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 第3卷·孩子们的闲话——《安徒生童话故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个大商人举行了一个儿童招待会。有钱人家的孩子和有名人的孩子都到了。这个商人很了不起,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曾经进过大学,因为他的和善的父亲要 他进。这位父亲本来是一个牛贩子,不过很老实和勤俭。这可以使他积钱,因此他的钱也就越积越多了。他很聪明,而且也有良心;不过人们谈到他的钱的时候多, 谈到他的良心的时候少。
  在这个商人的家里,常有名人出出进进——所谓有贵族血统的人、有知识的人和两者都有的、或两者完全没有的人。现在儿童招待会或儿童谈话会正在举行,孩 子们心里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他们之中有一位很美丽的小姑娘,她可是骄傲得不可一世。不过这种骄傲是因为佣人老吻她而造成的,不是她的父母,因为他们在这一 点上还是非常有理智的。她的爸爸是一个“祗侯”①,而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位——她知道这一点。
  “我是一个祗侯的女儿呀!”她说。
  她也很可能是一个住在地下室的人②的女儿,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安排自己的出身。她告诉别的孩子们,说她的“出生很好”;她还说,如果一个人的出身不好,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前途。因此他读书或者努力都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一个人的出身不好,自然什么成就也不会有。

  “凡是那些名字的结尾是‘生’字的人③,”她说,“他们在这世界上决弄不出一个什么名堂来的!一个人应该把手叉在腰上,跟他们这些‘生’字辈的人保持 远远的距离!”于是她就把她美丽的小手臂叉起来,把她的胳膊肘儿弯着,来以身作则。她的小手臂真是非常漂亮,她也天真可爱。
  不过那位商人的小姑娘却很生气,因为她爸爸的名字是叫做“马得生”,她知道他的名字的结尾是“生”。因此她尽量做出一种骄傲的神情说:
  “但是我的爸爸能买一百块钱的麦芽糖,叫大家挤作一团地来抢!你的爸爸能吗?”
  “是的,”一位作家的小女儿说,“但是我的爸爸能把你的爸爸和所有的‘爸爸’写在报纸上发表。我的妈妈说大家都怕他,因为他统治着报纸。”
  这个小姑娘昂起头,好像一个真正的公主昂着头的那个样子。
  不过在那半掩着的门外站着一个穷苦的孩子。他正在朝门缝里望。这小家伙是那么微贱,他甚至还没有资格走进这个房间里来。他帮女厨子转了一会儿烤肉叉,因此她准许他站在门后偷偷地瞧这些漂亮的孩子在屋子里作乐。这对他说来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啊,如果我也在他们中间!”他想。于是他听到他们所讲的一些话。这些话无疑使他感到非常不快。他的父母在家里连一个买报纸的铜子也没有,更谈不上在 报纸上写什么文章。最糟糕的是他爸爸的姓——因此也就是他自己的姓——是由一个“生”字结尾的!所以他决不会有什么前途的。这真叫人感到悲哀!不过他毕竟 是生出来了,而且就他看来,出生得也很好。这是不用怀疑的。
  这就是那个晚上就是这个样的事情!
  从那以后,许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已成了大人。
  这城里有一幢很漂亮的房子。它里面藏满了美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来参观一下,甚至住在城外的人也跑来看它。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孩子之中,谁能说这房子 是自己的呢?是的,这是很容易弄清楚的!那并不太难。这幢房子是属于那个穷苦的孩子的——他已经成了一个伟大的人,虽然他的名字的结尾是一个“生”字—— 多瓦尔生④。
  至于其余的三个孩子呢?那个有贵族血统的孩子,那个有钱的孩子,那个在精神上非常骄傲的孩子呢?唔,他们彼此都没有什么话说——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他们的命运都很好。那天晚上他们所想的和所讲的事情,不过都是孩子的闲话罢了。

  ①这是一个官职,他的任务是做皇家卧室里的侍从。
  ②地下室是穷人住的地方。
  ③生(sen)在丹麦文里是“儿子”的意思。在中古封建时代,贵族都是以自己所出生的地方被封为自己的姓。平民则没有姓,只是以父亲的名,再加一个结尾语“Sen”作为而形成自己的姓。比如安徒生这个名字,实际上的意思是“安徒的儿子”,沿用下来就成了姓。
  ④多瓦尔生(Bertel Thorwaldsen,1768~1844)是丹麦著名的雕刻家,欧洲古典艺术复兴运动的领|导|人。
  (1859)
  这篇作品最初发表在1859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话和故事集》第一卷第三辑。它的主题很清楚:那天网上集在房间里自诩出身好、家境好、前途 好的孩子们“所想的和所讲的事情,不过都是孩子的闲话罢了”。因为事实证明真正创造出了伟大前途的是“在那半掩着的门外站着一个穷苦的孩子……这小家伙是 那么微贱,他甚至还没有资格走进这个房间里来”。安徒生在写这篇作品的时候无疑也联想起了他自己和他的朋友,世界知名的雕刻大师多瓦尔生——他是一个乡下 木匠的孩子。
  (漪然录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