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四部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参议先生飞快地穿过自己房屋的这块广大地基。当他正在面包房巷里行进的时候,他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他看见那是经纪人高什,裹在一件长大的袍子里,酷似一位画中人物。经纪人先生也正匆匆忙忙的向会场赶去。看见参议,他用一只瘦长的手把耶稣教徒的帽子往上一掀,用另外一只手作了个表示恭顺的漂亮姿势,一面压低了嗓子嗄嗄地说:“您好,参议先生。”
  这位经纪人塞吉斯门德·高什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单身汉,别提有多忠厚老实了,尽管行为有些出人意料。他酷爱文学,脑子里常常有些独树一帜的想法,他的一副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只鹰钩鼻子、尖尖的向前兜出来的下巴,一只嘴角向下垂的大嘴使他的脸型显得更加轮廓鲜明。他总是紧紧地闭着两片薄薄的嘴唇,故意摆出一副神秘、险恶的神气。他理想中的自己应该是一个美女与野兽的混合物,一种介乎梅菲斯托菲利斯和拿破仑之间的阴险邪恶、既有趣又可怕的人物,而且事实上他的确扮得不坏……他那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顺服的趴在额头上。他把自己没有天生驼背视为一件憾事。总之,他是城中商业界老一辈人里面的一位怪异而又可亲的人。他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因为他经营着一片规模虽然不大,然而却稳固,令人起敬的小代理商店,要是从服务市民这一点来着想,那这片店足以当之无愧。可是另外一方面在他的那间窄小幽黯的柜房里却摆着一只大书柜,摆满了各种语言的诗集。而且人们谣传说,他从二十岁起就埋头致力于罗贝·德·维加的全部戏剧的翻译工作……他生命中最耀眼的时刻是在一次业余演出席勒的《唐·卡洛斯》的剧中,他扮演了多明戈这个角色。他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总是用一些非常与众不同的词语,即使是在生意经的谈话中不得不用那些普通商业用语时,他总是紧咬牙关,作个怪相,似乎在说:“你啊你,我要咒骂你那躺在墓地里的祖宗!”在许多方面他都和已故世的让·雅克·霍甫斯台德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他秉性更为忧郁善感,没有上一世纪老约翰·布登勃洛克那位朋友的那种笑谑诙谐的风度。曾经有一次他心血来潮,花了六个半泰勒买了两三张股票,这笔钱他在交易所一下子就蚀进去了。此时他突然迸发出演戏的热情。他一屁股坐在一张凳子上,扮出一副在滑铁卢打了个大败仗的脸相,用一只拳头抵住前额,一副伤心欲绝的表情,嘴里一迭连声地咒骂:“该死,该死!”如果说他靠为人买卖地基而弄到手的一笔笔稳当而微薄的盈利已经使他从心底感到厌腻,那么这次蚀本,无疑是上帝给他的一次恩惠,一道好运,他久久对这件事仍然回味不已。只要别人一问:
  “高什先生,我为你不幸的遭遇深感难过……”他总要用意大利语回答:“哎呀,我的亲爱的朋友!不识愁苦滋味的人终生都是孩子!”说不定没有人能懂他这句话。也许是引自罗贝·德·维加的著作吧?不管怎么说,这位塞吉斯门德·高什确实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值得另眼相看的人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他一边伛着腰、倚着拐杖在布登勃洛克参议身边走着,一边跟他搭讪说。“这是暴风雨般的动荡时代啊!”
