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侠客行 - 《侠客行》读后感——随意揪出来的一个人,随意揪出来的一段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横空出世,由懵懂少年成盖世大侠;他,飘然独立,于纷繁乱世获武学精妙。他或许是一个傻瓜、一个白痴,却仿佛在无意之中经历人生最完美的模式,他是石破天,一个连自己名字、生世都搞迷茫不知的少年——《侠客行》的主人公。
  陈墨先生对金庸的这部小说的评论是,它是金庸先生的众多作品当中最不为人称道的一部。的确,即便在我看来,《侠客行》也不似此前所阅读的《天龙八部》、《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等带有金庸小说惯有的场面宏大、历史性强的标签。相反的,故事被安排在一个未知的时空里的乱七八糟的江湖中。这个江湖既没有前因,也仿佛没有后果,没有任何历史的积淀,除了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当、少林之外,再无别的有时间感和延续感的场景。更奇怪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开始涉入江湖的地方,这个地方——他和“母亲”一直生活的地方——也是莫名其妙的,我们从中并不能得到任何有影响的东西——像人的童年影响人一生的东西。郭靖生于蒙古草原,性格中带有了豪放与广大;萧峰长于少室山下,思想里缠绕着佛家的忍耐和放达。这是金庸先生搞错了吗,把主人公这样草率的安置在这样一个可能连先生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地方?从书的第一页到石破天回到这个地方向天发问“我是谁”的最后一个字,我一直迷惑于这个问题。然而还是耐着性子读完了,借鉴众多泰斗的评论,细细思考,慢慢明白它的内涵博大与精深。一个渺小的读者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好象是刚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只猴子,奔跑在海边的礁石上,阳光照射着它,它睁不开双眼,眼里绷着泪。
  “我是谁?”
  应该叫他什么才好?故事的主人公。他拥有无数的名字:梅芳姑叫他“狗杂种”、贝海石叫他“石破天”、白万剑称他“石中玉”、阿秀唤他“大粽子”、叮当喊他“天哥”、丫鬟侍剑叫他“少爷”、张三李四叫他“兄弟”、威德先生叫他“小子”……他到底是谁,身世又是如何?他从一个无名山冈中来,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最后却连自己到底是谁,究竟是不是白万剑夫妇的儿子甚至该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弄不清楚。他仿佛是作者从浩瀚的时空之中随意揪出来的一个人,又在这个人漫长的人生里面,随意揪出来一段事。他是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人。

  然而就是因为这样,因为没有名字、没有背景、没有身世,这个少年才可以获得书中其他人遇事时不可能出现的轻松态度。正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别人叫他什么他毫不在意,别人的评论——这个人性中最薄弱的环节——根本无法伤害他;正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他可以不顾背景,可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说自己认为对的话;正因为没有身世,所以也不必背负沉重的身世,孑然于江湖。
  既然他是一个“随意”的人,那么是否可以看作是所有人呢?
  我是谁?每个人都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我有名字,那么名字就是我吗?如果我有背景、有身世,那这些东西就可以代表我吗?我到底是肉体的我呢,还是精神的我呢?《西藏生死之书》中说“也许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曾真正面对他。”
  那少年不知道,他快速地跑向田野,愤怒地问天。直到那时,他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命运将他捉弄。

  是的,认真的思考一下,也许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清楚地参透这个难题。
  金庸先生不仅在作品里让读者猜测那少年的真相,也在作品里让读者猜测自己的真相。
  “这是哪里?”
  这恐怕是人昏迷醒来之后所说的第一句话中频率最高的一句。是的,这是哪里。
  《侠客行》中的无数场景,长乐帮、上清观、雪山派、侠客岛……这些地方尽管拥有着代表这个地方的名字,然而它们却失去金庸先生其他小说作品中各种场景、地点的理所当然感。小说中的人物、场景、地点、前后关系,甚至武功、暗器、毒药都来得十分古怪而且孤单,让人莫名其妙。一个个像是桂林山水中的喀斯特地貌,平地生出,毫无关联。这一页还在酒店里吃馒头,下一页便走到了雪山派见到了锁在牢房里的威德先生,空间的跳跃大起大落,从这里一下子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这让我无可奈何的又想到了刚刚提到的“随意”理论。如果把整个故事当作一段平凡的人生、把这些场景解释为人生之中经历的无数的点,那么是否可以勉为其难地解释它的不确定性呢?是的,不管是从一粒沙预见这世界,还是从一朵花观望整个天堂,它们的“随意性”的确带有了广泛又不可忽略的象征。主人公毫无目的地来往于这个江湖给他营造的场景,在他身上正在经历着人的演变。就像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迷迷糊糊地在无数或许是命运预定的坎坷里遭遇我们注定的轮回。在他的身上,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像梦里的那条蛇,紧紧地咬住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旋转、旋转。
  佛之大者
  如果说郭靖展现的是儒家精神的话,那么《侠客行》中的主人公则是佛之大侠。从开始到结束,这个横空出世的大侠都不曾拥有俗世人物中追求的两样东西——金钱和权利。梅芳姑给他的教育是无所求与忍,他自然戒除了贪、嗔、痴。如果说他有着和阿秀的爱,但也是毫无婬亵之念的纯洁的爱,惺惺相惜的爱。

