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北平无战事 - 第1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马汉山一个趔趄,车骤然停了。
  方孟敖:“开车门,马局长要下车走路。”
  飞行员们都笑了,只是没笑出声来。
  马汉山只是愣了一下,此人脸上无肉,脸皮倒是真厚,居然也跟着笑:“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方大队长真是个乐天派。开车吧,方大队长开玩笑的。”
  那司机脸上的汗也出来了,踩动油门,轻轻启动——马局长坐自己这辆大车还是头一回,何况还站着。刚才那一脚刹车差点将局长闪倒,从后视镜里看见他虽然还在笑着,可回去后饭碗是否还能保住,心中着实忐忑。
  车开到了和敬公主府大门西边约一百米处。
  “停车!”这回是马汉山叫停车了。
  司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轻踩刹车,那车便往前又滑行了几米才停住。
  马汉山凑到司机靠椅后弯腰往前望去。
  远远地,大门东边路障的集会学生人群中突然打出了两条大横幅。
  一条横幅上写着:“欢迎不轰炸开封的爱国空军!”
  一条横幅上写着:“欢迎反贪腐的青年(清廉)服务队!”
  马汉山眼珠子急速地转着,低声对那司机:“倒车,从后门进去。”
  “马局长。”方孟敖已经站在他背后了,“我们可是从来不走后门的。怎么,怕那些学生?”
  马汉山直起身子,一脸的关心:“都是些东北闹事的学生,摆明了这是冲着你们来的。你们有任何闪失,都是我的失职。再说,方大队长和弟兄们都辛苦了,不管走哪个门,都得让你们赶紧洗了澡吃了饭先休息。”
  方孟敖又弯下腰细看了一下远处的人群,笑了笑:“还真是冲着我们来的。不过横幅上明明写着‘欢迎’嘛。开过去。”
  那司机好生为难,回头望向马汉山。
  方孟敖不再搭理他们,径自去开了车门,向飞行员们:“起立!列队下车!”
  他率先下了车。
  飞行员们在车上就一边走着一边列队,跟着下了车。
  方孟敖走在一边,二十人排成两行,一色的飞行夹克,阅兵式的步伐,青年航空服务队整齐地走过大门,向东边学生人群走来。
  打着横幅的学生人群静悄悄的,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远远地望着这支没有帽徽领章的队伍向他们走来。
  “敬礼!”方孟敖一声口令,二十一人同时举起右手,步列依旧,向渐行渐近的学生人群致敬。
  军警们都闪到了两边,诧异而紧张地望着这支队伍。
  学生人群激动起来了。

  谢木兰跳了起来,几个女同学跟着跳了起来。
  “木兰!”何孝钰立刻喊住了她。
  谢木兰只得站住了,周围的同学也都站住了。
  她们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亮!
  其实何孝钰的眼也比刚才亮了许多。
  一个女同学还是忍不住,凑在谢木兰耳边:“是领队的那个吗?”
  谢木兰目光看着越走越近的大哥已经激动得答不出话了。
  “是。”何孝钰轻声接言了,“不要再说话。”她的目光也早已定在方孟敖身上,像是在努力寻找自己儿时那个大哥哥的身影。
  “立正!”方孟敖一声口令。
  前行的队伍在路障前整齐地站定了。
  “列成横队!”两行纵队很快地转列成了横队,依然两排,挺得笔直,面对黑压压的学生人群。
  “敬礼!”方孟敖又是一声口令,和飞行员们同时向学生人群又行了个举手礼。
  首先是女学生们,再也抑制不住,全都激动地鼓起掌来!
  接着男生们反应过来了,一些人跟着拼命鼓起掌来!
  方孟敖满脸流露出来的不是同情,而是同心,仿佛自己就是他们,大步向前迈了一步,脚前已是栅栏。
  学生人群掌声慢慢停了,全都安静了下来。
  方孟敖:“报告同学们!我们是北平青年航空服务队,是来调查‘七五事件’民生物资案的。我本人叫方孟敖,是青年服务队队长。他们,都是青年服务队队员。请认清我们胸前的徽章。凡是有情况反映的,可以找我们每一个人。”
  路障对面学生人群中挤出一个高大身形的学生代表,操着浓厚的东北口音:“请问方大队长,你们会住进这座和敬公主府吗?”
  方孟敖看着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那个学生代表:“这里原来住的是十一集团军的高官。今年4月以后改做了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就是他们,在这里面名曰办公,暗中贪腐!昨晚才为你们腾出来的。你们住吗?”
  学生们显然有组织,很成熟,就一个人提问,所有人都只用目光等待方孟敖回答。这阵势更显出无形的力量。
  有几双眼更是十分关注地在等着方孟敖回答。
  一双当然是谢木兰的眼。
  一双是何孝钰的眼。
  她们的身后,是梁经纶那双深邃的眼。
  方孟敖没有急于回答,回过头望向身后,高声喊道:“马局长呢?”
  马汉山也是见过大阵仗的,知道今天躲不了了,也早已下了车,不近不远地跟在方孟敖队伍后边,这时正一个人站在路边军警们的旁边。