  “是啊,现在的局势风雨飘摇,”参议回答说。“动荡不定。每个人对今天这次会议都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选举制的等级原则……”
  “不,参议先生!”高什先生接着说下去。“我在街上呆了一整天,我观察到,在那些躁动不安的庶民当中有不少满威武的小伙子,精神奕奕,一副仇恨一切的样子……”
  约翰·布登勃洛克开始笑起来。“您这人真爽直,我的朋友。难道您还要为他们助威吗?不,你听我说:这一切都是儿戏!这些人要干什么?一群没有教养的青年人抓住这个机会想发泄心中的不满罢了……”
  “自然了!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肉店伙计贝克麦耶用石头扔本狄恩先生的窗玻璃的时候我是在场的……他简直像一头勇猛的小豹子!”最后一个字高什先生是特别咬紧了牙齿迸出来的,然后他接着说:“哎,我们不能否认,这件事也有它崇高的一面!您知道,至少这是一件新鲜事,一件不平常的事,暴力,粗野,一阵狂风骤雨……唉,人民是无知的,我知道这一点!可是我的心,已经不知不觉的和他们在一起了……”他们已经走到那座用黄油漆粉刷的简单的建筑物前边了。市民代表会的会址就设在这所建筑物的底层。
  这里原本是一个名叫苏尔克灵格寡妇开的啤酒馆和舞厅,但是有些时候却由市民代表会的先生们使用。一道窄窄的镶着石板路的走廊,右边是散发着啤酒和饭菜气味的饭馆,他们穿过右手边一扇绿色的板门,便来到了市民代表会的会场。这扇板门又窄又低,没有锁也没有把手,可门后的大屋子却出乎意外的宽敞。大厅里空旷、阴冷,仿佛是一座谷仓;粉刷成白色的天花板上突露着房梁,四壁也粉刷雪白。三个相当高大的窗户框漆成绿色,没有窗帘。屋里摆放的座椅像阶梯一样越往后越高,使人怀疑是不是来到了剧场。最下面是为发言人、纪录和列席的议会议员们准备的桌子。桌子铺着绿色的台布,上面摆着一座大钟、档案和文具。门对面的墙上钉着许多衣架,挂满了外衣和帽子。

  参议和经纪人先生刚从小门里走进大厅,一阵嘈杂的人语声迎面传来,显然讨论已经开始了。
  屋子里已经挤满了市民代表,他们的手有的插在裤袋里,有的背在背后,有的在空中挥舞,乱哄哄地吵成一片。代表团的一百二十名代表中出席的至少有一百名。还有一部分乡区代表由于当前的形势不得不留在家里。
  几个地位比较低微的代表在离门口比较近的地方站着,两三个无足轻重的小店主,一个中学教师,孤儿院院长敏德曼先生和那位很有人缘的理发师温采尔先生。这个理发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小个子,一张聪明的面孔,蓄着漆黑的大胡子,红通通的两只手。他今天早晨还给参议刮过胡子,然而在那里却和参议处于平等的地位,他只为这个城市的上流社会服务,差不多只给摩仑多尔夫、朗哈尔斯、布登勃洛克和鄂威尔狄克几家作活。由于他熟谙本城的事务,做人也很识趣,并且非常机警,虽然出身低微,但也被选为市民代表。
  “参议先生了解事态发展的情况吗?”他目光严肃地迎头向他这位顾主热心地招呼说。
  “什么发展的情况,我的亲爱的温采尔?”
  “请允许我告诉您,参议先生,这是新消息。今天早晨还没有人知道呢。那些人不到议会前边去,也不到市场去了!他们的目地是来胁迫市民代表会!这是吕伯萨姆编辑采访得来的……”
  “真是异想天开!”参议说。他从站在最外边这一群人中间挤过去,向大厅中间走去,他看见他的岳父,参议朗哈尔斯博士和杰姆斯·摩仑多尔夫正在那里站着。“这可能吗?诸位先生!”他和大家议论起来。
  事实上,会场上没有一处不在谈论这件事,哗乱的人群正向这边走来,距离已经非常近了……“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暴徒!”莱勃瑞西特·克罗格冷冷地语含轻蔑地说。他是坐着马车来的,八十岁的高龄已使他那原本高昂挺拔的身躯伛偻起来。可是今天他笔挺地站在那里,眼睛半闭着,嘴角傲慢不屑地垂着,嘴角上面的白色上须尖尖地向上翘起来。仿佛一位骄傲的天神。两排宝石钮扣在他的黑色天鹅绒背心上闪烁发亮……亨利希·哈根施特罗姆在他们不远的地方站着,他是一个矮小肥胖的人,浅红色的胡须已经开始花白,一条沉重的表链挂在红格子背心和敞开的外衣上。他和他的另一位股东施笃特伦克先生站在一起,根本没有向参议打招呼。
