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沉船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哈梅西走进安那达先生的房间,看到这家主人正拿一张报纸遮着脸,坐在椅子上打瞌睡。哈梅西咳嗽了一声,他立刻惊醒过来,摊开报纸让他的客人看,正在本市流行的霍乱症已经使很多人丧掉了性命。
  但哈梅西却单刀直入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要请求您把婚礼延迟几天,”他说,“我现在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办。”
  这个惊人的消息使得安那达先生把加尔各答许多人死于霍乱的事立刻丢在九霄云外了。他瞪着眼望着哈梅西。
  “你这是什么话,哈梅西?请帖都已经全发出去了。”
  “您可以今天写出信去,告诉他们婚礼延迟到下星期天举行。”
  “你简直叫我没法跟你说了,哈梅西!你知道,这不像在法庭上审案子,你可以申请延期,然后,等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适再开庭。你说的那件重要事究竟是什么呢?”
  哈梅西:“那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我必须立刻去办。”
  安那达先生像一株被风暴吹折的大树,软瘫在椅子上了。安那达:“我们不能延期。你想得真好,这主意真太妙了!好吧,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但你得自己去向我们邀请的那些客人作解释。如果有人问我,我只能说,这事儿我全不知道。新郎对他自己的事情心里自然有数;他自会告诉你,他认为什么时候结婚合适。”
  哈梅西只是低着头,两眼望着他。“这件事你已经和汉娜丽妮谈过吗?”安那达先生接着说。

  哈梅西:“没有,她现在还完全不知道。”
  安那达:“你必须马上告诉她。这是你的婚礼,同时也是她的婚礼。”
  哈梅西:“我觉得我应当先和您谈一下。”
  “汉娜!汉娜!”安那达称生叫喊着。汉娜丽妮走了进来。
  “你叫我吗,爹?”
  安那达:“哈梅西说他有一件紧急的事;他现在没有功夫结婚。”汉娜丽妮的脸立刻变了颜色,她转过头来望着哈梅西。
  一个当场被捉获的杀人犯也不会显出比她更沮丧的神情。
  他没有预料到,他竟会把这个消息这样开门见山地告诉汉娜丽妮,他自己的感情也使他很明白,这样草率地来宣布这个消息,当是一件如何使她震惊的事。但离弦的箭是决不会再飞回来的,哈梅西知道这支箭已深深地刺进了汉娜丽妮的心。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来遮掩这个可怕的真实了,事情是没法改变的——婚礼必须延期,哈梅西有紧急的事要办,但他又不愿说出究竟是什么事。他又能用什么话来掩饰呢?“呐,这是你自己的事,”安那达先生转身对汉娜丽妮说。
  “现在该怎么办,你们两人去决定吧。”
  “我完全莫名其妙,爹。”汉娜丽妮抬头望了他一眼,那眼神真仿佛像是从将落的太阳中射出照在乌云上的一线淡淡的余晖。接着她就走出房间去了。
  安那达先生拿起报纸来,假装着阅读的样子,但他实际是在仔细思想这件事。哈梅西静坐了一两分钟,就忽然站起来走了出去。

  他走进宽敞的起坐间去的时候,看到汉娜丽妮站在窗口,默然凝望着外边的街道。在每一条大街和每一个小胡同里都有无数的人像泛滥的河水一样流过去,即将来临的节日使得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闪着喜悦的光辉。
  哈梅西不敢立刻走到她的身边去,他停留在门口,两眼注视着她的静立不动的身影。敞开的窗子上,铺满了秋日的温和的阳光,那嵌在由这面窗子做成的镜框中的身影,就成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幅画像。每一个细微的地方——她的面颊的柔和的线条,她的梳得很精巧的发辫,她的为细发所遮掩的后颈以及在头发下面闪着光的金颈链,从她的左肩斜垂下去呈现出优美的波纹的衣服——都在他的难堪的头脑中产生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慢慢走近她。她完全不理睬她的情人,却只是更痴呆地凝望着街头的景象。他声音颤抖着打破沉寂说,“我必须求你答应我一件事。”
  汉娜丽妮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悲痛的心情,于是转过头来望着他。
  “不要不信任我!”他大声说。“对我说你永远也不会对我失去信心。上天作证,我决不会辜负你对我的信任的。”他这样毫不拘礼地对汉娜丽妮讲话,这还是第一次。
  他已经不能再说下去了,两眼中充满了眼泪。

  汉娜丽妮怜惜地抬起头来静静地望着他的脸;刹那间她的心完全软了,两行清泪流下了她的面颊。这一对情人的就这样彼此相向着立在窗户后面的角落里,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虽然彼此一句话也没有讲,一种柔和的幸福的感情充满了他们两人的心,这种感情所带来的欢乐,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置身天堂了。
  哈梅西如释重负地深深叹了一口气,打破了沉寂,“你知道我为什么提出要把婚礼延迟一个星期吗?”他问。汉娜丽妮摇摇头。她并不希望知道。
  “在我们结婚以后,我一定把一切都详细地告诉你,”哈梅西说。一听他提到他们的婚姻,那姑娘的脸颊又不禁微红了。
  那天正午刚过不久,当汉娜丽妮准备好一切等待哈梅西来看她的时候,她曾经满心欢乐地想象着,他们将如何高兴地谈笑,如何亲切地讨论关于他们将来的一切——把他们未来的幸福的日子轻轻勾画成一幅鲜明的图画。她决没有想到,在过了几分钟之后,他们却会在这里重订山盟海誓,相对啜泣,彼此不交一语。她更不能想象到,这一切所带来的却又是心境的无比安宁和彼此的绝对信任。
  “你必须立刻去见我父亲,”汉娜丽妮说,“他一定烦恼极了。”
  哈梅西高兴地走了出去,这时即使有一把世界上最可怕的利剑向他刺来,他也准备袒开他的胸膛去承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