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四章 蓝色的硬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麦克离开海鲸号潜艇,凭着他独特的视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里自由自在地邀游。
  不一会儿,麦克在西南方向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太空船,直挺挺地立在软泥中。
  这时,伊丽莎白和米勒在潜艇上,通过安装了激光望远镜头的彩色立体摄像机,看到了麦克和写有A31标记的太空船。
  麦克,你先围着太空船游一圈,看看船体将没有损伤的地方,然后寻找进入太空船的入口。
  麦克围着高四十米、立径八米的太空船绕了一圈。突然,麦克发观太空船的舱门已经被打开了。
  伊丽莎白,太空船的舱门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了,我想进太空船,把太空探测仪取出来。
  麦克,你可以进去,但必须快进快出,以免发生意外!伊丽莎白想起了三个月前,有一个潜水员进入一艘沉入海底的宁宙飞船,一条路过的大鲸鱼,突然一扬尾巴,将宇宙飞船的舱门关上,那个可怜的潜水员再也没有能够出来,不幸丧生。
  你放心吧,我一定很快就出来。麦克说完就游进了太空船,麦克在太空船里上上下下寻找了两遍,除了固定在舱壁上的仪表仪器以外,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移动的物体。
  伊丽莎白,那个太空探侧仪是什么样子的?麦克问道。
  麦克,据太空总署说,太空探测仪象一枚小火箭,高一米八十,外面写有A-31探测仪几个黄色字体。伊丽莎白说。
  麦克又在太空船里仔细寻找了一番,仍然没有发现象小火箭一样的太空探测仪。他只好游出太空船,在太空船的附近巡视。
  伊丽莎白通过电视屏幕上看到这种情景,侧过身子问米勒博士:太空探测仪会不会被弹射出船舱?
  嗯,完全可能。米勒想了想说:太空船由于降落伞失灵,不能减速,当它以惊人的速度冲入海底时,巨大的冲力和海水的反射力,加上4375米深的海底所产生的430个大气压,使太空船的舱门自动打开,探测仪也随之被射了出来。
  看来,太空探测仪肯定在太空船附近不远的地方。伊丽莎白同意米勒的分析。她正想问麦克在太空船附近有没有发现可疑的物体。扩音器传来了麦克的叫声:伊丽莎白,我又听到了那种奇怪的声音!
  什么?你说什么?伊丽莎白,连忙问道。她想到太空船溅落时,麦克被那种奇怪的声音折磨时的痛苦情景,不禁为麦克的安全担心起来。
  我又听到了那种尖锐、刺耳的声音。麦克重复了一遍。
  麦克,你可要加小心,是不是先回来,咱们商量一下再说?伊丽莎白说。
  不用了,我可以对付的。麦克很有信心地说。
  麦克接受了刚才的教训,他对这种声音存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知道应该如何来对付这种声音。他凭着自己身上发出的强烈的声波来保护自己。然后慢慢地向发出奇怪声音的地方游去。
  伊丽莎白通过荧光屏望着麦克,他正在利用自身的声波来对抗越高频声波的袭击,才松了一口气。为了预防万一,她叮嘱了一句:麦克,遇到危险,马上发出信号!
  麦克明白伊丽莎白的心意,他感激地点了点头,继续向前游去。
  三分钟以后,伊丽莎白和米勒从荧光屏里看到在麦克左前方的海草丛中,仿佛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这同时,麦克说话了:我找到太空探测仪啦!在海草丛中。
  麦克拨开海草,看到了火箭形状的探侧仪,上边清清楚楚地写着:A-31探测仪。
  麦克皱了一下眉头,报告说:伊丽莎白,那种尖锐、刺耳的声音,是从探测仪里发出来的。
  伊丽莎白和米勒密切地注视着麦克的动作。亚祖、亚伦萨特和珍妮也都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
  伊丽莎白,我发现太空探测仪里飞出了许多发光的东西
  麦克的话还没说完,珍妮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麦克,是不是灯笼鱼?
  不,不是鱼。麦克插了摇头说,我看清楚啦,是蓝颜色透明的东西,它们在上下飞舞。
  伊丽莎白感到很奇怪,这蓝颜色透明的东西究竞是什么呢?
