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沉从文《边城》 - 《边城》在线阅读【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吃饭时隔溪有人喊过渡,翠翠抢着下船,到了那边,方知道原来过渡的人,便 是船总顺顺家派来作替手的水手,一见翠翠就说道:“二老要你们一吃了饭就去, 他已下河了。”见了祖父又说:“二老要你们吃了饭就去,他已下河了。”
  张耳听听,便可听出远处鼓声已较密,从鼓声里使人想到那些极狭的船,在长 潭中笔直前进时,水面上画着如何美丽的长长的线路!
  新来的人茶也不吃,便在船头站妥了,翠翠同祖父吃饭时,邀他喝一杯,只是 摇头推辞。祖父说:
  “翠翠,我不去,你同小狗去好不好?”
  “要不去,我也不想去!”
  “我去呢?”
  “我本来也不想去,但我愿意陪你去。”
  祖父微笑着,“翠翠,翠翠,你陪我去,好的,你陪我去!”
  祖父同翠翠到城里大河边时河边早站满了人。细雨已经停止,地面还是湿湿的。 祖父要翠翠过河街船总家吊脚楼上去看船,翠翠却以为站在河边较好。两人在河边 站定不多久,顺顺便派人把他们请去了。吊脚楼上已有了很多的人。早上过渡时, 为翠翠所注意的乡绅妻女,受顺顺家的款待,占据了最好窗口,一见到翠翠,那女 孩子就说:“你来,你来!”翠翠带着点儿羞怯走去,坐在他们身后条凳上,祖父 便走开了。
  祖父并不看龙船竞渡,却为一个熟人拉到河上游半里路远近,到一个新碾坊看 水碾子去了。老船夫对于水碾子原来就极有兴味的。倚山滨水来一座小小茅屋,屋 中有那么一个圆石片子,固定在一个横轴上,斜斜的搁在石槽里。当水闸门抽去时, 流水冲激地下的暗轮,上面的石片便飞转起来。作主人的管理这个东西,把毛谷倒 进石槽中去,把碾好的米弄出放在屋角隅筛子里,再筛去糠灰。地上全是糠灰,主 人头上包皮着块白布帕子,头上肩上也全是糠灰。天气好时就在碾坊前后隙地里种些 萝卜、青菜、大蒜、四季葱。水沟坏了,就把裤子脱去,到河里去堆砌石头修理泄 水处。水碾坝若修筑得好,还可装个小小鱼梁,涨小水时就自会有鱼上梁来,不劳 而获!在河边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只渡船多变化有趣味,情形一看也就明白了。 但一个撑渡船的若想有座碾坊,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妄想。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小 财主的产业。那熟人把老船夫带到碾坊边时,就告给他这碾坊业主为谁。两人一面 各处视察一面说话。
  那熟人用脚踢着新碾盘说:
  “中寨人自己坐在高山砦子上,却欢喜来到这大河边置产业;这是中寨王团总 的,大钱七百吊!”
  老船夫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的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且对于 碾坊中物件一一加以很得体的批评。后来两人就坐到那还未完工的白木条凳上去, 熟人又说到这碾坊的将来,似乎是团总女儿陪嫁的妆奁。那人于是想起了翠翠,且 记起大老托过他的事情来了,便问道:
  “伯伯,你翠翠今年十几岁?”
  “满十四进十五岁。”老船夫说过这句话后,便接着在心中计算过去的年月。
  “十四岁多能干!将来谁得她真有福气!”
  “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陪嫁,一个光人。”

  “别说一个光人,一个有用的人,两只手抵得五座碾坊!洛阳桥也是鲁般两只 手造的!……”这样那样的说着,说到后来,那人笑了。
  老船夫也笑了,心想:“翠翠有两只手将来也去造洛阳桥吧,新鲜事!”
  那人过了一会又说:
  “茶峒人年青男子眼睛光,选媳妇也极在行。伯伯,你若不多我的心时,我就 说个笑话给你听。”
  老船夫问:“是什么笑话。”
  那人说:“伯伯你若不多心时,这笑话也可以当真话去听咧。”
  接着说的下去就是顺顺家大老如何在人家赞美翠翠,且如何托他来探听老船夫 口气那么一件事。末了同老船夫来转述另一回会话的情形。“我问他:‘大老,大 老,你是说真话还是说笑话?’他就说:‘你为我去探听探听那老的,我欢喜翠翠, 想要翠翠,是真话!’我说:‘我这口钝得很,说出了口老的一巴掌打来呢?’他 说:‘你怕打,你先当笑话去说,不会挨打的!’所以,伯伯,我就把这件真事情 当笑话来同你说了。你试想想,他初九从川东回来见我时,我应当如何回答他?”
