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包法利夫人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如果包法利夫人读了《包法利夫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性*格决定命运是有道理的。与其说这是本爱情小说,不如说是描述了一种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间必然的因果联系。
  有些人天生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受到痛苦。天性*里的不餍足,自我中心,虚荣心,自视甚高,对凡俗生活的厌弃,总着眼更高更远处,寻常生活无法令 他满意,未知里才有最好的东西等着。这样的人,往往始终负有使命感和向上攀升的愿望,把快乐分作高尚的与卑微的,沉溺于吃喝玩乐是卑微的,而与社会名流沉 溺于吃喝玩乐则是高尚的。这种内在的价值观驱策他们为追求更高更远付出许多努力,有些做到了,有些如爱玛一般,最终枯竭。关键在于,这种性*格并无可指摘之 处,因为这是天性*,而非选择。
  从表象看,爱玛死于不堪承受破产的威胁,进一步,死于两个情夫无情无义造成的绝望,两段曾给她慰藉的爱情只是破灭的幻影,死于自贬身价委身于 人遭拒带来的羞耻,再进一步,死于终将陷入自己所不屑的日常生活的泥潭,而且经济上更为不堪,死于幻想里美好人事的幻灭。她的死亡是必然的,比起长期积累 的痛苦,死倒不那么可怕了。
  与爱玛具有相同性*格的人,并非一定通向死亡。但结合时代背景,决定爱玛境况的唯一因素是出生,改变境况的唯一手段是出嫁。然而,她没有生在一 个享有爵封的显赫世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跻身她终生向往的上流社会。也在“原以为有爱情”的求婚者开口之际,仅经过半小时又十九分钟的考虑,就哐啷推开了 窗挡板,略嫌轻率地使用完了婚姻的棋子。徒剩不切实际的想望,在来路面前,她再也没有扭转局势的可能。

  而现代的包法利夫人们,无论男女,他们手中的武器更多,在欲|望和为欲|望披荆斩棘之间,他们更有力,更能够独立行事,无需借助另一人的配合。我 始终觉得,从潜意识里,爱玛的最终向往并非仅止于爱情。爱情是文中切入的一个点,一切高理想低现实都成为愿望与痛苦的来源。爱情,与成功/上流社会相较, 应当是后者好,而倘若两者得以结合,形成上流社会的爱情自然更好。但没有后者,退而求其次,婚姻以外的爱情也是对现有生活的背叛,对不甘融入庸俗生活表表 决心。为达成成功和向上爬升的目标,学业,工作,金钱,爱情,在任何方面凌驾于他人之上,同时构成现代包法利夫人们自我满足的数种选择,不必像爱玛,全心 抛弃与奉献,却因为遇人不淑,对方的玩弄、厌倦、退缩,让逃离计划始终失败。所以爱玛是必死的,而现代包法利夫人则还有一条生路。
  生路仅指生命的保全,继续存活,但不保证快乐。拥有此种性*格的人,通常对于快乐的感受力相当薄弱。当包法利先生茶余饭后十分满足地看着妻女, 爱玛只感到厌恶。他只是一个平庸无能的小医生,对小小的家庭之乐竟已如此满意,他怎么就能如此毫无野心呢?回想爱玛在与情人交往时,起初是激*情的,不久也 对日复一日,规程化的激*情产生倦意。她对于低限度快乐的毫无觉察,满足感的难以达成,不啻为一种性*格的诅咒。就像无底洞,一旦获得渴求之物,厌倦尾随而 来。因此,即使存有活路,在现代包法利夫人们极尽一切手段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成功之后,很难保证他们的快乐能够维持多久。悲剧命运的结尾可能稍稍篡改,然而 悲剧意味恐怕并未减少。

  回到爱玛身上。对于自身,爱玛始终处于蒙昧状态,并未受到启蒙。她只是敏锐地感觉到所受的折磨,却仅止于感受的层面,并未分析、挖掘,思考深 层的所指。我在想,如果时光错乱,爱玛少女时代所读的形形色*色*的浪漫爱情小说中间有这本《包法利夫人》,或者无意间看到这篇评论,猛然认识到自己,她的人 生会是什么样。一个清晰地觉察到悲剧性*格的人物,能够避免悲剧命运吗?我觉得大概也不能。彻底避免的方式是克制,压制自己的不安于室(不仅指家庭,还指地 位和境况),但本性*是无可改变的,压制难以等同于接受。丈夫的平庸她仍旧轻视,痛恨,只是不表现。那么压制本身即是悲剧。另一个方法,不靠避免,而是改 写。在小医生包法利求婚当天,看破对他微薄的爱恋,不接受,而下定决心等待一个更好的人出现。小医生,小老板,小雇工,小书记员,小药铺掌柜,一百个相似 的故事,或统统拒绝,一个痴心做梦的故事。反正怎样都是悲剧。
  至于包法利先生,并没有什么可同情的。在角色*功能上,他扮演了一位忠心不二的丈夫、爱情奉献者、财务支持者、婚外恋纵容者。从小就老实巴交, 不越雷池一步,一顶帽子都要再三照顾。在道德上是符合常理的。然而,他对爱玛是真正的爱吗?或许只能说,他对爱玛充满了爱的美好愿望。他根本是个爱无能的 人。对妻子细微的变化从不觉察,没有心灵交流,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当中,他竟然只是发现妻子对他不够热情,相应的举动是不敢放肆地靠她太近,而并没有觉得她 根本不爱他。更可笑的是,爱玛与两任情人的感情递进,作者通常都安排由包法利先生主动为他们提供机会进一步接触。骑马,学琴,宴请,他连爱情里最基本的占 有欲和嫉妒心都丝毫没有!他对她的包容宽大到不正常的地步,发现妻子和别的男人相好,短暂的愤怒之后,他当着情夫的面声称原谅他。他的原谅懦弱、麻木、可 悲,这种没有沟通,单向的,自以为是,缺乏激*情和占有欲的感情是不正常的,不能称之为爱情,他在心理层面爱无能。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是爱玛的女儿。在书里,爱玛的小女儿可称作一个隐形角色*。除了出生、奶妈、爱玛过世等几个场景中出现过,她一般只被一 笔带过。作为一位已婚妇女唯一的女儿,在三百页的书中,贯穿数年的故事里,只有如此之少的出场,或许很说明问题。她在爱玛的生活中,心里,同样缺席。婚姻 之后,心里应该装着丈夫和孩子,但爱玛把这两样都抛却了。女儿就像不存在,在与情夫谋划出逃时,经人提醒,她打算带她一起走。而说着说着,临出发前又把她 忘了。她的极度自我中心可见一斑。从少女到少妇,爱玛的个人心理并未经历多少成长,她的家庭角色*也没有完成相应变化。一直到死,她都是终身的少女,双眼渴 慕高尚的光环朝着自身降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