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第八日的蝉 - 第3章(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不是小宝宝吗?六个月大?哎,让我抱一下。”
  女孩亲热地说着,朝薰伸出手。我解开背带把薰交给她,她凑近酣眠的薰,对薰说话。文代再次钻进驾驶座,小货车驶出。
  “你也是离家出走吗?”文代一边操控方向盘一边问女孩。
  “拜托,我看起来有那么年轻吗?我早已经不是离家出走的年纪了。我是经过慎重思考,自己作出决定,才想去Angel Home的。大婶,听说进去之前有什么考试或研习之类的名堂是吧?当然也可能无法获准加入吧?这种筛选是怎么判定的,有什么事是绝对不能说的禁忌吗?”
  女孩抱着薰噼里啪啦滔滔不绝。文代一脸为难地瞄一眼女孩:“别叫我什么大婶好吗?我有名有姓叫古村文代。”和之前跟我说话时态度截然不同,她板着脸说。
  女孩丝毫不觉尴尬:“文代姐,今后请多指教。我叫泽田久美。泽田珠宝的泽田,永久美丽的久美。你叫什么名字?”她含笑凑近薰熟睡的脸。薰被摇晃,微微发出呻吟。如果被吵醒了肯定又要哭。“请多指教。”我慌忙从她手里接回薰。
  接下来,久美向文代东问西问打听了半天。怎样才能取得加入Angel Home的资格,听说财产会被通通没收是真的吗,要做些什么工作,文代加入多久了,听说那里的人只吃素是真的吗……文代板着脸不吭气,对这些问题一概不回答。
  久美似乎终于发现文代不高兴,看着我对我耸耸肩,从便利商店的袋子取出报纸打开。
  “那种东西,不能带进去哦。”
  文代对刚打开车顶灯看报的久美说。
  “那,我看完在路上扔掉。这样总行了吧?”
  文代叹口气脸朝正前方。
  “嗯……禁止带报纸进去啊,那杂志当然也不行喽。”久美一边嘀咕,一边阅读折起的报纸。我漫不经心看着她的指尖,赫然发现有眼熟的文字掠过视野,目光顿时移向她拿的报纸。然后几乎失声惊叫。我慌忙用一只手捂住嘴。
  指名通缉二十九岁女性――秋山先生的女性友人以前――和秋山夫妻发生纠纷――原居住地千叶县市川市――野野宫希和子嫌犯身高一百六十公分――这些字一齐来势汹汹地窜入眼帘。我怀疑现在要是张开嘴巴,心脏大概会扑通一声跳出来,于是怎么也无法把手移开嘴巴。我的身体不停哆嗦,膝盖不听使唤地互撞。久美在狭小的空间里灵巧地翻阅报纸,我的名字被掩盖过去。
  让我看那份报纸。让我看刚才的报道。我把已涌到喉头的话硬生生吞了回去。
  终于来了,追来了,来得这么快,几乎放声尖叫的我用力咬自己的手指。我一手紧抱住薰。
  “文代姐,还要开多久?”久美一边翻报纸一边慢条斯理地说。
  “你会冷吗?”文代没回答她的问题,对我投以一瞥后问道。
  我们坐的小货车在既无商店灯光也无路灯的山路上不停奔驰。途中,文代命久美扔掉报纸。
  “杂志也要?”久美问,文代无言点头。“可是,要扔在哪里?”
  “从窗口丢出去。”文代用不容分辩的语气回答。
  久美瞥我一眼,但还是打开车窗,扔掉报纸,再从背包皮皮掏出杂志,也抛到窗外。出人意料的是杂志竟是婴儿杂志。登有我姓名的报纸和以微笑宝宝当封面的杂志,眼看着抛到背后,被漆黑如墨的夜色抹消。我的心跳快得几乎反胃。我什么都没看见,报上根本没有我的名字。我拼命这么告诉自己。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