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草叶集 - 啊,诗歌,先唱一支序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瓦尔特·惠特曼啊,诗歌,先唱一支序曲,在紧张的耳鼓上轻轻弹奏出我的城市里的骄傲和欢乐,她怎样带领别人去战斗,她怎样发出暗示,她怎样毫不迟疑地张开柔软的双臂一跃而起,(多么壮丽啊,曼哈顿哟!我自己的城市,你世无匹敌!在紧急时刻、在存亡关头最强大的你,比钢铁还坚实可靠!)你怎样一跃而起,你怎样随手脱掉和平的装束,你那柔和的歌剧院音乐怎样立即改变,让我们转而听到大鼓和横笛,你怎样率先走向战场(那将作为我们的序曲,士兵们的战歌,)而曼哈顿的哒哒鼓声怎样走在头里。四十年了,我在这城市里看士兵游行,四十年也像一支壮丽的行列,直到无意中这个富庶而骚动的城市的主妇,在她的船只、她的房屋、她的无数的财富之间,警醒着,连同她周围的千百万儿女,突然,在死寂的深夜,为来自南部的消息所激怒,攥紧拳头狠狠地捶击着街衢。好比一次电击,黑夜承受着,直到拂晓时我们的蜂群以惊诧的嗡嗡声倾巢而出。于是从住宅,从车间,从所有的门口,他们激动地跳出来,瞧呀!曼哈顿在准备战斗。迅速响应哒哒的鼓声,青年们立即集合,开始武装,机械工武装着(把泥铲、大刨、铁匠的锤子仓卒地扔在一旁,)律师离开事务所武装起来,法官离开法庭,驾驶员把马车抛在街心,跳下车,急急地将缰绳扔在马背上,售货员离开店铺,老板、会计、门房,大家都纷纷离开;一个个的班到处组织起来,同仇敌忾,穿上军装,那些新入伍的,乃至少年,由老兵示范他们认真把皮带扣好,户外是武装,室内是武装,毛瑟枪管闪闪发亮,营地里密布着白色帐篷,周围站着武装的哨兵,日出日落时都鸣炮报警,武装的连队每天陆续到来,从城里走过,在码头上搭船,(他们流着汗,肩上扛着枪,迈步登上甲板,显得多雄壮!我多么爱他们,多么想拥抱他们,这些脸色黝黑、衣服和背包上都满是尘土的儿郎!)城市的血液沸腾了,武装好了!武装好了!到处都这样叫喊,旗帜猎猎地飘展,在教堂尖顶以及所有公共建筑和店铺上飞扬,含泪的离别,母亲吻着儿子,儿子吻着母亲,(母亲害怕分离,可是一句挽留的话也不讲,)喧嚷的护送者们,由警察的队伍在前面开路,人群为他们的宠儿狂热地欢呼,热情奔放,炮兵,沉默的金光闪烁的加农炮一路被牵引,在铺石的大道上轻快地辚辚前进,(沉默的加农炮,很快就要打破沉默了,很快就要卸下炮车,开始火红的日程;)准备时所有的咕哝,所有拿起武器的决心,医疗设施,软麻布,绷带,药品,志愿当看护的妇女,认真开始的准备,如今不只为了检阅,战争!一个武装的民族在前进,欢迎战斗,决不逃遁:战争!任它几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一个武装的民族正在前去欢迎。曼纳哈塔在前进那是要好好歌颂的啊!那是为了一种雄赳赳的兵营生活啊!而那坚强的炮兵,那些金光闪闪的大炮,巨人们的使命是好好操作它们,把它们卸下牵引车!(不再像过去四十年那样仅仅为了礼仪而鸣放致敬了,如今除了火药和软填料,还要装入点别的什么。)而你,船舶的女主人,你曼纳哈塔,这个骄傲、友好而骚乱的城市的老主妇,你在和平与富裕中时常向你所有的儿女们沉思或者暗暗地皱眉不语,可是现在你微笑了,亲爱的曼纳哈塔,你那么欢欣鼓舞。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