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哀伤的交响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很早以前看过这部电影,记得那明显不如现在鲜艳的颜色*却显得如此安静平和。那个时候还看不懂电影,只是在那里看着配合得如此默契的光与影。鸽子啊,蓝天啊,钟声啊,圣母院啊。鸽子是用来形容建筑的高,蓝天是衬托悲剧的蓝,钟声是建筑的交响乐。
  现在即使明白了如此多的东西,我也依然想问,卡西莫多还在钟楼上吗,作为幽灵的他?
  在的。只要是读过了《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会记得他。即使他从来不曾存在过。
  据说雨果的葬礼上,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伴随着哀乐响彻巴黎城。想象力丰富的人说,那是卡西莫多敲响的钟声。伟人的一生,大概都是我们这种平凡人眼中的传奇吧。
  才疏学浅的我根本无法了解其全部的涵义。伟大的作者在书写作品时,不会只想讲一个故事。雨果也是同样。很早的时候看过他的三部曲之一的《海上劳工》。几乎 都是在描写海上的困苦。劳顿。他是如此勇敢地为了爱人而努力,心爱的人却投入了另一个人的怀抱。他拯救了他们,然后在海中结束了一生。当时看的是很老的版 本,翻译得不那么流行却透着古典的风范。我当时被深刻地震动着。
  这种震动,依然存在于《巴黎圣母院》中。作为代表作,它无疑代表了作者的最高水准。卡西莫多这种形象的出现,这个丑陋得无以复加的青年,拥有着温柔之心的 孩子,在世俗的眼光中成为罪无可恕的罪人,却成就了最美丽的故事。他的爱那么的单纯和质朴,跟主教那自私狭隘的爱比起来,人格的高尚与卑劣,昭然若揭。耳 聋如何,瘸腿如何,驼背又如何。即使那样,卡西莫多依然是整部作品中最耀眼的存在。
  爱斯美拉达几乎成了一个完美的角色*。善良、美丽,救下了诗人格蓝古瓦,摔罐成亲之后又守身如玉。又在刑场上给曾经带给她麻烦的卡西莫多喂水。她不是群众中 那些看着别人受难却以此为乐的麻木的看客。她是美丽的,却因为美丽而不受欢迎的天使。她爱上了军官,军官只是想玩弄她,却不曾想被跟踪的主教捅了一刀。爱 斯美拉达却因此被误会而锒铛入狱。
  卡西莫多用“避难”的手段拯救了爱斯美拉达。他在门外小心翼翼的爱,让人感到阳光一样的温暖。不奢求,不索取。他的爱如此得卑微和伟大。站在婚礼的门外等 待着爱斯美拉达心目中的爱人,一等就是一整天。毫无怨言的谦卑的爱,只要别人幸福就好的爱,只有一滴水就能感到满足的爱,这样的爱,难道配不上爱斯美拉达 那纯洁的心么?
  主教要侵犯她的时候,卡西莫多进来阻挡。面对抚养他长大的,像亲生父亲一般的主教,“你杀了我吧,然后你就什么都能做了。”我当时在想,不知道谁才是真正 的怪物。主教的爱,太自私太狭隘。他的爱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无可挽回的悲剧中。其实想想他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悲剧呢。在陷害了爱斯美拉达之后那惨烈的微笑, 让他从高高的塔楼上被推了下去。堕落的姿态,招事了他可恨可悲的生命。
  至于卡西莫多。他带着深爱的爱斯美拉达,前往墓地。我非常喜欢那最后一个段落。
  “当人们想把他跟那具女人的骸骨分开时,他化成了尘埃。”
  我多么希望有人能够告诉卡西莫多,你不是怪物。有人能够不计较他的丑陋,勇敢地拥抱他。告诉他即使不能爱上他,也会从内心中感激他,爱上他的善良。
  可惜没有。爱斯美拉达爱上的军官如此卑劣不堪,却因为身世和相貌得以幸运的生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天大的笑话。
  惧怕丑陋的和自己不同的东西,大概就是人类的本能吧。可是为什么我会觉得卡西莫多是一个无颜的天使呢。爱斯美拉达那悲哀的死都没有给予我那么大的触动。他 那真挚的纯洁的心,是除了爱斯美拉达之外任何角色*都不具备的(这部作品中)。却得不到任何人真正的喜爱。这才是最大的悲剧吧。
  作者在作品中也申明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关于建筑学的讨论,几乎可以成为数百年前巴黎城的地图。鸟瞰巴黎那一章的语句都很优美,即使完全不明白建筑也可以看 得下去。而关于“一个杀死另一个”的进步取代问题,也很好的解释了。总之,文学巨匠的作品,即使只吸取其中的一点也算一种收获。
  我庆幸并且感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