着说了一句。
  “约塞连,你行行好,”内特利恳求道。
  “你们懂我的意思?”克莱文杰问,“他有反社会的敌对心理。”
  “唉呀,你给我闭嘴吧,”邓巴对克莱文杰说。邓巴喜欢克莱文杰,原因是,克莱文杰常惹他恼火,仿佛让时间走慢了些。
  “阿普尔比根本没上这儿来,”克莱文杰洋洋得意地对约塞连说。
  “谁在说阿普尔比?”约塞连想弄个清楚。
  “卡思卡特上校也没来。”
  “谁又在说卡思卡特上校?”
  “那你究竟恨哪个狗娘养的?”
  “哪个狗娘养的在这儿?”
  “我不想跟你吵。”克莱文杰下定了决心。“你自己都不清楚恨谁。”
  “谁想毒死我,我就恨谁,”约塞连告诉他说。
  “没人想毒死你。”
  “他们在我吃的东西里下过两次毒,是不是有这回事?一次是弗拉拉战役,一次是博洛尼亚围攻大战役,他们是不是这么干过?”
  “他们在每个人的食物里都下过毒,”克莱文杰解释道。
  “那又有啥不同?”
  “那根本不是什么毒药!”克莱文杰很激动地大叫道。他愈发慌乱,也就愈发加重了自己说话的语调。
  约塞连耐了性*子,微笑着给克莱文杰做解释,就他的记忆所及,有人一直想谋害他。有人喜欢他,也有人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那些人便恨他,想尽办法害他。他们恨他,就因为他是亚述人。但是,他对克菜文杰说,他们别想碰他一下,因为他的躯体纯洁,灵魂健全,体壮如牛。他们别想碰他一下,因为他是泰山,曼德雷克,霹雳火戈登。他是比尔·莎士比亚。他是该隐,尤利西斯,漂泊的荷兰水手。他是所多玛的罗得,忧伤的黛特,树林里夜莺群中的斯威尼。他是神奇人物Z—— 247,他是——
  “疯子!”克莱文杰打断他的话,锐声叫喊,“你是个十足的疯子!”
  “——与众不同,我的的确确是个非同寻常、长了三头六臂的了不起的人物。我是个真正的奇人。”
  “超人?”克莱文杰嚷道,“超人?”
  “奇人,”约塞连纠正道。
  “嘿,伙计们,别争啦。”内特利很是尴尬地恳求他俩。“大伙儿都瞧着咱们哩。”
  “你是个疯子!”克莱文杰大叫,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心理变态,想做耶和华。”
  “我想人人都是拿但业。”

  克莱文杰突然中止了自己的慷慨陈词,面露猜疑状。“谁是拿但业?”
  “拿但业是谁?”约塞连故作无知地问道。
  克莱文杰知道是圈套,极乖觉地避了过去。“你觉得人人都是耶和华。说实话,你跟拉斯柯尔尼科夫没什么不同。”
  “谁?”
  “——没错,拉斯柯尔尼科夫,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
  “——他——我说的是实话一他以为自己杀了个老太婆,是正当合法的。”
  “我跟他没什么不同。”
  “——是这样的,杀了人,再替自己开脱,千真万确——用斧头砍死!我可以用事实证明,让你心服口服。”克莱文杰喘吁吁地一一列数了约塞连的种种症状:无缘无故地把周围所有的人视作疯子;
  一见陌生人,便顿生杀机,想用机枪扫射;好怀旧,却又时常颠倒过去的黑白;凭空猜疑别人憎恨他,一直合谋着想害他。
  但约塞连知道自己没错,因为正如他曾给克莱文杰解释的那样,他很清楚自己从来就没错过。他目光所及,处处是疯子,而在这疯子充塞的世界里,唯有像他自己这样明智而有教养的年轻人,方能明察事理。他必须如此,因为他明白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约塞连出院归队时,不管遇见谁,总要警惕地审视一番。米洛亦离开中队,去了士麦那,忙着收获无花果。尽管米洛不在,但食堂照常运转,医院和中队驻地之间,蜿蜒了一条崎岖的道路,恰似断裂的吊袜带。约塞连人还坐在救护车的驾驶室里,沿那条路颠簸前行时,便闻到了羔羊肉的扑鼻香味,顿生津液,食欲大起。午餐吃的是烤肉,一块块又大又香的肉用炙叉串着搁在木炭上,烤得咝咝直响。这肉烤前需在一种用秘方配制的卤汁里浸泡七十二小时,而秘方是米洛从黎凡特的一个刁滑奸商那里窃取来的。食用烤肉时,需拌上伊朗大米和芦笋尖帕尔马干酪,接着上的便是樱桃甜食,再来是一杯杯热气腾腾的用新磨的咖啡豆煮出来的咖啡,里面还掺了本尼迪克特甜酒和白兰地。午餐分成若干份,由熟练的意大利侍者端上铺着织花台布的餐桌。这些侍者,由德·科弗利少校从欧洲大陆诱拐得来后,交送给米洛。
  约塞连在食堂里拼命大吃,直到觉得肚子快要胀破,方才心满意足,一动不动地瘫靠在坐椅上,嘴里还含着薄薄的一层残菜渣。
  交米洛的食堂里,中队所有的军官时常品尝珍馐美味,除此之外,谁也不曾如此畅快地大饱口福。约塞连思忖片刻,或许还真划得来呢。可是,他接着打了嗝,想了起来:他们一直想杀他。于是,他猛冲出食堂,跑着去找丹尼卡医生,请求免除自己的作战任务,把他遣送回家。他找到了丹尼卡,医生正坐在自己帐篷外的一只高凳上晒太阳。
  “完成五十次飞行任务,”丹尼卡医生摇着头跟他说,“上校要求飞满五十次。”
  “可我才飞了四十四次!”
  丹尼卡医生却无动于衷。这家伙长得像只鸟,老是愁眉苦脸的模样。那张脸酷似一柄刮刀,上宽下尖,修刮得光溜溜的,极像一只刷洗干净的耗子。
  “完成五十次飞行任务,”他还是摇了摇头,又说了一遍。“上校要求飞满五十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