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悲剧的诞生 -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是在读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
  写出来主要是想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得到更大的进步。
  《悲剧的诞生》笔记V1.0
  好吧,我觉得用很大精力来读这本书将会是有相当意义的事情。
  实际上,高中时曾经通读过全文,可惜现在搜索记忆除了简单的理解了两个概念——酒神与日神——以外,基本一无所获。只是当时似乎有着先验的理解能力,现在读当时的笔记,竟然会不明白。那么,就用好歹增加了点的逻辑能力来克服直觉的丧失吧。
  此笔记体例为先将每次通读所掌握的每节内容概括一下,进而稍作探讨。待读完全书再回头对一些重点章节加以分析。
  第一日:
  第一节:整体上对于梦境和醉境作一般性的分析。
  第二节:希腊人何以形成如此灿烂的梦境文化
  第三节:借拆析阿波罗梦境文化体系来分析梦境文化
  我所读的这本是漓江出版社2000年的版本,赵登荣所翻译。本来德语相对来说应该算是相当精确的语言。可是这个译本似乎有很多地方表达不清。遇上这种问题确实令人头痛。还有个译本是周国平的,他以研究尼采起家,而且文学上也小有成就,感觉他翻译原文中所引用的诗歌比赵译更有味道。不过在词义的准确上也是有待商榷的。或许中文在哲学问题上的应用就是这么令人头疼了。
  根据我的理解,在第三节里,尼采所表达的关于梦境和真实的关系为:我们日常所生活的现实充满了苦难,因而人选择进入一种梦境,阿波罗的梦幻世界。那里是美丽的,和平而安宁的。从此人可以逃避苦难的现实,在一种虚幻的美好里生活下去。
  即是说,我们所生活的当下为“梦境现实”,而“真实现实”则是隐藏在其下的。只有那些具有哲学头脑的人能感觉得到。
  那么,即是有这样的关系:
  梦境现实-----美好,虚幻------我们所生活的当下
  ∧
  ‖人类为了逃避真实,因此设想
  ‖
  真实现实---苦难,冷酷--------世界的本质-------只有具有哲学天赋的人能察觉
  然而在第一节,尼采又用人做梦的事例来说明幻象与真实的关系,即是说在现实(梦境现实)里,仍然有另一层更深的梦幻,由人做梦来进入。
  彻底梦境-----彻底虚幻-------人做梦所构成
  ∧
  ‖
  ‖
  梦境现实-----美好,虚幻------我们所生活的当下
  ∧
  ‖人类为了逃避真实,因此设想
  ‖
  真实现实---苦难,冷酷--------世界的本质-------只有具有哲学天赋的人能察觉
  这第三层的梦境不知应如何处理,在以后的章节中留意。
  个体化原理principiumindividuationis的准确含义不明。
或许您还会喜欢: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