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一部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四章昂梯菲尔师傅及其伙伴在苏哈尔度过烦恼的一天
  三位欧洲人到苏哈尔来,幸好不是为了游览。这座城市,没有什么值得向旅游者介绍的。走马观花就足够了:街道相当整洁,广场被灼热的太阳烘烤着;唇干舌燥的三伏天,只有一条河流勉强养活几千居民;房舍布局杂乱无章,只有那东方式的天井能见到阳光;有一所较大的建筑物,却毫无特色,然而,伊斯兰国王有时还来到这里休养上几周,他到对此建筑物颇为满意,来此屈驾不榻。
  尽管规模不大,在阿曼湾沿岸,苏哈尔也并非无足轻重,它的地理位置就十分理想。
  这城市位于东经54度29分,北纬24度37分。
  根据卡米尔克总督信中所告知的方位,应该在苏哈尔东部28分和北就22分相交处去寻找小岛,也就是距海岸40~50公里的地方。
  苏哈尔的旅店不多,只能找到类似大车店的骆驼商队客栈。这是一个四合院,每个房间只有一个睡铺,说它是班房或许更恰当些。那位殷勤的翻译官把昂梯菲尔师傅,他的侄子和朋友带到了客栈。
  “遇上这位助人为乐的阿拉伯人,真是幸运!”吉尔达-特雷哥曼一再重复道:“遗憾的是,他不会说法国话,至少不会说布列塔尼话!”
  但是,朱埃勒和塞列克却交谈自如,毫无语言障碍。
  这天,朱埃勒和驳船长旅途十分疲倦,只想好好地饱餐一顿,再美美睡上几小时。可是,叫皮埃尔接受这人之常情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来到小岛附近,他的欲望更为强烈,生怕错过时机……他想立即租一条帆船!……休息!现在,已近在盈尺了,——他恨不得一步跨几里,一步踏上那诱人的海湾小岛。
  总之,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朱埃勒的叔父是何等的焦急和紧张,真可谓到了疯狂的程度。然而,他终于平静下来……此时,需要谨慎。慌慌张张会引起苏哈尔的警察怀疑……再说,财宝在24小时之内,也不会不翼而飞的……
  “但愿财宝埋在那里!”吉尔达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根本没有或者被盗走了,那我可怜的朋友肯定会发疯的……”
  善良的驳船长担心不是不无道理的。
  请别忘记,假如昂梯菲尔的希望落空,前功尽弃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萨伍克。尽管对他俩影响不尽相同,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假纳吉姆也会火冒三丈,会把勃-奥马尔弄得焦头烂额。他和圣马洛人一样心急如焚。可以断言,那天夜里,在商队住的客栈里,至少有两位旅客,彻夜未眠。一个急等着天明好去租船;另一个想以重金为诱饵,雇上20多个亡命徒,在回苏哈尔的路上,企图把财宝劫走。
  黎明的曙光宣告3月28日这值得纪念的一天已经来临。
  看来,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塞利克。和那位阿拉伯人拉关系,自然是非朱埃勒莫属。然而,那位阿拉伯人疑心越来越重,当天就在客栈的院子里过了一夜。
  朱埃勒请塞利克帮忙,也感到有些为难。三个外国人,确切地说,是三个欧洲人,昨天刚到苏哈尔,今天就急忙找船——说是为了游览——能否找到别的借口呢?——到阿曼湾去游逛,至少游48小时?……这计划是不是太离奇,令人不可思议?或许朱埃勒的担心是多余的,那翻译官不一定觉得有什么古怪之处。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埃勒一碰到塞利克就请他找一只能在海上坚持两天的小船。
  “你们打算横渡阿曼湾去波斯湾海岸吗?”塞利克问。
  朱埃勒想回答得自然些,从而避开一切怀疑,特别是苏哈尔当局的怀疑。
  “不,只是一次地理上的考察,”他反驳道,“考察的目的是想确定一下海湾主要岛屿的位置……苏哈尔海面上不是有些岛屿吗?”

  “有一些,但没有大的。”塞利克答道。
  “没关系,”朱埃勒说,“去海岸前,我们想观察一下海湾。”
  “那随你们的便。”
  “尽管塞利克对此回答持怀疑态度,但并不坚持。实际上,这位警察不是已经知道了他们建立子公司的计划吗?他自然会联想,创办子公司跟阿曼湾水域作考察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
  这样,圣马洛人和他的两个伙伴更显形迹可疑,被置于更加严密的监视之下。
  这给他们的行动带来诸多麻烦,能否成功还是个问号。但小岛上一旦发现财宝,警察马上就会得到情报,并随即上奏陛下,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至高无上的陛下也会传旨干掉卡米尔克总督的遗产继承人也是理所当然的。
  塞利克负责去找海湾考察用的船只,并答应配足可以信得过的海员,带上3~4天吃的食品。
  秋分季节,天气变化,很可能迟归,要有所准备。
  朱埃勒谢过翻译官,并说以后要重重酬谢他,请他放心。塞利克对此十分感激,并说:
  “我陪你们一起去游游岂不更好?你们不懂阿拉伯语,也许跟船主和水手们打交道会感到不方便……”
  “您说得对,”朱埃勒回答道。“我们在苏哈尔逗留期间,您就和我们在一起吧!再说一遍,您不会白帮忙的。”
  二人分手后,朱埃勒来找正在海上散步的叔父,特雷哥曼也在场。朱埃勒把进展告诉了他们。驳船长听说那个阿拉伯人要作向导和翻译,心中大喜;他觉得那人天生一付天资聪颖的面孔,不是没有根据的。
  皮埃尔叔叔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吐出被牙齿磨损了的小石头,说:
  “那船呢?”
