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第五夜 5.谁说女人不懂逻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夜 争吵:有时候我们失控
  5.谁说女人不懂逻辑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气得哭了。
  去年这时候,有个男性朋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大家引以为鉴。男人进来,女人勿点。
  这个朋友,被老婆的闺密们气得手抖,认为她们是傻逼。闺密团也认为他是个傻逼,决定开次审判会,正好他也想当面论一论,所以就定下日期,大家坐而论道。
  闺密A说:“明天情人节,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朋友踌躇满志,掏出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次日早九点一直到晚上的安排。
  闺密B随便翻翻,冷笑说:“都是些老掉牙的玩意儿。”
  闺密C悠悠地说“你听过一个寓言没有?明明我喜欢的是苹果,结果你偏偏给了我一车香蕉,我还非得泪流满面感恩戴德。”
  “这就是你们男人的逻辑,可我犯了什么错,我只是想要一个苹果而已。”
  朋友怒道:“我怎么知道你到底要什么?”
  闺密们放声大笑,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觍着狗脸说爱我?”
  朋友的气势弱了三分,说:“那女人就没有错的地方吗?”
  闺密们齐齐喝了口咖啡,说:“你说说看。”
  朋友起劲儿了,说:“正在开会,结果老婆电话一个接一个,讲了在开会啊,还打还打,你就不能体谅我吗?”
  闺密们勃然大怒,说:“你是对夺命连环call(电话)有意见?你以为我们想?这都是因为爱你啊!要是心里没有你,谁他妈的给你不停地打电话?”

  朋友脖子一缩,咆哮了:“我要的是安静!安静就是我的苹果,电话就是我的香蕉,给我一车香蕉,我还非得泪流满面感恩戴德?我只不过想要一个苹果而已!”
  闺密A拍桌子:“造反了!你这么懂逻辑去做律师啊?”
  闺密B拍桌子:“太冷血!诡辩狗!”
  闺密C拍桌子:“爱是不能交换,不能类比,你这么说就是把爱情当作交易了!”
  朋友一滞:“你们先说的苹果香蕉……”
  闺密们集体掀桌:“去你妈的苹果香蕉,喜欢吃我们帮你买一车皮,麻烦你对女朋友好一点儿可以吗?”
  朋友额头爆青筋。
  服务员过来摆好桌子。
  闺密们冷笑:“还有怨气?通通说出来,让我们看看你有多low(没品)。”
  朋友豁出去了,说:“一次我换灯泡,结果失败了,被骂了一个多星期。”
  “至于吗?倒车没入库,连倒了七八把,整晚没理我,至于吗……”
  闺密A大笑:“换灯泡、倒车什么的都不会的男人,还要来干吗?”
  闺密B冷笑:“芝麻大的事情你有脸说?”
  朋友额头爆青筋,喘气:“对啊,芝麻大的事情,说了我一个多星期……”

  闺密C语重心长地说:“男人,多做,少说。”
  朋友愣了一会儿,说:“前几天她心情不好,我上蹿下跳,买这买那,端茶送水,也不给我好脸色……”
  闺密们相视而笑:“我们女人多简单,其实也不用你做什么,只要说一句‘我爱你’。”
  朋友颤抖着问:“刚刚你们还告诉我,多做,少说。”
  闺密们恨铁不成钢,大叫:“该做的时候做,该说的时候说!”
  朋友带着哭腔问:“那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该说?”
  闺密们掀桌:“这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觍着狗脸说爱我?”
  服务员过来摆好桌子。
  闺密A:“有时候做点儿事情,代替说‘我爱你’。”
  闺密B:“有时候不用做事情,直接说‘我爱你’。”
  闺密C:“搞错了,就是你的不对。”
  朋友抱头痛哭,崩溃,干号:“那对和错到底总有个标准吧?”
  闺密A:“女人发发牢骚,其实不用你来装牛逼分析,只是要你的安慰。”
  闺密B:“女人是情绪的,感性的,别用逻辑来框死我们。”
  闺密C总结:“一句话,女人不在乎对错,在乎你的态度。”
  朋友迷惘地问:“那我的态度有什么问题?”
  闺密A:“你的态度不对。”
  闺密B:“你的态度是错的。”

  闺密C:“说过我们不在乎对错,只在乎你的态度!”
  朋友掀桌:“那态度对和错总有个标准吧?”
  闺密们掀桌:“这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觍着狗脸说爱我?”
  服务员过来摆好桌子。
  朋友低头:“我错了。”
  闺密们扭头:“错在哪里?”
  朋友低头:“逻辑错了。”
  闺密们大怒:“放屁!”
  朋友吓尿了:“是态度错了,是态度错了。”
  闺密们放缓口气:“态度错在哪里?”
  一股阴森森的寒意从朋友心底涌上,他开始克制不住地战栗,说:
  “错在……错在……不该要苹果啊……不对……错在做做说说啊……不对……错在态度的逻辑啊……不对……错在……错在…”
  朋友掀桌,眼泪四飙,手舞足蹈地哭喊着:“我他妈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觍着狗脸说爱你啊……”
  服务员把朋友送去了精神病院。
  服务员摆好桌子。
  闺密A摇头:“这么简单的问题,认错,就是对的态度。”
  闺密B惋惜:“对的认错,不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是知道怎么认错。”
  闺密C微笑:“认错的态度,就是对的逻辑。”
  闺密们举杯:“谁说我们女人不懂逻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