  一个看上去相当富有的布商本狄恩,正在给围在自己四周的一大群人仔仔细细地讲自己窗玻璃被砸的事……“一块砖头,大半块砖头,诸位先生!哗啦一声打了进来,掉在一卷绿颜色的方格布上……真是一群流氓……哼,现在就看政府怎么样处理了……”
  受人尊敬的施特先生独自站在一个角落里;嘴里不停的唠叨着。他在羊毛衬衣上面罩着一件黑袍子,只听见他气愤填膺地不停地说:“闻所未闻的卑鄙丑行!”……他把“卑鄙”,念成“卑皮”。
  参议先生在四周转了一遭,这里和他的老朋友C·F·科本打打招呼,那里又和科本的竞争对手吉斯登麦克参议打打招呼。他和格拉包夫医生互致了问候,又和消防队长吉塞克,建筑师乌格特,主席郎哈尔斯博士(参议朗哈尔斯的兄弟)以及一些教员、商人、律师等人随便聊了一些家常。
  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大家已经热烈无比地辩论起来。所有的人都诅咒那个无聊的编辑……吕伯萨姆,大家都知道这些人是他教唆来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聚到这里为的是决定选举人民代表是按照等级原则,还是采取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议会已经建议采用后者。但是人民要的是什么呢?他们只不过要把这些大人物踩在脚下,如此而已。真见鬼,这些先生的处境没有比今天更尴尬的啦!大家都迫切的想知道议会委员会的意见。他们把布登勃洛克参议也包围起来,因为人们想,布登勃洛克一定知道市长鄂威尔狄克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自从去年议员鄂威尔狄克,尤斯图斯·克罗格参议的一位内兄,被选为议会主席以后,布登勃洛克家和市长也有了戚谊,因之,他在人们眼中也显得更有威信了……一阵聒耳的喧哗声已经在门外响起……革命已经闹到会议厅的窗户底下了!原本乱哄哄的大厅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大家惊惶失措地把手摊在肚皮上,有的面面相觑,有的向窗外望去,窗外边拳头在空中挥动,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狂乱嚣张的呼喝声。但是出人意外地,过了一会儿仿佛那些暴动的人被自己的行为吓住了,大厅内外变得一样的寂静无声。就在这笼罩住一切的寂然无声中,在莱勃瑞西特·克罗格坐着的最下面一排议席附近,有人清清楚楚地说了一句话。那声音冷静、缓慢、沉重有力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一群不折不扣的流氓!”
  从一处角落里,一个低沉的、怒气冲冲的嗓子喊道:“闻所未闻的卑鄙丑行!”
  布商本狄恩用急促而又恐惧的声音对大家说:“诸位先生……诸位先生……你们听我说……在这所房子里……天花板上面有一扇暗门……我小的时候从那里面打过猫……可以从那扇门爬到隔壁的房顶去,安全地逃走……”
  “无耻的胆小鬼!”经纪人高什从牙缝里咝咝地说。他叉着胳臂靠着主席台站着,垂着头,瞪着一双凶残恐怖的眼睛向窗外凝视着。

  “这样做怎么会是胆小鬼呢?老天有眼……这些人真在扔石头啊!我可领教过了……”
  此时门外的叫嚣声仿佛从睡梦中惊醒一样重新又响了起来,然而已不复是开始时那种暴风雨式的狂喊高呼了。那声音只是平静地、持续不断地响下去,听去仿佛是一片迟缓的、差不多可以说是心满意足的哼唱,中间夹杂着一两声口哨和个别的叫啸,像什么“原则”啊,“市民权”啊等等。
  屋内的代表们努力想从中听到些什么。
  “诸位代表,”过了一会儿主席朗哈尔斯博士压低了嗓音对在场的人说。“我希望大家同意我宣布开会……”
  然而代表们却没有一个人给予丝毫的支持。
  “我认为这不起任何作用,”一个人耿直而坚定地说,他的语气好像不容别人反对。这是一个名叫法尔的农民型的人,他来自李采奥尔乡区,是小施瑞斯塔根村的代表。这是他第一次在会议上发言。可是在当前这种场合上连最纯朴的人的意见也有了分量了……法尔先生用他与生俱来对政治的了解道出了全体代表的意见。
  “现在我们应怎么办?”本狄恩先生惴惴不安地说。“坐在上面那些位子上,从外边街上可以望得到。这些人要扔石头啊!哎呀,我是见识过他们的暴行了……”
  “这个混账门作得这么窄!”酒商科本绝望地喊道。“要是我们想出去,一定会被他们团团围住!”
