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 第3卷·一千年之内——《安徒生童话》全文阅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是的,在一千年之内,人类将乘着蒸汽的翅膀,在天空中飞行,在海洋上飞行!年轻的美洲人将会成为古老欧洲的游客。他们将会到这儿来看许多古迹和成为废墟的城市,正如我们现在去参拜南亚的那些正在湮灭的奇观一样。
  他们在一千年之内就会到来!
  泰晤士河,多瑙河,莱茵河仍然在滚滚地流;布朗克山带着它积雪的山峰在屹立着;北极光照耀着北国的土地;但是人类已经一代接着一代地化 为尘土,曾经一度当权的人们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消逝,跟那些躺在坟墓里的人没有两样。富有的商人在这些坟地上——因为这片土地是他的田产——放了一个凳 子。他坐在那上面欣赏他一片波浪似的麦田。
  “到欧洲去!”美洲的年轻人说,“到我们祖先的国度去,到回忆和幻想的美丽的国度去——到欧洲去!”
  飞船到来了,里面坐满了客人,因为这种旅行要比海上航行快得多。海底的电线已经把这批空中旅客的人数报告过去了。大家已经可以看见欧洲 ——爱尔兰的海岸线。但是旅客们仍然在睡觉。当他们到了英国上空的时候,人们才会把他们喊醒。他们所踏上的欧洲的头一片土地是知识分子所谓的莎士比亚的国 度——别的人把它称为政治的国度,机器的国度。
  他们在这儿停留了一整天——这一群忙碌的人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只能花这么多的时间。

  于是他们通过英吉利海峡的隧道①到法国去——到查理大帝②和拿破仑的国度里去。人们提起了莫里哀这个名字。学者们讲起了远古时代的古典派和浪漫派;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英雄、诗人和科学家;我们还不知道这些人,但他们将会在欧洲的中心——巴黎——产生。
  ①这条隧道可以把英国和欧洲大陆连接起来。关于这条隧道的计划,谈论了许多年,于1990年基本完成。
  ②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是古代住在法国土地上一个民族法朗克人的国王。
  飞船飞到哥伦布所出发的那个国度①。柯尔特兹②是在这儿出生,加尔得龙③在这儿写出他奔放的诗剧。在那些开满了花朵的山谷里,仍然住着黑眼睛的美妇人;在那些古老的歌中,人们可以听到西得和阿朗布拉④的名字。
  旅客们横越过高空和大海,到了意大利。古老的、永恒的罗马就在这儿。它已经消逝了;加班牙⑤是一片荒凉。圣彼得教堂⑥只剩下一堵孤独的断墙,但是人们还要怀疑它是不是真迹。
  ①指西班牙,因为哥伦布是从西班牙出发到美洲去的。
  ②柯尔特兹(Hernan Cortes,1485~1547)是西班牙第一个征服墨西哥的人。
  ③加尔得龙(Calderon,1809~1845)是西班牙的名诗人和剧作家。

  ④西得(Cid)是西班牙历史中的一个英雄人物,后来成为许多诗剧中的主人公。阿朗布拉(Alhambra)是摩尔人14世纪在西班牙建立的一个宫殿,非常华丽
  ⑤这是罗马周围的一片大平原,古时罗马帝国游猎之地。
  ⑥这是罗马最大的一个教堂。
  接着他们就到了希腊。他们在奥林普斯山顶上的华贵旅馆里过了一夜,表明他们曾经到过这块地方。旅程向波士泼路斯①前进,以便到那儿休息几个钟头,同时看看拜占庭的遗址。传说上所讲的那些曾经是土耳其人作为哈伦②花园的地方,现在只有穷苦的渔人在那儿撒网。
  ①这是黑海上的一条海峡。
  ②哈伦(Harem)是土耳其统治者蓄养妻妾的地方。
  他们在宽阔的多瑙河两岸的那些大城市的遗迹上飞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认识这些城市。它们是在时间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它们充满了记忆。在这儿旅客们一会儿在这儿落下来,一会儿又从那儿飞走。
  下面出现的就是德国。它的土地上密布着铁路和运河。在这国土上,路德讲过话,歌德唱过歌,莫扎特掌握过音乐的领导权。在科学和音乐方 面,这儿曾经出现过辉煌的名字——我们所不认识的名字。他们花了一天工夫游览德国,另一天工夫游览北欧——奥尔斯德特和林涅斯①的祖国,充满了古代英雄和 住着年轻诺曼人的挪威。他们在归途中拜访了冰岛。沸泉②已经不再喷水了,赫克拉火山③也已经熄灭。不过那座坚固的石岛仍然屹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作为传 奇故事和诗篇④的永久纪念碑。

  ①奥尔斯德特(H.C.Oersted,1777~1851)是丹麦的名物理学家。林涅斯(Linnes,1707~1788)是瑞典的名博物学家。
  ②这是指冰岛的一个有名的温泉Geysir。
  ③冰岛的一个火山,约有1557米高。
  ④原文是Saga,这是古代冰岛的一种说唱英雄叙事诗。
  “在欧洲可以看的东西真多!”年轻的美国人说,“我们花一周的工夫就把它看完了,而且这并不困难,像那位伟大的旅行家(于是他举出了他的一个同时代的人的名字)在他的名著《一周游欧记》中所说的一样。”
  (1852)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幻想的散文诗,最初发表在1852年出版的《祖国》报上。今天航空事业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的缩短,人与人 之间交往的频繁,比安徒生当时所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但这里却说明了安徒生对科学的进步,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理解的加深,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 的紧密结合,怀有美丽幢憬。他对人类所取得的一切进步,表示出了满腔热情和洋溢着诗意的颂赞。
  (aisitair扫描 漪然校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