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王小波《红拂夜奔》 - 读《红拂夜奔》有感——我所见的红拂夜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向名族英雄学习,比如董存瑞,当他把炸药包皮举起的那一霎那,他仰天长啸:为了新中国!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董存瑞根本没说这句话,而是另一句更言简意赅的:“X你马!”由于翻译的不同,还有另外的版本:“日你妹!”尽管这两个版本的字面相差了三分之二,但是从这个短句的谓语、宾语的性别、还有宾语的定语来看,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作为一个名族英雄,他显然还不够专业,因为他漏考虑了一件事,这句话从嘴里说出来是不带任何如惊叹号、点点点或者波浪号作结尾的,因此如果他想留下“证据”,必须要改口为“字数你妹”。总之谁也不知道他在死前到底说了什么,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既然教材上说的是“为了新中国”,一定是有道理的,为了给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做思想指导,“为了新中国”是最合理的,而且我也觉得像董存瑞这种名族大英雄兴许必然不会说出什么污浊后辈思想的话。再者中国人从小就喜欢模仿,所以建立良好的榜样就如同构建和谐社会那么重要。就像我们小时候的行为规矩必须模仿大人的道德规范,中学里做题和解答必须模仿例题和正确步骤,大学教授的论文必须模仿前人或者他人的研究资料云云。又比如一个小孩背九九乘法表,要是他敢背成七三二十一,准被严厉的老师掌一耳掴,然后被语重心长地告诫:“是三七二十一,不是七三二十一,应该把小数字放前面。”当然这也是有逻辑可循的,所有动物(比如狗)都是生来就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而人也是动物。

  我曾经尝试不去模仿,为此我努力不通过百度资料写过一篇实数理论研究的论文,作为学年评估的作业,当然我也和王二一样是学数学的,我把论文拿去给我们系的教授看,教授扫了一眼只对我说了一句话:“不管对不对,有想法总是好的。”于是就在我的学年评估成绩上打了个“优”。然后到现在就没有一点音讯了。我从来没想过廖教授对我会有如此的嘉奖,说我是有想法的人,而且是不在“对”这个前提之下的。
  我当然是不会傻乎乎再过去问:“廖教授,我的文章你看了没有?”除非我的脑子被门夹了。因为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没有第二个答案,也许甚至就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又或者我还没有达到“人瑞”的资格。由此,我必须证出一个世界级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才能证明我有条件让教授读我的文章。
  李卫公年轻时就证出了费马定理,我没有他的本事,但是我喜欢写东西,尤其是年轻时,喜欢表达自己年少轻狂的思想,但历史和廖教授告诉我,学术上面的思想永远不是像我这种普通的活人能够表达的,所以我觉得写写书评还是更加适合我。

  对于写论文这种事情,在这个国家永远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所谓大,就是教授每年都会“发”十几篇论文,不然自己的教授地位有可能会被动摇,至少面子上挂不住;所谓小,就是对于廖教授这种级别的人来讲,写十几篇论文比拉屎还要容易。当然这个逻辑必须要排除便秘这种情形。因为每次上课,教授都会在课堂上说自己的论文业绩,就像如腹泻一般畅快,并且自信满满。
  对于“自信”这个词,我必须解释一下,比如,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种种的麻烦事情,可能会“私自以为”领导上对你有所不公,但是最后得到的解释却是: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权力就是一切,代表着公平。当年长的教授或者家长以这种饱经沧桑的口吻说这句话时,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自信,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我深有体会。去年我和两个比我大一届的学生在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帮忙开发了一个简单的小软件,花了三个人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的得到的补偿就是每人两张红色的纸钞,还是我们三个自己骑车近一个小时去公司拿的。至此之后,当学弟学妹们问我大学生找工作的经验的时候,我也会以一种饱经沧桑的口吻对他们说:“领导上永远是对的。”这就是一种自信和优越感。

  当然,受不了打击的人会寻求网络的援助。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阴阳互补的,现实生活中的公平必须由网络的不公平去弥补,由此就有了方舟子这类的人。我想如果董存瑞时代网络比较发达,就很有可能没有这个名族英雄了。
  扯远了,继续回到写论文这个话题上。前几天小师妹刚刚跟我抱怨说她的教授发她写的论文却只提了自己的名字,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我觉得这世道如果连论文都不能抢了,那还要教授做什么?底层人民就是要干底层人民应该干的事,就像种田的就应该种田,你丫要赶去下海经商赚大钱,领导上不抓你小辫子?可能你会反驳我说,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但事实就是,只要你的脑袋还在,就有一定有辫子。领导上一直都很公平,不想抓的一个都不会抓。
  最后,假如本文有怪诞的地方,不是作者“本意”为之,这就是历史本来的面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