  “闻所未闻的卑鄙丑行,”施笃特先生瓮声瓮气地说。
  “请大家安静!”主席又一次向大家呼吁说。“请大家允许我说一下……三天后我要把今天的会议纪录整理好交给现任市长……再说全城的人都在等着这次结果刊印公布出来。我希望今天我们能够把会开完……”
  但是除了少数几个代表对主席表示支持以外,没有一个人准备进入会议程序的讨论。看来既使用投票的办法来决定开不开会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不应该再去刺激外面的群众。恐怕群众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想要什么。不应该通过什么决议……不论是哪个方向的……去惹恼他们。只有耐心的等待事态的平息。圣玛利教堂敲了四点半钟。
  他们彼此证实,这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耐心等待。此时大家已经对外面的喧嚣声不那么感到害怕了,那声音时起时伏,一时停歇,一时又重新沸腾起来。人们已开始安静下来,要求把身子摆得更舒服些,于是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下层的座位上……这些勤奋的公民对社交活动的渴望禁不住又跃跃欲试起来……这里那里开始谈起买卖来,有的地方甚至谈妥了几项。经纪人开始凑近几个大商人身边……这座城市的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像是被一阵暴风雨截留住的人一样,谈起别的事情来,但是每隔一会就摆出严肃的面孔来倾听一下雷声。五点钟了,五点半钟了,大地已经渐渐的被笼罩在暮色之中。时不时有人叹息着说,自己的妻子正等着他喝咖啡呢,听了这话本狄恩先生禁不住又提起那扇暗门的事。
  但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跟施笃特先生一样,施笃特先生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说:“像我这么胖的人是无法钻出这扇暗门的。”
  约翰·布登勃洛克想着自己妻子的嘱托,一直守在岳父的身边,他对岳父说:“请你不要太在意这件事。”说着他脸色露出一些担忧的神情。
  白色假发也无法掩住莱勃瑞西特·克罗格前额上突起的两条青筋,一望便知,此时他的心情非常恶劣。老人的一只纤细的手抚弄着背心上的发蛋白石光的扣子,另一只戴着钻戒的手放在膝头上不住地发抖。
  “这一切真是荒谬,布登勃洛克!”他的声音带着无限的疲倦。“我厌烦得要死,这就是我的全部感觉。”然而他立即泄露出来那不过是谎言,因为他突然咬牙切齿地说:“天啊!一定得用铅弹、火药处死这伙无耻之徒,好让他们懂得什么叫尊敬……这群流氓!……这群暴徒!……”
  参议含糊其辞地劝解着:“可不是……可不是……您说得对,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荒唐事……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一定得学会不动声色。天已经晚了。这些人马上就会走的……”
  “我现在就走!……马上给我备马车!”莱布瑞西特·克罗格怒不可遏地吩咐说。他的一腔怒火突然暴发出来,他全身颤抖着。“我吩咐过他五点钟来接我!……我的马车在哪儿?……会不开了……我在这儿作什么?……我可不想受人耍弄!……我要我的马车!有人在欺侮我的马车夫吗?
  布登勃洛克,您去看看!”
  “老人家,看在上帝的面上,请您平静一点吧!您太激动了……这对您身体是不合适的!自然罗……我这就去看看您的马车。我和您的感觉一样,糟透了!我要跟那些人说说,让他们回家去……”
  虽然莱勃瑞西特·克罗格表示不同意,虽然他忽然用冷静而轻蔑的语气命令说:“您不要去!
  那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布登勃洛克!”然而参议依旧用迅速的步伐走过大厅去。
  塞吉斯门德·高什追上了参议先生,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抓住他的胳臂,低声地问他,用令人不寒而栗的声音说:“上哪去,参议先生?……”

  这位经纪人的面孔足有一千条深深的皱纹,此时他带着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尖翘的下巴几乎掀到鼻子尖上,灰色的头发阴沉沉的盖到太阳穴和前额上。他把头紧紧地缩在肩膀里,现在他真的装成了一个残疾人。他嘶哑地喊道:“您瞧,我决心跟这些人谈一谈。”
  参议说:“不,您还是让我去吧,高什……在他们当中我比你认识更多的人……”
  “也许是这样吧!”经纪人声音哑地说。“比起我来,您是一位更伟大的人。”这时他把嗓音提高了,继续说:“我愿意与您共同对付他们,布登勃洛克参议!让这些反叛的奴隶把他们的怒火泄到我身上吧……”
  “唉,这一天,这一晚上!”当他向外走的时候,他自言自语地说……他在这件事中,又一次找到了做人的快乐。“喏,参议先生!这些人就在这儿!”