  “叔叔,他帮我们找去,并负责备足粮食。”
  “在港口搞一只船,我看1~2小时就足够了……见鬼!……又不是去周游世界……”
  “不,我的朋友,”驳船长说道,“需要给人家找的时间!……请你别这样性急……”
  “我愿意急!”昂梯菲尔师傅反驳道。他瞪着两眼,看着他的朋友。
  “那么,您随便吧!”驳船长躬身毕恭毕敬地回答。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朱埃勒仍未得到塞利克的任何消息。可想而知,昂梯菲尔师傅是多么恼火,他扬言要把嘲弄他侄子的那个阿拉伯人抛进海湾的深渊。朱埃勒试图替那人辩解,但无济于事,得到的却是冷遇。至于吉尔达,他本想说几句袒护塞利克的话,此刻也只好俯首贴耳,沉默不语了。
  “你们的翻译官是个无赖,”昂梯菲尔师傅叫了起来,“是个流氓、蠢贼!我压根儿就不相信他,他就只想偷我们的钱!”
  “我分文还没给他,叔叔。”
  “这就是你的不是啦!……如果你先付给他一笔钱……”
  “可您不是说他想偷我们的钱吗?”
  “那是两码事!”
  吉尔达-特雷哥曼,朱埃勒不想听他自相矛盾的谈话。重要的是要劝叔叔冷静下来,免得他继续做些蠢事,引起怀疑。这是一个什么话也听不进的人,他们能说服他吗?——港内有没有渔船停泊?……只要搞到一艘,和船员谈妥——搭上船——开动机器——向东方驶去。
  “但是,咱们语言不通呀,连一句阿拉伯话也听不懂,说不出——”朱埃勒重复着。
  “可他们一句法语也不会!”驳船长补充道,他仍然坚持己见。
  “为什么他们不会?”暴跳如雷的昂梯菲尔师傅反驳一句。

  “这就是他们的不是了,绝对是他们的错误。”吉尔达答道。他想通过这个让步,使他朋友消消火气。
  “朱埃勒,这全都怪你!”
  “不,叔叔!我是尽力而为了。我们那位翻译官很快就会来找我们的……好吧,若是您不相信他,您可以利用一下奥马尔和他的实习生。他们会讲阿拉伯语——他们也在码头上……”
  “他们?永远办不到!够了——他们老是跟着我们,已经够伤脑筋的了!”
  “奥马尔好像要为我们护航。”吉尔达-特雷哥曼提醒说。
  “好吧!随他去吧!驳船长,我要把他撞沉到海底!”
  实际上,萨伍克和公证人已经准备上船,进入圣马洛人要去的水域。当昂梯菲尔师傅离开客栈后,他们一直跟着他,他们的义务不就是别让他溜掉吗?他们的权利不就是要目睹那挖掘财宝后的结局吗?可这结局是否会变成一场悲剧呢?
  因此,萨伍克催勃-奥马尔去质问那可怕的皮埃尔。但是,公证人看他正在火头上,不敢去冒犯他。萨伍克气得真想把这胆小鬼打翻在地。也许他现在后悔当初不该假装不懂法语,要不然他就可以直接介入了。
  朱埃勒深知,他叔父对奥马尔的态度只会把事情弄糟,试图再让他朋白这一点。现在,他觉得时机有利,看得出,公证人也想跟他叔叔谈话。
  “瞧,叔叔,”朱埃勒说,“那怕您火冒三丈,您也应该听听劝告,……我们都要理智些,我们都是……”
  “要知道,朱埃勒,你所说的理智,恰恰是不理智,……好了,您想说什么?”
  “想问问您,到达目的地时,您是否还固执己见,压根儿不跟勃-奥马尔说话呢?”
  “我就是要固执己见,决不松口!这个流氓。他想窥探我的秘密,岂不知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给我了……这无赖……这个加勒比人①!”
  ①欧洲人初到拉丁美洲,称加勒比人为没开化的野人。
  “这我知道,叔叔,我并不想袒护他。但是,不管怎样,您得同意他在场,这是遗嘱中规定的呀!”
  “是的。”
  “当您在岛上挖掘那三只木桶时,他难道不应该在场吗?”
  “应该。”
  “按规定,他应得到遗产的百分之一,那他难道不该估价那笔财宝到底有多少吗?”
  “不错。”
  “好,挖掘时,他必须在场,那您怎么能不让他知道何时、何地行动呢?”