  麦克,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透明的东西是什么形状?我们在荧光屏上一点也看不清楚。伊丽莎白说。

  说实在的,来自海洋的麦克,在海底见过许许多多发光的物体,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些正在他面前飞来飞去的蓝色透明体。他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这些蓝色透明的东西,象硬币一样,到处都是,多极啦!
  麦克用手去捕捉,奇怪的是,有的透明体,明明被麦克抓住了,可是张开手一看,却什么也没有。
  麦克,抓不着就算啦,你赶紧把太空探测仪带回来吧。伊丽莎白说。
  麦克没有回答,他真有点急了,怎么连这个小小的蓝色透明体都抓不住呢?他心想,我非逮住你一个不可!他停了一会儿,然后看准了一个蓝色透明体,猛然间,以闪电般的速度用两只手同时扑上前去。
  哎呀!麦克突然叫了一声。
  这一叫不要紧,把伊丽莎白吓了一跳。她连忙问道:麦克,你怎么啦?
  麦克自己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刚才当他的双手同时扑向那个蓝色透明体时,突然觉得右手好像被针刺了一样。这出其不意的袭击,把麦克也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麦克看了看右手,没发现什么被刺的痕迹,可是仍然像针扎一样的痛。
  伊丽莎白怕再发生意外,忙对麦克说:你赶快把太空探测仪带回来吧,那些莫名其妙的透明体,别去管它了。
  麦克还有点犹豫不决,看来,他还不甘心失败。
  伊丽莎白心想,不能再让麦克冒险了,她再一次对麦克论麦克,你不要再犹豫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派大卫一号机械人帮你把探测仪弄回来,好吗?
  不用了,我这就把探测仪送回来。麦克见伊丽莎白三次催他取回探测仪,于是放弃了捕捉那神出鬼没的蓝色透明体的打算。
  麦克游到海草丛的底部,用一只手将太空探测仪轻轻地托起,向海鲸号游来。
  麦克,你千万要小心,不要震动探测仪;回到潜艇后,立即把它交给薛特。伊丽莎白说完后,用手对薛特比划了一下。机灵的薛特明白,伊丽莎白是让他准备好消毒器,在减压舱等麦克回来。他点了点头,就大步流星走出了指挥舱。
  两分钟以后,麦克带着太空探测仪回到海鲸号潜艇。等候麦克归来的薛特,从麦克手里接过太空探测器,并将它放进一只像电冰箱一佯的消毒器里。然后用手推车将消毒器推向消毒室去。
  麦克一边搽身上的海水,一边问道:干嘛要把太空探测仪放进那个大冰箱里?
  那不是冰箱,是最先进的消毒器,伊丽莎白说,它可以杀掉细菌或病毒。麦克,让我看看你的手,你的手刚才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似的?
  伊丽莎白看了看麦克的手,没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
  麦克,你说的那个蓝色透明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米勒问。
  我也说不消楚,它们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我明明看见它,可就是抓不找。麦克一边说,一边思索着。
  很难说,当我最后一次去抓它的时候,可能它生气了,狠狠地刺了一下我的右手。麦克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右手。
  米勒博士觉得麦克的话有点语无伦次,可是他倒很感兴趣,他问道:麦克,那个蓝色的透明体,一共有多少?
  你说什么?陷入沉思的麦克,没听清楚米勒的话。
  米勒博士问你,你一共看见了多少个蓝色透明体?伊丽莎自说。
  多少?你说有多少?
  伊丽莎白一看麦克烦燥的表情,知道麦克正在为没有抓住透明体而懊恼。就对米勒使了一下眼色说:让麦克好好休息一下吧。
  米勒点了点头。他打开了对讲话筒:薛特,你和约翰把那个太空探测仪连同消毒器一起拿到实验室,我们做一下电流、电磁和生化试验。
  米勒接着对伊丽莎白和麦克说;走吧,到实验室去仔细观察一下太空探测仪。
  麦克没说话,默默地向实验室走去。走在后面的伊丽莎白,小声地对米勒说:麦克没办法说清楚他在海底看见的东西,他本来想描述他看到的一切,可是遗憾的是他的脑子变成了一片空白!