  老船夫记前一次大老亲口所说的话,知道大老的意思很真,且知道顺顺也欢喜 欢翠翠,心里很高兴。但这件事照规矩得这个人带封点心亲自到碧溪岨家中去说, 方见得慎重起事,老船夫就说:“等他来时你说:老家伙听过了笑话后,自己也说 了个笑话,他说,‘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 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 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伯伯,若唱三年六个月的歌动得了翠翠的心,我赶明天就自己来唱歌了。”
  “你以为翠翠肯了我还会不肯吗?”
  “不咧,人家以为这件事你老人家肯了,翠翠便无有不肯呢。”
  “不能那么说,这是她的事呵!”
  “便是她的事,可是必需老的作主,人家也仍然以为在日头月光下唱三年六个 月的歌,还不如得伯伯说一句话好!”
  “那么,我说,我们就这样办,等他从川东回来时要他同顺顺去说明白。我呢, 我也先问问翠翠;苦以为听了三年六个月的歌再跟那唱歌人走去有意思些,我就请 你劝大老走他那弯弯曲曲的马路。”
  “那好的。见了他我就说:‘大老,笑话吗,我已说过了。真话呢,看你自己 的命运去了。’当真看他的命运去了,不过我明白他的命运,还是在你老人家手上 捏着的。”
  “不是那么说!我若捏得定这件事,我马上就答应了。”
  这里两人把话说妥后,就过另一处看一只顺顺新近买来的三舱船去了。河街上 顺顺吊脚楼方面,却有了如下事情。
  翠翠虽被那乡绅女孩喊到身边去坐,地位非常之好,从窗口望出去,河中一切 朗然在望,然而心中可不安宁。挤在其他几个窗口看热闹的人,似乎皆常常把眼光 从河中景物挪到这边几个人身上来。还有些人故意装成有别的事情样子,从楼这边 走过那一边,事实上却全为得是好仔细看看翠翠这方面几个人。翠翠心中老不自在, 只想借故跑去。一会儿河下的炮声响了,几只从对河取齐的船只,直向这方面划来。 先是四条船皆相去不远,如四枝箭在水面射着,到了一半,已有两只船占先了些, 再过一会子,那两只船中间便又有一只超过了并进的船只而前。看看船到了税局门 前时,第二次炮声又响,那船便胜利了。这时节胜利的已判明属于河街人所划的一 只,各处便皆响着庆祝的小鞭炮。那船于是沿了河街吊脚楼划去,鼓声蓬蓬作响, 河边与吊脚楼各处,都同时呐喊表示快乐的祝贺。翠翠眼见在船头站定摇动小旗指 挥进退头上包皮着红布的那个年青人,便是送酒葫芦到碧溪岨的二老,心中便印着三 年前的旧事,“大鱼吃掉你!”“吃掉不吃掉,不用你管!”“狗,狗,你也看人 叫!”想起狗,翠翠才注意到自己身边那只黄狗,已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便离了 座位,在楼上各处找寻她的黄狗,把船头人忘掉了。

  她一面在人丛里找寻黄狗,一面听人家正说些什么话。
  一个大脸妇人问:“是谁家的人,坐到顺顺家当中窗口前的那块好地方?”
  一个妇人就说:“是砦子上王乡绅家大姑娘,今天说是来看船,其实来看人, 同时也让人看!人家命好,有福分坐那好地方!”
  “看谁人?被谁看?”
  “嗨,你还不明白,那乡绅想同顺顺打亲家呢。”
  “那姑娘配什么人?是大老,还是二老?”
  “说是二老呀,等等你们看这岳云,就会上楼来看他丈母娘的!”
  另一个女人便插嘴说:“事弄妥了,好得很呢!人家有一座崭新碾坊陪嫁,比 十个长年还好一些。”
  有人问:“二老怎么样?可乐意?”
  有人就轻轻的说:“二老已说过了,这不必看。第一件事我就不想作那个碾坊 的主人!”