  “应该知道。”
  “如果因为您的错误行动或其它什么情况,他也不会以遗嘱执行人的身分协助您行动,您的继承权势必会引起争议,让人家抓住您的把柄,去控告您时,那官司,您能赢吗?”
  “是呀!”
  “最后,叔叔,航行过程中,您得容忍他们的陪同!”
  “是的。”
  “那么,您同意告诉他,和我们一起搭船啦!”
  “不”昂梯菲尔师傅回答。
  这“不”字是用一种可怕的声音迸发出来的,就好像一颗子弹打在公证人的胸膛。
  “瞧,”吉尔达-特雷哥曼说,“讲道理,你听不进去,你错了。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呢?听朱埃勒的话是明智的,听他劝告是理智的。说实在话,我比你更不相信这个勃-奥马尔!……但是,既然必须如此,我们也只好知难而进了。”
  吉尔达-特雷哥曼说话很少能讲这么一长段,他朋友也很少让他能把话讲下去。而此刻,昂梯菲尔是如何欢迎他的言辞呢!他双手颤抖,上下颚嚼动,面部怞搐!这位出色的驳船长还自以为口才不错,终于说服了固执的布列塔尼人。可当他结束发言的话音刚落,昂梯菲尔便问道:

  “讲完了,驳船长?”
  “讲完了。”吉尔达回答,同时向年轻的朋友投过的目光,大有胜利的光辉。
  “你呢,朱埃勒,也讲完了?”
  “讲完了,叔叔。”
  “好吧,你俩都给我见鬼去吧!……这些话,去跟那位公证人发表去吧!……至于我,只不过把他当成一个可怜虫,一个扒手而已!鱼和熊掌岂能兼得,由你们挑选吧!”
  皮埃尔-塞尔旺-马洛说了一通粗鲁侮辱的话,中间还夹着海员常挂在嘴边的脏字;他嘴里啐出的小石子,好像一颗青豆迸出豆荚。然后,连吐出的弹丸还没来得及放回嘴中,就转动一下舵杆,乘风而去了。
  不过,朱埃勒的目的终于达到一部分。他叔叔知道他也是迫不得已才说这番话的。所以他没有阻拦他把出发计划告诉给公证人。公证人本来是萨伍克鼓动来的,圣马洛人离去后,他也不太害怕了,凑上前几步,想再说上几句:
  “先生,”勃-奥马尔说,样子不脱卑躬屈膝,好像为了赎回刚才的胆大妄为,“先生,请原谅,我想……”
  “开门见山说吧!您想干什么?”朱埃勒说道。
  “我想知道,是否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终点?”
  “差不多……”
  “那小岛在哪儿?”
  “离这里12里远的海面上。”
  “什么?”勃-奥马尔叫起来了,“还要走海路?”
  “可能是。”
  “看来,您运气不佳!”驳船长说,他对那丧魂落魄,两腿站都站不稳的可怜人,表现出怜悯之情。
  萨伍克看着他,装作无动于衷,连一个字也听不懂的那茫然之态。
  “好,鼓起勇气来,”特雷哥曼说,“两、三天,很快就过去……我想,不久您会像老练的水手那样,在船上站稳脚跟的。”
  公证人摇摇头,擦去额上的冷汗,语调沮丧地说:“我,奥马尔……”
  “先生,你们在那儿搭船?……”他问朱埃勒。
  “就在这儿。”
  “什么时候?”
  “等小船一准备好,就……”
  “能搞到船吗?”
  “不是今晚,就是明晨,没问题。您和您的见习生纳吉姆早些去准备吧!”
  “我会按时动身的。”勃-奥马尔回答。
  “真主保佑您!”驳船长插上一句,昂梯菲尔不在场,他又可以充分发挥他那善良的天性了。
  除了他迷人的小岛,奥马尔和萨伍克也没有什么需要打听的了。
  朱埃勒说今晚或早明启程,是否言之过急呢?事实上,当时已是下午三时许,翻译官还未出现。他俩一直为此担心。没有塞利克的帮忙,只用手势跟当地的渔民打交道,该有多难呀!租船的条件、侦察的性质、海湾上的航向,这一切,都应付得了吗?是的,奥马尔和纳吉姆会说阿拉伯语……但是,通过他们打交道……
  幸好,塞利克没有失信,下午5点左右,塞利克到港口码头上来找准备返回客栈的他们来了。
  “可来了!”朱埃勒喊起来。
  塞利克迟到了,他对此表示歉意。并表示很不容易才搞到一只船,而是出了高价才租到的。
  “这不算什么!”朱埃勒回答,“今晚我们能出海吗?”
  “不行,”塞利克答道,“水手要相当晚才能到齐。”
  “那么,我们动身……”
  “明天拂晓。”
  “一言为定。”
  “我们在落潮时搭船,”塞利克补充说,“我去客栈找你们。”
  “只要风顺,我们定会一路平安的!”吉尔达-特雷哥曼说。
  因为刮了西风,昂梯菲尔师傅一行要到东边去寻找小岛,那自然是一路顺风咧。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