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采桑子 - 曲罢一声长叹 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
  吃完饭,我和青青在她的房里聊天。青青让我猜她爸爸的小匣子里可能藏有什么宝贝,我说一定是金条、金刚钻之类的啦。青青说,要是那样我爸就发了,问题是这个匣子分量不重,摇起来也没声响,好像没您说的那些东西。我说,那就是遗嘱了,你爷爷的遗嘱。青青说,最好不是遗嘱,您想想。匣子在民国26年就砌到墙里去了,您可是这以后才出生的,遗嘱上真有东西,可是没您的份儿啊!
  这真是我以前所没想到的。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十几岁女孩儿的精明,小小的孩子,竟在这里巧妙地给我垫了一砖。我甚至怀疑,今晚这段关于小匣子的谈话,是她和她的母亲早已设计好的,以无意间的提出给我暗示,将我推入名不正言不顺之境地,小家子气的精心算计,让人觉得可笑,同时也觉得穷苦时候的关切与相依已变作了永不再来的回忆,让人遗憾。我看着青青,她长得像她的母亲,除了皮肤,丝毫没有这个家庭的任何特征。我想到,按辈分她该排到“衍”字,却怎么不伦不类地叫了“青青”?问她的名字是谁取的,她说是姥姥,由姥姥又扯出大舅、二舅、老姨等住在船板胡同的一大家子人。青青说她舅舅们为这个匣子天天往这儿跑,动员她爸爸打开,可她爸爸死活护着,不但不让开,连碰也不让他们碰,她爸说了,这家里还有大爷和姑爸爸,必须等聚齐了才能开,三个人一日不齐他等一日,一年不齐他等一年,十年不齐他等十年。青青说,您说我爸傻不傻?
  我听了很动情,掀起门帘看了看隔壁的舜铨,他已经躺下了,毕竟是近八十岁的人了,还能等十年吗?
  我来到舜铨床头,躺下了的舜铨见我还没有睡就说,早点儿歇着吧,明天还要到王府饭店去看老大,你们是头一次见面。我说金舜铻大概不知道我是谁,他想了想说可能,又说我不该一口一个“金舜铻”,舜铻毕竟是大哥,我这样没规矩,让外人听了笑话。
  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没有好感,听母亲说他魁梧伟岸,不苟言笑,对谁都是冷而又冷的。有一回报上刊了他的戎装照片,他的母亲瓜尔佳氏不满地点着报纸说舜铻这个名字叫坏了,“铻”者,剑也,命中注定他要阵马风樯、干戈一生的。要是依了她的主意不叫舜铻而叫做舜钫,岂不就成了鼎彝之家的主器吗?
  解放前夕,我们家发生了一件伤透了我父母心的大事:我的三姐舜钰,与舜铻同为瓜尔佳母亲所生,系北平地下党员,那是一个刚烈的、有主见的女子。1947年蒋介石发出“戡乱”动员令,逮捕了大批共产党及进步人士,舜钰也在其中。初时,家里人都以为舜钰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许关个三两天就给放回来,父亲甚至还说,就得让国民党收拾收拾三丫头的脾气,一个女孩儿家,今天开会,明天讲演,成天不着家,野得没了章法,将来怎么得了!二娘张氏却不这样看,张氏说事情不会像父亲说得那样简单,只是“收拾收拾”就能了断的,恐怕这里边牵扯的背景很大,让父亲赶紧去国民党监狱要人。我们的父亲是个对自己的孩子很不上心的父亲,他既放纵自己的孩子们使其为所欲为,又不允许我们荒腔走板,这实在是很难控制的。说穿了,一切都需在父亲既定的圆圈里折腾,出了圈父亲则一概不认可,不通融。我们的老五为装叫花子,被收进乞丐收容所,父亲坚决不肯去收容所领人;二格格嫁了不该嫁的人,父亲毫不留情地将她逐出家门;三格格舜钰也是一样,父亲认为进监狱活该,是她咎由自取,让她自己去教育自己。

  舜钰进去没有半个月,从里边传出话来说被上了脚镣手铐,只有死刑犯才有这样的装扮,看来案子是重得很了。父亲仍是认为没什么。他认为,金家是世家,当局还能把他金四爷的女儿怎么样了!形势越来越严重,人们说三格格在监狱里受了刑,被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我的母亲带着我去探视过,监狱不允许相见,母亲回来大哭了一场,说,那大铁门,那电网,那荷抢实弹的兵,注定了三格格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一个鲜亮活泼的格格,眼看就要断送在国民党的手里了,怎么得了?母亲的哭声传到老七舜铨屋里,舜铨扔下画笔来到正房,扑通一下跪在父亲跟前,声称,如若父亲不出面救三格格,他便不起来。父亲也倔,说,你这是干什么,将我的军吗?你要跪就跪着吧,别以为我会改主意。老七舜铨就跪着,直直地跪了一天。并不是老七的精神感动了父亲,而是老七的行动影响了父亲正常的生活秩序,为三格格的事,父亲不得不硬着头皮,亲自到南京找到参与“戡乱”工作的大儿子舜铻,让他念及手足至亲之情,予以营救。舜铻对父亲说,将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一切当以国家为重,不能徇私情。舜钰所以有今日,全怪她自己,家中弟妹尚多,当以此为鉴,警之。

