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癌病船 - 第一章 处女航(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八月二十九日,中午。停靠在横滨港的巨轮“北斗号”举行了第一次盛大招待会。船长白鸟主持了招待会。在他简短的致词之后,日本首相也讲了话。五百多人出席了招待会。其中有政府首脑、各国公使和领事、有金融巨头、有医学界、日本红十字会和新闻界的人士。白鸟站在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主持招待会对于白鸟来说是一件颇为棘手的事儿。副船长罗敦倒是个社交家,他曾经在一般四万吨级的船上工作过。他是斯克德财团总部派来的。“北斗号”的三百五十名船员,绝大多数是斯克德财团总部派来的。而经白鸟船长任命的只有一个一等水手、一个二等水手和一个三等水手。没等招待会结束,白鸟船长就离开了宴会厅。招待会是在D层大厅举行的。船长室设在B层前端,船长室旁边是医院院长室。船长刚刚回到房间,就来人了。“电报。”一等水手竹波豪一走进来,把总部发来的电传指令递给了船长。“你坐下。”白鸟船长说着看了看电传文稿——“委托阁下研处……”看完后,白鸟把电报放在桌子上。“怎么办?”竹波看了白鸟一眼。他对财团总部的作法极为不满。中东某国政府正在追捕一个人,而这个人十天前突然提出要买“北斗号”上的两间高级病房。售价一亿日元的高级病房眼下只剩下两间。这个名叫马拉德的人愿以每间十亿日元的高价买下这两间,并且要带自己的五个朋友上船。马拉德患有肝癌,当然有资格购买病房。财团总部也认为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明文规定对任何国家的患者一律同等对待。不管马拉德干过什么事,只要他具有乘癌病船的资格就可以接受。这是癌病船的规定。财团总部设有六人组成的最高委员会。这六个人掌握着管理癌病船的大权。当然他们也必须接受总部的监督。对于马拉德能否上船的事,最高委员会研究过了。但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马拉德要付的十亿日元,对总部是颇有诱惑力的。因为经营这条七万二千吨级的巨轮,是要花费巨款的。“北斗号”上装有一座二十五万千瓦的加压轻水冷却型原子炉,能放出十万匹马力的推动力,因此不用花燃料费。但仅乘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资以及医疗器械和研究费用等等,就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而且从横滨离港时,装载的十二万只鸡蛋、一千五百公斤胡萝卜、二千公斤西红柿、一万五千公斤牛肉……又得付出一笔数额很大的垫款,而这么多东西却能供一个月使用。财团当然另有基金用来维持癌病船。可马拉德的十亿日元,也毕竟使财团总部为之垂涎了。但是,作为癌病船的处女航,总部还不想使其蒙上不祥的阴影。因为马拉德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处死马拉德已出重金悬赏,而且设立了一个专门暗杀组织来追踪他。总部左右为难之余,授权给船长,让船长处理。船上处理日常工作的一切权力,都属于船长和最高委员会。船航行到公海时,全部权力便集中在船长一人手里。也就是说,搜查罪犯、逮捕人、监禁权和初生婴儿的登记、处理尸体、武器使用等等都得听从船长的。也可以况是立法、执法和行政三权统一于一人之手。“这作法真卑鄙!”白鸟一直沉默着,竹波又说了一句。本部最高委员会的人,几乎郁对起用白鸟当船长深为不满。只是因为已故的斯克德的遗书上,写明要任用他的老朋友白鸟铁善为船长,而且将船上的一切事务交给他负责。而死者的权威是绝对的,所以委员会也只好如此。这一次,本部最高委员会就想利用马拉德这件事为难白鸟。但他们没有料想到白鸟船长为人处事却有一股非凡的魄力。“不要总是埋怨总部吧!”白鸟点着了一支烟说,“如果让我决定,那就是让马拉德上船。”“可是,这太危险了。我认为应当拒绝他。”因为船长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竹波作为一个一等水手。本不应该这样说。可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竹波很了解白鸟。他在白鸟领导下工作了几年。白鸟是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年纪虽然只有五十九岁,但他却有横渡七大洋的航海经验,在日本也能称得上“大船长”,而且这种“大船长”并没有几个人。近几年来,白鸟告别海洋,返回富士山下的老家过田园生活去了。当时,海上保安厅、海上自卫队和商船大学,都想聘请白鸟去当教师,他一直没有答应。“我不想再回到海上去了。在这儿的田地周围砌上石墙,种点花木,不也挺快乐吗?”白鸟曾经对去探望他的竹波这样说过。白鸟本人是个身高一米八五,体重八十五公斤的大块头、又是个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男子汉。这次是由于他的老朋友斯克德的恳请,他才再次出海的;再说,这艘巨轮也很对白鸟的脾气……癌病船一开始就受到世界的注目。有人称赞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与癌症作斗争的船,但也有人辛辣地讽刺说这不过是一笔巨大的浪费罢了。两种意见中,日本医学界的看法属于后者,因而对癌病船是冷眼观望的。当然,癌病船能否成功,责任在院长巴林松。白鸟只负责“北斗号”的航行罢了。但是,允许象马拉德这样爆炸性的危险人物上船,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就要归罪于船长了。1竹波不愿让白鸟背黑锅,所以劝船长不要让马拉德上船。“竹波君。”“有!”“向总部发传真电报,同意马拉德上船。但有一个条件:拒绝他的随行人员上船。只有这一个条件!”“船长!”一等水手竹波的脸色都变了。“不要说啦!”“请允许我再说一句,不让随行人员上船怎么行?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追捕马拉德,建立了一支特殊部队。这您是知道的呀!”“我知道。”“那么,还是拒绝他上船为好。”“不行!对任何国家的病人都必须一视同仁,这是癌病船上铁一样的原则!”“可那样一来,就会威胁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了……”竹波不肯退让。因为马拉德上船以后,肯定会出现无法预测的事态。也许船刚起航就会出事。这将为首航布下阴云和暗礁。“难道斯克德先生也会这样处理吗?”“别再说了,执行吧!”“是命令吗?”“是的!”“那能不能让他的随从人员也……?”“好啦,不要说啦!”白鸟打断了竹波的话。“你应当了解我的决定,马拉德是病人,有资格上船。那些持枪的随从,我的船上不需要!我会用我的力量来保卫‘北斗号’。斯克德正是这样期望我的。”“……”“快去吧!招待会还需要你呢!”白鸟轻轻地笑了笑。“明白了。”竹波站了起来。也许他老了,竹波想。在船上干了一辈子,又是独身,脾气越来越古怪,性格越来越固执了。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