  方孟敖叫了,马汉山只好故作镇静地走了过来,先对方孟敖笑了一下,接着主动地对学生们大声说了起来:“同学们!同学们!你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人家方队长他们从南京开飞机过来,他们太辛苦了!所有的事情,不只是他们,鄙人,还有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都会给你们一个交代。请你们体谅,让方队长他们好好休息吧!大家先回去吧,回去吧!”
  那个学生代表立刻激愤起来:“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马局长叫我们回哪里去?”
  “不要跟他说话!”学生中另有人高声喊道,“我们只跟方队长说话!”
  很多学生同时喊了起来:“贪官走开!贪官走开!”
  马汉山那张干瘦的黑脸更黑了。
  军警们立刻紧张了,举着盾牌从两旁奔了过来。
  那个为头的军警带着几个人站在马汉山身边。
  方孟敖回头看着马汉山,又扫视了一眼那些军警:“现在是我在跟学生说话,你们能不能后退些?”
  那些军警还真怕这位方大队长,面朝着学生人群真是退着,往后迈了几大步,拉开了距离。
  马汉山便又只一个人站在方孟敖身边了。
  知道方孟敖有话要说,学生们慢慢又安静了下来。
  方孟敖对马汉山:“马局长,这个院子是不是都是给我们住的?”
  马汉山咽了口唾沫:“是的。整个院子就一块牌子,全是你们青年服务队的。当然,还有我们调派来为你们服务的后勤人员……”
  方孟敖笑了:“这么大一座公主府,就住我们二十一个人,太冷清了吧。还有,我们也不需要你们派什么后勤人员。也好,既然北平市把这个院子划归我们住了,我们就有权安排了。”
  说到这里他又转身望向了学生人群。
  一个个头上还包皮着纱布的脸。
  一个个手臂上还吊着绷带的脸。
  一双双审视、期待、渴望,当然也还有些怀疑的眼。
  突然,方孟敖的心震动了一下!
  他看见了一双似曾相识的眼,那双眼闪耀着亲情激动和无比的热烈——谢木兰的眼!
  接着方孟敖又看见了另一双似曾相识的眼,也有亲情只是更含蓄些,也有激动只是更收敛些——何孝钰的眼!
  两双美丽的大眼!
  方孟敖已经猜着了几分,这就是十一年前自己的亲表妹和形同妹妹的那两个小姑娘!

  方孟敖的眼中立刻闪出了只有他这个王牌飞行员和真男人才有的目光,就像在万里夜空飞行看见闪亮的星星那般的目光!
  但他没有注意到,另有一双仿佛隐藏在更远夜空暗星般的眼特别专注地捕捉到了他刚才流露的眼神——这便是梁经纶的眼。
  毕竟不是交流时,方孟敖向谢木兰、何孝钰眨了下眼,转望向了那个学生代表:“你们估算一下,这里可以住多少人。安排你们没有住处的东北同学住进去,尽量多住些人。”
  “这可不合适!”马汉山急着嚷了起来,“北平市政府不会答应的。”
  方孟敖只斜了他一眼,一个人向和敬公主府大门走去,对站在那里的持枪卫兵:“这里我接管了。听口令,立正!跑步走!”
  那几个卫兵是警备司令部派的,不归马汉山管,但都知道方孟敖的来头,这时见他威风凛凛,竟十分听从口令,并腿敬礼,整队跑离了大门。
  方孟敖又大步走到了东边的路障旁,对着学生们:“同学们,刚才你们问我,我们会不会住这个公主府。现在我正式回答你们,不住!刚才我也听到了,东北来的同学们还没有住处,现在我代表青年服务队,把这个院子让给东北的同学们住!”
  学生人群立刻沸腾了!
  太激动了,便有学生不再守纪律,带头喊起了口号:
  “进步青年万岁!”
  “青年(清廉)服务队万岁!”
  方孟敖已经走到带队的军警头目面前:“搬开路障,让学生住进去。”
  那军警头目好生为难:“方大队长……”
  方孟敖:“你们的徐局长跟我同机来的,有事我担着。搬路障!”
  “是!”那军警头目双腿一碰,“报告方大队长,方副局长也是我的上级……”
  这就是想套近乎了,方孟敖打断了他:“搬吧。”
  那军警头目又答了一声,立刻指挥军警们去搬路障。
  人声鼎沸,方孟敖也立刻转过身向队员们:“跑步上车!”
  两列队伍同时后转,横队变成了直队,整齐地向西边停着的大车跑去。
  马汉山身材精瘦,立刻跟着跑去。
  口号声在他们身后喊得更响了。
  “大哥万岁!”
  虽然人声鼎沸,方孟敖还是听到了这声无比激动的呼喊,跑步中侧过身子,立刻搜寻到了在人群中跳跃的谢木兰,抛去一个美国式的挥手礼。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