  舜铻跟父亲在南京打官腔的时候,舜钰在北平已被押赴德胜门外,秘密枪杀,尸骨解放后才被找到,重新安葬。
  那次“戡乱”,所杀甚众,仅十月份在上海、北平、广州等城市,惨遭杀害者就有两千余人……
  舜铻可谓“大义灭亲”!
  如果说老大对三格格的做法尚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各尽其主的成分在其中,可以暂且不记嫌他那些直接的间接的血债的话,那么他对老七舜铨的所作所为,则直接说明了这位所谓公而忘私者,实则是个寡廉鲜耻的自私小人。
  柳四咪是金家上下都熟悉的一个女子,40年代随着黄四咪的介入而与金家相来往。同为话剧演员,黄、柳二咪的性情不同。命运也就不同。黄四咪跟我们家老二、老三、老四同时打得火热,花蝴蝶一样在金家飞来飞去,不肯落下;而柳四咪则倾慕舜铨的绘画与为人,虚心拜师,被收为女弟子。
  舜铨授课在后园花厅,除让弟子揣摩临写古画外,还观物写生,常在园中折下应时花卉。插入案上瓶中,教授弟子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一花一萼,谛视熟察,以得其所以然。柳四咪谨遵师命,除了对花的观察以外,对插花的大红双耳瓶也大加赞赏,反复把玩,爱不释手。此瓶系宋五大名瓷之一的均瓷,均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神奇,惟其烧制捕捉不定,难以把握,故成功甚少,有“黄金有价均无价”之说。此双耳瓶是咸丰年间的宫廷赏赐,古朴典雅,剔透晶莹,有人曾用“红似朝霞欲上时”赞誉此瓶,推为瓷中之宝。后来舜铨见四咪爱之竟慷慨相赠,在家中引出不小风波,这事前边已经说过。
  柳四咪除聪颖漂亮外,更有一副好嗓子,唱得一口好昆曲,学画之余常在花厅吟唱,唱方成培的《雷峰塔》,唱吴梅的《风洞山》,唱得最多的是张坚的《梦中缘》。舜铨不惟京胡拉得好,箫也吹得绝妙,风吟鸾鸣,珠喉婉转,管箫依依,流荡在假山花坞间。扑鼻风荷,沁心雪藕,清歌一曲,飘飘欲仙,于是画者不在画,歌者不在歌,一切都变成了巫山之会的滞雨凝云。
  对此家中并无干涉,公子偷香,文人窃玉,乃为风流之举,自由他去。但柳四咪不是天桥唱大鼓书兼做“半开门儿”的姐儿,也不是在小场子唱落子举着笸箩要钱的怯妞儿,她是个演文明戏、拍过电影的星星儿。她与舜铨的交往是男女间的正常恋爱,不是逢场作戏的轻薄之举。当婚娶的议题由舜铨向家中提出后,首先反对的就是他的母亲。

  二娘认为,天潢贵胄之后与戏子柳四咪相结合属悖礼之事,万万行不通。二娘说,倘若老七舜铨纳的是妾,则另当别论,现在明明地是要娶夫人,弄个没根没底儿的演文明戏的,算怎么档子事儿!舜铨跪在他母亲跟前哀求,一再解释柳四咪是艺术家而非艺妓,其母亦不通融,说能在人家园子里大亮歌喉的女性即便为良家子亦是缺少训导,大逾闺阁常轨,实不足取,这事儿再不要提了。
  舜铨无奈,找我母亲商量。我母亲后来告诉我,当时她为舜铨出的主意是与柳四咪一同离家出走,非此不能征服顽固的二太太。舜铨与柳四咪也极赞同这个主意,商量结果,柳四咪携舜铨之信先行投奔南京的舜铻,请他暂为安置,舜铨在京赶还一批画债,而后驱车南下,在南京与柳四咪团聚,届时伉俪携手,遍游江南,双宿双飞,“作一场闲快活”。
  然而,后来的事情却完全出乎舜铨,也出乎我母亲的意料。
  一个月后,舜铨兴冲冲赶到南京时,柳四咪已重牵彩线,别赴巫山,由舜铨的恋人变作了舜铻的夫人。内中奥妙没人能说得清楚,但外在的变化却是谁都看得明白的。我母亲后来分析说,舜铨尽管儒雅绝俗、风度翩翩,终究比不上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舜铻;舜铨憨厚懦弱、孤冷沉静,舜铻豪放不羁、英气逼人,相比之下,当然是舜铻更能获得女孩子的欢心。总之,舜铨那次由南京惨败而归,情景十分凄惨。败在别人手下,尚有余勇可争,偏偏是败在亲兄长手下,实在让人有些为难了。古有“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一说,却未言所爱不可以假人,在亲情与爱情相侵时,老七舜铨弃后而取前,不与老大争论,孑然一身返回家中,将满腔愤慨与哀愁倾注于紫箫之中,那箫自此便日日是《梦中缘》了。
  这次老大的“携夫人来”,无疑对舜铨有所触动,这点,那浮涩的箫声已让人体会到了。我不能想像,一对劳燕分飞的恋人,白首相见,是怎样一种情景;也不能想像,长离久别的兄弟,蓦然聚首,会有怎样的情形……
  窗外,树影婆娑。
  我久久无眠。
或许您还会喜欢: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