  两个人穿过了走廓,走到大门前边,来到了那群躁动的人们面前。大街呈现出一副生疏的面貌。街上一片死寂,四周房屋的敞开的闪着灯光的窗户后边人影幢幢,人们正在好奇的俯视代表大厅前发生的一切。暴乱群众在数目上不比大厅里聚会的人多,他们不外是码头和堆栈的年轻工人,脚夫,国民学校的学生,商船上的水手和住在城里僻街陋巷、蓬门湫舍的一些人。其中也有为数不多的妇女,这些人一定也像布登勃洛克家的女厨子一样希望从这次事件里得到某些好处。有几个参加暴乱的人因为站累了,就坐在马路边上吃起面包来,双脚放在路旁沟渠里。
  虽然眼前已是黑漆漆一片,街头铁链上悬着的油灯却仍然没有点起来。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对正常秩序的公开破坏,令参议先生怒火中烧,而他开始说话时声调带着几分傲慢和恼怒也正是这件事实的结果:“你们究竟要干什么!”
  人群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站在后边的人,站在马路另外一边的人都踮起脚尖。几个替参议工作的码头工人摘下帽子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参议先生身上,有的人触了触旁边的人的腰,压低了嗓音说:“这是布登勃洛克参议!布登勃洛克参议要发表演说呢!别出声,克利山,不然他发起火来可凶着呢!……看!那个像猴子的就是经纪人高什……他是不是脑子有点毛病?”
  “寇尔·斯摩尔特!”参议重新开始说,他的一双细小深陷的眼睛盯住一个二十三岁的罗圈腿的堆栈工人,斯摩尔特嘴里啃着面包,站在人群前面。“你说说,寇尔·斯摩尔特!是时候了!你们在这儿足足闹哄了一下午了……”
  “我们在革命,参议先生……,”寇尔·斯摩尔特咀嚼着面包说。“是这么一回事情……说实在的……我们正在闹革命。”
  “真是乱弹琴,斯摩尔特!”
  “是,参议先生,您是这么说,可是我们觉得这件事……我们想要改变这个世道……我们要求另外一种制度,过去的旧东西不中用了……”
  “大家听我说!谁要是有脑筋,谁就回家去,别再搞什么革命,扰乱社会秩序……”
  “神圣的秩序!”高什先生在旁边应和着。
  “我再说一遍,这里的社会秩序不容破坏!”布登勃洛克参议斩钉截铁地说。“连街灯都没有人点了……你们闹革命闹得也太过分了!”
  可寇尔·斯摩尔特却满不在乎地站在一大群人的最前边,叉着两条腿,他要抗辩……“但是参议先生,您知道我们要反对这种选举制度啊……”
  “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白痴!”参议喊起来,气得忘记说方言了……“你说的都是最莫名其妙的话……”
  “对不起,参议先生,”寇尔·斯摩尔特有一些胆怯地说,“现在这样子虽然也不错。但是革命还是一定得搞。到处都在闹革命,不管哪个城市都在搞……”
  “斯摩尔特,你们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你说说看!”
  “是的,参议先生,我就说说看:我们要一个共和国……”
  “真是胡说八道……你们已经有共和国了。”
  “是的,参议先生……那么我们就再要一个。”
  有几个懂得这件事的,开始粗声粗气地大笑起来,虽然听清楚寇尔·斯摩尔特的话的人并不多,但是笑声还是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开来,直到最后这些共和政体的信徒们全体都意兴飞扬地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好些市民代表手里拿着啤酒杯从大厅的窗户后面露出好奇的面孔……高什是唯一一个对事态有所好转感到痛心的人。
  “你们听我说,”布登勃洛克参议最后说,“我看,现在最好的是,你们往家里走吧。”
  寇尔·斯摩尔特被自己无意引起的这个收场弄得愕然不知所措,这时回答说:“好吧,先生,那就这样办吧。事情慢慢地就会平静下去的。您知道,我不是有意冒犯您的,再见,参议先生!”
  人群开始散去,个个的心情非常轻快。
  “你等一会儿!斯摩尔特!”参议喊道。“你看见克罗格家的马车没有?”
  “是的,参议先生!那辆马车来了,它在那边的广场上等着呢……”
  “好,斯摩尔特,告诉姚汉让他马上把车赶来;他的主人要回家,你快点去。”
  “好吧,参议先生!……”寇尔·斯摩尔特把帽子往头上一扔,把皮帽沿低低地拉到眼皮上,顺着大街摇摇摆摆地跑了过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