  不,我没有失去记忆。没想到伊丽莎白的话被麦克听见了。他一边走一边说:你们不是问我一共看见了多少吗?太具体加数字我说不上来,但是至少有一千多。

  一千多?!感到十分惊讶的伊丽莎白和米勒,几乎同时叫了起来。
  是的,我想可能有一千二、三百个。麦克十分肯定地说。
  那么,它们现在在哪儿?伊丽莎白博士说。
  也许它们永远以大海为家?米勒说。
  大海里有,恐怕太空探测仪贝也会有,麦克说,因为我在海底发现很多是从太空探测仪里飞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它们也会在太空探测仪里?伊丽莎白说:恐怕不可能吧,太空探测仪经过一千度的高温消毒,任何细菌和病毒都会披消灭的。
  恐怕一千度的高温对它们不会起作用。麦克说。
  伊丽莎白认为麦克的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不过为了保险,她对将太空探侧仪推进实验室里来的薛特说:薛特,准备进行X光照射。
  薛特将象喷雾器似X光枪的枪口捅进用透明玻璃制成的消毒器的插口上,然后打开X光照射开关,同时打开了消毒器上的十二英寸的荧光屏。
  只见荧光屏上,先是一片蓝光,接着发出了象机关枪似的达、达、达的声音。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奇怪现象的约翰,张着大嘴回过头来束手无策地看了看伊丽莎白和米勒。
  还没等伊丽莎白和米勒说话,麦克大声喊道,快关上!它们发怒了!
  早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的米勒,一个箭步走到消毒器前,把X光照射开关关闭。
  伊丽莎白也感到很奇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已经说过,它们是不会被消灭的,麦克说,X光照射激起了它们的愤怒。
  那就是说,这种神奇的物体已经到了咱们的实验室?
  伊丽莎白担心地问。
  是的。麦克说。
  那它们在哪儿呢?我们怎么看不见它们呢?麦克,你能看见吗?伊丽莎白问麦克。
  麦克看了看实验室的四个角落,突然指着东北角的天花板说:我看见啦!在那儿!在东北角。
  伊丽莎白、米勒、薛特和吓得目瞪口呆的约翰都沿着麦克的手所指的方向看去,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米勒很平静,他总有点怀疑,是不是幻觉在麦克身上起作用?他刚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只听得麦克大声喊道:把灯关掉!
  为什么?米勒问。
  这种物体,在有光的地方,你们是看不见的。只有在黑暗中你们才可以看见它们。
  薛特,把灯关掉。米勒半信半疑地对他的助手说。
  薛特走过去,把实验室的灯关了。顿时,室内一片漆黑。
  我看见啦!米勒,你看见了没有?在东北角天花板下面。伊丽莎白喊道。
  米勒朝东北角一看,果然有三个象荧火虫一样的东西在上下飞舞!
  接着伊丽莎白和薛特又在西北角和南面的天花板下面发现了发出蓝光的物体。
  为什么在有光的地方,我们看不见,而麦克却能够看见呢?薛特觉得有点不可理解。
  伊丽莎白一面叫薛特把灯打开,一面说:这是因为麦克有很特殊的视觉系统,他的眼睛能发出一种脉冲电磁波和奇特的射线,使他不仅能在漆黑的海洋深处清楚地看见周围的物体,而且能在光亮的地方看到发出极微弱的发光物体。麦克的眼睛和他身上的许多其它特异功能一样,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究竟是什么呢?这奇怪的蓝色荧火虫?
  麦克,能有办法对这种蓝色的透明体进行染色吗?我想通过染色,使它们现形,好进一步对它们进行研究。伊丽莎白问道。
  可以,不过它们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一股的药物不可能对它们进行染色。麦克说。
  那有什么东西能对它们染色呢?
