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贾平凹《废都》 - 废都——第1章(内容简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悲凉意境
  灵魂的泣血
  废都,西京(今西安),这个城市以及城市里形形色色的灵魂都在静静地泣血,仿佛临近灭绝的狼群仰天抽泣,还掺杂着淅淅沥沥的血滴声……
  艺术成就
  三部经典的完美结合
  总结《废都》的艺术成就,有三部经典著作为之参照:《围城》、《金瓶梅》、《红楼梦》。三部经典历岁月冲刷而不衰,各有永恒不灭的闪光点。《废都》则集三美为一,堪称三部经典的完美结合。
  《废都》是继《围城》之后第二部描写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小说,逼真地再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真实而感人!
  《废都》中大胆而尖锐的性描写,直袭《金瓶梅》,且在性爱内涵上挖掘得更加深刻,强调灵与肉的高度统一,使全文披上了一层古典艳情的彩衣。
  《废都》写四大名人尤写庄之蝶,正如《红楼梦》写四大家族尤写贾家一样,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恢弘的人物命运画卷,都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着手,从纷繁复杂的人群中雕塑,演绎一出时代与命运的悲剧。《废都》,浑然一部当代的《红楼梦》。
  性|描写
  灵与肉的高度统一
  性|描写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已不少见,但能将之写到透骨彻底的作品却属稀罕,《废都》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它酣畅淋漓地披露了性|爱本质,高扬灵与肉的统一。
  庄之蝶与牛月清性|爱不和,是灵肉不合。庄之蝶虽是著名作家,但处处为声名所累,周围的朋友尽可利用他捞取利益,还使他陷于一场非己所愿的官司中。他甚至感到连自己都找不到,精神上陷入极度苦闷与盲目之中。为了寻求解脱,他便借助于几乎疯狂变态的性|爱,这便是他的灵,苦闷之下追求性|爱解脱的灵。且不管这灵正当与否,但它绝对真实,是庄之蝶实实在在的心理追求。而牛月清偏于保守,于性|爱一事半推半就,固执地认定传统性|交姿势,是典型的传统女性之灵。两者灵异,彼此的索求无法从对方身上获得,性|爱时虽肉连,但心灵无法相互默契,甚至还心存猜疑和隐瞒,自然不能达到性|爱高|!潮,享受性|爱之福!

  唐宛儿一直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寻找能给她幸福的男人,她的灵就体现在这种追求上。她的丈夫性格粗鲁,生活邋遢,显然非她所求。当她遇到周敏这个小城镇的名人时,认为他能给她带来幸福的生活,便冒着危险与周敏私奔到西京。但到了西京后,周敏也只是个卑微的小人物,为了一份糊口的工作处处求人,生活依然相当贫困。直到遇到庄之蝶这个西京的大人物,就认定他会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便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庄之蝶,总想嫁给庄之蝶。这从她好打扮,追求风姿上亦可看出她内心里对作为贵妇人的渴望之强烈。
  她的灵就是欲|望的灵,这灵与庄之蝶寻求解脱的灵恰好合二为一,彼此得到心理的满足,于是就有了书中两人反反复复的房事。这并非渲染性以媚俗,以图利,而是重复强调灵与肉的统一,是为着一种更深刻内涵的揭示。与庄之蝶好上后,唐宛儿的灵与周敏便不统一了,她虽性|欲强烈,曾不顾廉耻地蹭地自|慰,但面对与己灵异的周敏也就十次九避,这可见她并非一个乱泄性|欲的荡女子,而是有自己的性|爱原则的。柳月的灵与唐宛儿相似,都是为了依靠名人,提高自己的卑微地位,追求富裕的生活。而阿灿的灵在于追求生存的尊严,庄之蝶的倚重能使她走出自卑。三个女人的灵与庄的灵都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就有了庄与三个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

  岳母 老牛 孟云房
  神秘面纱背后的哲思
  庄之蝶的老岳母死而复生,便通了阴阳两界,能见人识鬼,连睡觉也要睡在棺材里,似乎那就是阴阳两界的夹缝。她一双老眼能看见满街满街的鬼,满门满门的鬼影儿重迭。看似疯癫的话语却往往能应验现实。这似真似幻的言行举止让人半信半疑,扑朔迷离。这神秘虽属迷信,但连庄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信服三分,可见其背后的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也有一定的道德哲思,切不可因迷信而一概否定!
  老牛来自道家仙山终南山,通晓三世,有人的思考,俨然一个得道高人,又仿佛一个睿智的哲学家。他思索人类与兽物的生存状态,反刍社会交际中错综复杂的联系,处处鞭挞人类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试图揭示生存的本质。借老牛之口,这番有关废都及废都芸芸众生的哲语娓娓到来,理智而富有正义之气!
  孟云房是研究古典文学的研究员,理应翻旧成新,挖掘新的文学观点,为新文化的活跃服务。但恰恰相反,他却沉溺于气功与卜卦的虚无道学之中,全然一副迂腐封建的老夫子形象。但他的卜卦却往往能使其他人相信,使周围人陷入一种歪谬的宿命论中。这不正是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对腐朽文化的反思吗?
  主题意蕴
  讽刺丑陋社会,刻画废都之废
  小说的题目是废都,重在废,挖掘主题还得从“废”上下手。文字之上溢满着迷信之气,算是文化之废,但废的关键内涵还在于社会之“废”,整个作品都是为了揭示废都这个社会圈的丑陋与黑暗!

  庄之蝶名声虽大,但被周敏、洪波、药厂厂长等追名逐利之徒利用,终使他陷入一场与初恋情人的官司之中痛苦挣扎。从另一方面讲,他也是为着名声默认周敏的写作,算是自酿苦果,也是逐名之心惹的祸,怨不得别人。而且他还为了名利,不敢与牛月清离婚,只想玩弄唐宛儿、柳月和阿灿,全然一副不负责任的名人嘴脸,终害得三个女性纷纷以悲剧结场。他还购买龚靖元的书画害死朋友、为赢官司出卖柳月、违背作家良心写虚假广告,无不显示他追名逐利的肮脏一面。简直就一整个充满铜臭的名利场。
  这鲜明地反映了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对西京的精神腐蚀之深,这是一“废”。龚靖元书法了得,但成名富裕后将金钱挥霍于赌场,终因赌|博而命丧黄泉。其子龚乙沉迷于吸毒,崇尚虚无飘渺的幻想,人生观极度消极。阮知非渔食男女之色,纵情于花天酒地之中,终以狗眼视人。汪希眠倒卖假画,被公安局逮捕,更是典型的违法分子。这一系列吃喝嫖赌、吸|毒倒卖的不良社会风气搅得西京乌烟瘴气,是为二“废”。围绕着一场官司所展现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场行贿受贿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之风疯狂扫荡着西京的政治场,是为三“废”。
  收破烂的口中唱出的民谣更是对废都之“废”的尖锐抨击,更直接也更酣畅!作品结尾处那“呜呜” 的鼓声,是老牛对这座城市绝望的叹息,对废都悲剧的挽歌。这“呜呜”的凄调伴着醒目的“热烈祝贺古都文化节的到来”的横幅,更是从侧面衬托出废都之 “废”。但是这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