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春潮 - 第30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来诺拉太太从绝望过渡到悲伤,又从悲伤转为“静候命运的安排”,其间的变化相当迅速;即使是这“静候命运的安排”,也很快转而成为暗自的满足,但是因为面子关系,这种满足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着、隐忍着。萨宁从认识来诺拉太太的第一天起就合她的脾胃;及至她认定他将成为她未来的女婿时,她便不再认为这个想法本身有什么特别不愉快的成分,虽然她依然认为有责任要让自己脸上保持某种受了委屈……甚至忧虑的表情。然而近日来所发生的事情竟是如此异乎寻常……接二连三!作为讲求实际的女人,一个作母亲的人,来诺拉太太觉得同样有责任向萨宁提出种种问题;萨宁早上出发去和杰玛约会时还连想也没有想过他会娶她,——真的,当时什么也没有考虑过,只是被自己炽烈的爱情所驱使,——此刻却胸有成竹地,甚至可以说是激情满怀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未婚夫的角色,所以一切问题,他都回答得详尽而周到,而且兴致勃勃。来诺拉太太由于相信他出身于真正的贵族世家,而又有点诧异他竟不是一个公爵,所以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说“有话在先”,——她将在他面前说得十分坦率、不拘礼节,因为做母亲的神圣职责迫使她这样做!萨宁回答她说,自己对她别无要求。他恳求她——别对他宽恕!
  于是来诺拉太太向他指出,克留别尔先生(这个名字一出口,她就轻轻叹了口气,把嘴合上了,说起话来有点结结巴巴)——克留别尔,杰玛原来的未婚夫,现在的收入有八千金币,而且这个数目每年都在迅速增加,可是他,萨宁先生倒底有多少收入呢?
  “八千金币,”萨宁慢吞吞地重复说……“这合我们的钱大约是一万五千卢布……我的收人要少得多。我在土拉省有座规模不大的田庄……要是经营得法,也许——甚至一定可以有五千或六千的出息……还有,假使我出去任职,就会很容易得到二千左右的薪俸。”

  “到俄国去供职?”来诺拉太太大声嚷道。“那么我和杰玛大概要分别了!”
  “可以到外交部去工作,”萨宁接上去说,“我在那里有点儿关系……这样就可以在国外工作。要不,还可以这么办——而且是再好不过的办法:把产业卖了,再把得手的钱用来经营一个合适的企业,比如改善你们的糖果店。”萨宁也觉得自己说的事不大合情理,但是无以自解的一种勇气驱使着他!他向杰玛看去,自从“讲求实际”的谈话开始以来,她有时站起来在房间里踱上几步,又坐下来——他向她看去——此刻他的面前已经没有障碍,所以他甘愿立刻以最妥当的方式作出一切安排,只要不使她担心。
  “克留别尔先生也想给我们一笔不大的款子来振兴糖果店。”来诺拉太太犹豫了一会儿后说。
  “妈妈!看在上帝的分上!妈妈!”杰玛用意大利语大声说。
  “这些事可得事先讲清楚,我的孩子。”来诺拉太太用同一种语言回答她。
  她重新对着萨宁,开始问长问短:俄国婚姻法是怎么样的,和天主教徒结婚会不会遇到阻碍——会不会像在普鲁士那样?(当时在40年代整个普鲁士还没有忘记为异教通婚而同科隆主教闹的纠纷。)当来诺拉太太听说自己的女儿嫁给俄国贵族以后,女儿自己也会成了贵族的时候,她显出了一种满意的神色。
  “那么您得先到俄国去咯?”
  “为什么?”
  “怎么?要取得你们政府的允许啊?”
  萨宁向她解释说,完全不需要这样做……但是他倒确实需要在结婚前用最短的期限回俄国去一趟(一说出这句话,他的心就病态地抽搐起来,望着他的杰玛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她脸红了,陷入了沉思),他将利用这个机会,无论如何争取把产业卖掉,再从那里把必需的钱带出来。
  “我还想请您从那里给我带几张阿斯特拉罕羔羊皮来做件披肩,”来诺拉太太说。“听说那些东西怪好,怪便宜的!”