  麦克想了想说:我知道海底有一种染料,可以使它们现形。
  那太好啦!伊丽莎白高兴地说:这种染料在海底什么地方?让约翰潜水去找一下。
  不,还是我去吧。麦克说:这种染料只有在一种非常凶猛的大西洋海鳗居住的石头堆里才能找到,所以它又叫海鳗草根。我知道它在什么地方。
  伊丽莎白不愿意麦克再去奔波,她想让麦克把大西洋海鳗居住的具体地点告诉约翰,由约翰带领他的潜水小组去完成这项任务。可是麦克说什么也不同意,伊丽莎白只好让麦克再一次潜入海底。

  麦克很快就在海底找到了大西洋海鳗居住的地方。为了不惊动成群的海鳗,免遭这种生性凶狠的鱼的围袭,麦克选择了一个只有一条海鳗的洞穴。
  只见麦克将这个由石头堆起的洞口的两块大石头,轻轻地、但动作非常迅速地移到一边,然后果断地将右手伸进洞里。一刹那间,麦克从石洞里抓住一条两米长的银灰色海鳗。这条海鳗遭到突然袭击,愤怒地从嘴里喷射出黑色毒浓。麦克早有准备,他一方面紧紧地卡住海鳗的头部,一方面从身上发出强大的超声波。海鳗被超声波震得浑身发抖,经过一分钟的较量,海鳗已经精疲力尽,完全丧失了抵抗力。
  为了防止其它海鳗的攻击,麦克动作神速地从石堆里采集了能够做特殊染料的草根,然后一个转身,以每小时三十海里的惊人速度离开了海鳗居住区。
  麦克同海鳗激烈搏斗,速战速决和胜利取得特殊染料海鳗草根的情景,使在海鲸号潜艇荧光屏前的珍妮,高兴得连声喊道:麦克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薛特早就听说麦克游泳速度比海豚还要快,可是他心想:海豚每小时可游十七到二十三海里,已经够意思啦,麦克能比海豚游得还快,实在有点玄?可今天他亲眼看到了麦克惊人的游泳速度每小时达三十海里!他张着大嘴,赞不绝口地说,这哪里是在游泳?简么就像在运动场上跑一百米!服啦,服啦!
  买是让麦克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那他不把所有项目的冠军都给包了才怪呢!珍妮的这番话,把人家都逗笑了。
  麦克高高兴兴地回到海鲸号潜艇,立即来到实验室。他把从海底弄来的海鳗草根装近一个盛有TO三号药水的玻璃试管里,然后将式管放进电动振荡箱。
  麦克,你说的那种海鳗草根,要多长时间才能做成染料?伊丽莎白博士一边问麦克,一边做染色的准备工作。
  很快,再等一分钟就可以了。
  啊,好极啦!米勒满意地接着双手说。
  等染料做好以后,把染料喷在玻璃片上,它们就会出现在你们面前。麦克说:不过,它们不要我做得太多。
  你说的它们,指的是谁?伊丽莎白不明白地问。
  就是那些花色的透明体。麦克答道。
  啊!难道这些蓝色的透明体还会说话?米勒也越听越糊涂,惊异地问麦克。
  麦克没有回答。
  那么它们告诉你,可以做多少呢?伊丽莎白进一步问。
  它们没有说,只是让我知道,我们只能选择它们当中的几个进行研究。麦克一边说,一边从电动振荡箱里取出装有海鳗草根的玻璃试管。他用吸管将已经制成的染料吸出,滴在玻璃片上。
  麦克,看来你是一个很出色的生物化学专家。米勒看着麦克极其熟练的操作,赞赏地说。
  它们马上就要出现了。麦克不习惯听赞扬的话,他不希望米勒再往下说。他重复说了一句:它们马上就要出现了!
  伊丽莎白和米勒走到玻璃片前,等着奇迹般的事情发生。
  果然,奇迹发生了!
  五颗亮品品的象玻璃钮扣似的东西出现都玻璃片上!
  米勒小心翼翼地将玻璃片放在电子显微镜上观察。
  太奇怪了!它既没有明显的眼睛、耳朵和嘴,也找不到它的手和脚,米勒一边观察一边说,可是它却能自由自在地飞,而且还能发出声音,这实在不合逻辑!
  米勒,它的声音会不会通过一个小孔发出?伊丽莎白问?
  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小孔。米勒说。
  这是扩音器传来了船长亚祖的声音。
  伊丽莎白博士,潜艇已安全返回基地。
  好,请告诉贾志伟主任,就说我和米勒博士、麦克将直接返回研究中心大楼的实验室。
  是!
  伊丽莎白对米勒说:米勒,你把玻璃片装好,咱们马上回大楼实验室,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分析仪对它进行分折,你看好吗?
  好,就这么办!米勒博士将玻璃片上的五颗蓝色透明体分别装进五个小被璃试管,并加以封闭。
  麦克,咱们走吧!
  麦克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心情很愉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