  正是这样,在侠客岛中,众人都为了《侠客行》传说中的高深武功运用此前的武学思维绞尽脑汁,而唯独他的无所求、他的不识字,让他在混乱思维里,看似无意的参破《侠客行》。金庸先生的这个安排,似乎正是要让读者明白,看破束缚在人身上的后天烟火气,回归本我,才能获得成功。索甲大师认为:“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于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的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侠客行》中的谦谦君子们,无一不是相伪的,贝海石如此、“君子剑”石清如此、自以为是的威德先生如此,甚至慈爱的阿秀奶奶、武功高深莫测的张三李四都是如此,人们都带着沉重的功利心态生活、行走,扭曲着本来的面目。唯有这个什么江湖规矩、什么长幼尊卑、什么尔虞我诈都不懂的穷小子、傻小子,自始自终都保持着善良、谦逊和单纯。但又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懂,才能获得这一份飘然的保持,才能不必考虑得到和失去,“吃得下,睡得好”,生活满足又安然,并且获得了金庸先生的偏爱,修成旷世的武功。尽管他从未想过这一点,但是他的一切,这些尘世中的人,又怎么会真正理解呢?这正是佛家推崇之道啊。
  《侠客行》,侠客行,实际上只是人的故事,一个简单的人的简单的事。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参透“简单”两个字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人物
作者:古龙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有一天我在台湾电视公司看排戏,排戏的大都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们大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其中有一位不但是个优秀的演最,也是个优秀的剧作者,优秀的导演,曾经执导过一部出色而不落俗套的影片,在很多影展中获得彩声。这么样一个人,当然很有智慧,很有文学修养,他忽然对我说:“我从来没有看过武侠小说,几时送一套你认为最得意的给我,让我看看武侠小说里写的究竟是些什么。”我笑笑。我只能笑笑,因为我懂得他的意思。 [点击阅读]
欢乐英雄
作者:古龙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又是个新的尝试,因为武侠小说实在已经到了应该变的时候。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不是文艺,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正如蚯蚓,虽然也会动,却很少人将它当做动物。造成这种看法的固然是因为某些人的偏见,但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推卸责任。武侠小说有时的确写得太荒唐太无稽,太鲜血淋漓,却忘了只有“人性”才是每本小说中都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游侠录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夕阳西坠,古道苍茫──黄土高原被这深秋的晚风吹得几乎变成了一片混沌,你眼力若不是特别的敏锐,你甚至很难看见由对面走来的人影。风吹过时,发出一阵阵呼啸的声音,这一切,却带给人们一种凄清和肃索之意,尤其当夜色更浓的时候,这种凄清和肃索的感觉,也随着这夜色而越发浓厚了,使人禁不住要想尽快的逃离这种地方。然而四野寂然,根本连避风的地方都没有。 [点击阅读]
苍穹神剑
作者:古龙
章节:99 人气:2
摘要:江南春早,草长莺飞,斜阳三月,夜间仍有萧索之意,秣陵城郊,由四百横街到太平门的大路上,行人早渺,树梢摇曳,微风飕然,寂静已极。蛰雁惊起,远处忽然隐隐传来车辚马嘶,片刻间,走来一车一马,车马蹿行甚急,牲口的嘴角,已喷出浓浓的白沫子,一望而知,是赶过远路的,马上人穿着银白色的长衫,后背长剑,面孔瘦削,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宛如利剪,只是眉心紧皱,满脸俱是肃杀之气。 [点击阅读]
边城刀声
作者:古龙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边城在哪里?”“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已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呢?” [点击阅读]
铁剑红颜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午夜,寒风如刀。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狭长的皮袋,登上了八仙楼。八仙楼是一个气派豪花,富丽堂皇的地方。这里有名茶。此地有醇酒。八仙楼的菜肴,也是这个城里最著名的。当然,它每一种酒菜的订价,也是最昂贵的。但它仍然是生意最兴旺的酒家。虽然,现在已很晚了,但八仙楼上,仍然还有不少客人。他们大多数都有了点醉意。酒意最浓的,是城西镇英镖局总镖头,“大刀神雕”濮阳胜。今天他实在很高兴。 [点击阅读]
《九月鹰飞》
作者:古龙
章节:39 人气:0
摘要:晨。久雪初晴,酷寒却使得长街上的积雪都结成冰,屋檐下的冰柱如狼牙交错,仿佛正等待着择人而噬。可是街上却没有人,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紧紧地关着,密云低压,天地间竟似充满了一种足以冻结一切生命的杀气。没有风,连风都似被冻死。童铜山拥着貂裘,坐在长街近头处的一张虎皮交椅上,面对着这条死寂的长街,心里觉得很满意。因为他的命令早已被彻底执行。 [点击阅读]
《剑神一笑》
作者:古龙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剑,是一种武器,也是十八般兵器之一。可是,它和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不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的地位和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武器最大的功用只不过是杀人攻敌而已。剑却是一种身分和尊荣的象征,帝王将相贵族名士们,都常常把剑当作一种华丽的装饰。这一点已经可以说明剑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更特殊的一点是,剑和儒和诗和文学也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李白就是佩剑的。他是诗仙,也是剑侠。他的剑显然不如诗。 [点击阅读]
《孔雀翎》
作者:古龙
章节:6 人气:0
摘要:(一)黄昏。高立站在夕阳下,后面"状元茶楼"金字招牌的阴影,恰巧盖住了他的脸。他的脸仿佛永远都隐藏在阴影里。他身上穿着件宽大的蓝布道袍,非常宽大,因为他必须在道袍下藏着他那对沉重而又锋利的银枪。锋利的枪尖正顶着他的肋骨,那件白府绸的内衣早已被冷汗湿透。每次要杀人前,他总是觉得很紧张。这条街本是城里最繁荣热闹的地方,现在也正是这地方最热闹的时候。 [点击阅读]
《桃花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0
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句俗话,也是句老话,但又俗又老的话,通常都是很有道理的话。否则这些活也就不会留传得这么老,这么俗了。尤其是在几乎从未有过一日平静的江湖中,更是英雄辈出。动乱的时势是最容易造就英雄。各式各样的英雄,有好的英雄,有恶的英雄,有成名的英雄,也有无名的英雄,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英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