  “那是一定的,我非常愿意给您,也给杰玛带来!”萨宁扬声说。
  “还有我,我要绣上银钱的上等山羊皮帽子。”爱弥儿从隔壁房间里探出头来插话。
  “好,你也有份……还有潘塔列昂,给他带鞋子来。”
  “这又何必呢?何必?”来诺拉太太说。“我们可是谈正经事儿呐。噢,对啦,还有,”讲求实际的女士又说道,“您说要卖产业。可怎么卖呢?难道您连农民也卖掉?”
  萨宁仿佛被人从旁边刺了一下。他记起来了,他曾同来诺拉太太和她的女儿谈起过农奴制,用他的话来说,这个制度使他极其愤慨,当时他曾不止一次地向她们担保,说他不管什么原因,决不出卖自己的农民,因为他认为这类交易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我争取把自己的产业卖给一个我了解的好人,”他说得有点不大流利。“也可能,农民愿意自己赎身。”
  “那就再好不过了,”连来诺拉太太也表示赞同。“否则,出卖活的人口……”
  “野蛮!①”潘塔列昂嘟哝着,他跟在爱弥儿后面露了露脸,就摇晃着一头蓬发消失了。
  ①原文为意大利文。
  “糟了!”萨宁心里想着,一面偷偷瞥了杰玛一眼。她似乎并未听见他最后的一句话。“还好!”他心里又想道。
  讲求实际的谈话就这样一直继续到午饭的时候。来诺拉太太已经完全平静下来,并且对萨宁已称作德米特里,亲切地伸出一个手指对他扬了扬,说要报复他的阴谋。她不厌其烦她向他详细打听他亲属的情况,因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她还要他介绍婚礼,按俄国教堂的规定,结婚的仪式是怎么进行的——于是事先夸奖起杰玛身穿白色礼服头戴金冠的样子。
  “她可是我的美女,简直像王后一样呢,”她以母亲的骄傲说,“而且这样的王后也是举世无双的!”
  “世界上可找不出第二个杰玛呀!”萨宁接上去说。
  “所以她的名字叫杰玛!”(众所周知,在意大利语里杰玛就是宝石的意思。)

  杰玛扑过去亲吻自己的母亲……看样子到现在她的呼吸才感到自由,叫她郁郁不欢的重负也在她的心底释放净尽了。
  萨宁突然感到自己是那么幸福,当他想到,那些理想,那些不久前正是在这几间房里他苦思瞑索地追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孩子般的欢乐;他全身热血沸腾,一下子冲到了店堂里;他希望无论如何要像几天以前那样站在柜台后面做会儿买卖……“现在我可以说,有充分的权利于这一行了!我毕竟已是自家人了啊!”
  于是他真的站到柜台后面,并且真的做起买卖来,卖给两个进门的女孩子一磅糖果,但是他给她们的却有整整两磅,而钱却只收了半数。
  吃午饭的时候他正式以未婚夫的身份坐在杰玛的旁边。来诺拉太太继续她的讲求实际的设想。爱弥儿有时笑着,缠住萨宁,要他带他到俄国去。萨宁确定在两个星期以后动身。只有潘塔列昂一个人露出一种郁郁不乐的神色,这使来诺拉太太也说他了:“还是个仲裁人呢!”潘塔列昂斜过眼去看着她。
  杰玛几乎一直缄口不语,但是她的脸庞从来没有这么美丽和明朗过。午后她邀萨宁到花园里去一会儿,她在前天拣樱桃的那张长靠椅前面停下来对他说:
  “德米特里,别生我的气;我可要再一次提醒你,你不应当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牵挂的人……”
  他没有让她说下去。
  杰玛向旁边转过脸去。
  “妈妈提醒的那件事,您还记得吗?——就是关于我们信仰不同的那件事!……”
  她抓起一个用细带子挂在颈项里的石榴石十字架,用力扯断带子,把十字架交给他。
  “如果我属于你,那么你的信仰——也就是我的信仰!”
  当萨宁和杰玛一起回到屋子里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湿润的。
  到傍晚一切都恢复正常,甚至还打了纸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