  “你听岳云二老亲口说吗?”
  “我听别人说的。还说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
  “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吗?”
  “那谁知道。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 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
  当时各人眼睛对着河里,口中说着这些闲话,却无一个人回头来注意到身后边 的翠翠。
  翠翠脸发火发烧走到另外一处去,又听有两个人提到这件事。且说:“一切早 安排好了,只须要二老一句话。”又说:“只看二老今天那么一股劲儿,就可以猜 想得出这劲儿是岸上一个黄花姑娘给他的!”
  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听到这个,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
  翠翠人矮了些,在人背后已望不见河中情形,只听到敲鼓声渐近渐激越,岸上 呐喊声自远而近,便知道二老的船恰恰经过楼下。楼上人也大喊着,杂夹叫着二老 的名字,乡绅太太那方面,且有人放小百子鞭炮。忽然又用另外一种惊讶声音喊着, 且同时便见许多人出门向河下走去。翠翠不知出了什么事,心中有点迷乱,正不知 走回原来座位边去好,还是依然站在人背后好。只见那边正有人拿了个托盘,装了 一大盘粽子同细点心,在请乡绅太太小姐用点心,不好意思再过那边去,便想也挤 出大门外到河下去看看。从河街一个盐店旁边甬道下河时,正在一排吊脚楼的梁柱 间,迎面碰头一群人,拥着那个头包皮红布的二老来了。原来二老因失足落水,已从 水中爬起来了。路太窄了一些,翠翠虽闪过一旁,与迎面来的人仍然得肘子触着肘 子。二老一见翠翠就说:

  “翠翠,你来了,爷爷也来了吗?”
  翠翠脸还发着烧不便作声,心想:“黄狗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二老又说:
  “怎不到我家楼上去看呢?我已要人替你弄了个好位子。”
  翠翠心想:“碾坊陪嫁,希奇事情咧。”
  二老不能逼迫翠翠回去,到后便各自走开了。翠翠到河下时,小小心中充满了 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烦恼吧,不是!是忧愁吧,不是!是快乐吧,不,有什么 事情使这个女孩子快乐呢?是生气了吧,——是的,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 个人的气,又象是在生自己的气。河边人太多了,码头边浅水中,船桅船篷上,以 至于吊脚楼的柱子上,也莫不有人。翠翠自言自语说:“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 好看?”先还以为可以在什么船上发现她的祖父,但搜寻了一阵,各处却无祖父的 影子。她挤到水边去,一眼便看到了自己家中那条黄狗,同顺顺家一个长年,正在 去岸数丈一只空船上看热闹。翠翠锐声叫喊了两声,黄狗张着耳叶昂头四面一望, 便猛的扑下水中,向翠翠方面泅来了。到了身边时狗身上已全是水,把水抖着且跳 跃不已,翠翠便说:“得了,装什么疯。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
  翠翠同黄狗找祖父去,在河街上一个木行前恰好遇着了祖父。
  老船夫说:“翠翠,我看了个好碾坊,碾盘是新的,水车是新的,屋上稻草也 是新的!水坝管着一绺水,急溜溜的,抽水闸时水车转得如陀螺。”
  翠翠带着点做作问:“是什么人的?”
  “是什么人的?住在山上的王团总的。我听人说是那中寨人为女儿作嫁妆的东 西,好不阔气,包皮工就是七百吊大钱,还不管风车,不管家什!”
  “谁讨那个人家的女儿?”
  祖父望着翠翠干笑着,“翠翠,大鱼咬你,大鱼咬你。”
  翠翠因为对于这件事心中有了个数目, 便仍然装着全不明白, 只询问祖父, “爷爷,谁个人得到那个碾坊?”
  “岳云二老!”祖父说了又自言自语的说,“有人羡慕二老得到碾坊,也有人 羡慕碾坊得到二老!”
  “谁羡慕呢,爷爷?”
  “我羡慕。”祖父说着便又笑了。
  翠翠说:“爷爷,你喝醉了。” “可是二老还称赞你长得美呢。” 翠翠说:“爷爷,你醉疯了。”
  祖父说:“爷爷不醉不疯……去,我们到河边看他们放鸭子去。”他还想说, “二老捉得鸭子,一定又会送给我们的。”话不及说,二老来了,站在翠翠面前微 笑着。翠翠也微笑着。
  于是三个人回到吊脚楼上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